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影响体内气血津液布散,损伤脏腑机能。本文综述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医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尔新软膏对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尤为多见,是放射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许多学者都在努力寻找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采用实尔新制剂,观察其对放疗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应用龙血竭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中出现2-4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246例,其中采用龙血竭治疗的132例为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的114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预防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后出现的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MEBO组)50例和对照组(龙胆紫组)50例分别采取换药治疗,比较MEBO处理放射性皮肤损伤和1%龙胆紫外涂处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结论 使用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血管瘤的效果较常规处理明显提高了血管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在放射生物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接受外照射的必经途径.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潜在性和进行性作用特征.放射性皮炎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该文介绍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相似文献   

6.
皮肤在放射生物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接受外照射的必经途径.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潜在性和进行性作用特征.放射性皮炎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该文介绍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相似文献   

7.
两例大面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报告杨文峰杨志祥孙向黎1995年12月我院收治两例因工业用直线加速器意外照射后发生大面积深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已痊愈出院,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事故经过1995年11月21日患者“民”(系某研究所高...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皮炎是一种在肿瘤放疗和核事故中经常发生的伴有红斑、脱皮、水肿、溃疡等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皮肤炎症。本文介绍了放射性皮炎的病因、影响因素、诊断和疗效标准,本文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常见药物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现阶段药物防治放射性皮炎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维斯克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维斯克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吴淑荣杨晓虹纪辉王承芬戴红放射性皮肤损伤在放射治疗病人中极为常见,而且损伤形成后经久不愈,用一般烧伤软膏难以奏效。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维斯克湿敷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为了临床广泛地应用,作者通过大量药理、毒理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44例慢性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理学观察,包括3例(6.8%)恶变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严重的增殖性和变质性改变是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主要病变,并具有持久性、反复性和区域性等特征.上皮性增殖有明显癌变的发展倾向;纤维母细胞增生亦可经过瘤样增生转变为纤维肉瘤.文中还就慢性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展过程和肿瘤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1组(30例)与对照2组(30例),观察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加用龙血竭粉末外敷;对照1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继续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不采取防护措施,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予以碘伏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放射治疗中断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放射治疗20 Gy、40 Gy及结束后,3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对比,χ~2=59.417、94.876、29.072,P均=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2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较观察组及对照1组严重(放射治疗20Gy后:χ~2=41.918、23.721,P均=0.000;放射治疗40 Gy后:χ~2=74.118、47.368,P均=0.000;放射治疗结束后:χ~2=61.606、30.610,P均=0.000),而观察组与对照1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均>0.05)。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照2组中有7例患者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断治疗,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1组均无患者中断治疗(χ~2=15.181、7.925,P=0.000、0.005)。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6.923、24.761,P=0.009、0.000),而对照1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χ~2=8.324,P=0.016)。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避免放射治疗中断,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医疗照射、职业性暴露、应急照射均可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面, 但相关分子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 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在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放射性皮肤损伤机制及细胞早衰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发展,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信号通路, 及细胞早衰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05咧123个部位,包括急性放射性皮炎10例,慢性放射性皮炎52例,严重溃疡38例及恶变5例的有关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分析。就这些病例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尤其对局部手术的有关方而作了较详细阐述和讨论,最后提出了防护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复方维生素例水、油, 霜剂治疗放射性(不同时期)及非放射性皮肤损仿386例。其中采B12水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49例, 非放射性浅I°烧伤50例, 油剂治疗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37例, 非放射性慢性皮肤溃疡75例复方例霜剂对放射及非放射性皮肤损伤恢复期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该组观察了175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维生素B12治疗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40例(急性39例,慢性l例)的溢束悦察和83例动物(豚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复制及治疗观察。从病理、生化和临床效果等方面,证实了维生素B12不仅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对一般烫伤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实验吴淑荣陈强纪辉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肿瘤放疗中常见,多为急性损伤治疗无效或处理不当继发感染所致。损伤形成溃疡,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化,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使损伤经久不愈。本研究就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沂水县人民医院及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拟采用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部位预防性应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患者放射治疗后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放射部位皮肤损伤程度、皮肤损伤出现时间及放射治疗中断情况等。结果放射治疗20、40 Gy及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时间为(30. 80±1.40) d,明显晚于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时间(16. 60±1.80) d,两组对比,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患者中断治疗,对照组患者中14例患者中断治疗,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损伤程度,延缓皮肤损伤出现时间,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头颈部肿瘤由于放疗时间长、剂量大,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轻者皮肤脱屑、渗液,3~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较重的皮肤损伤[1],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影响疗效。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3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是首要问题。对头颈部肿瘤放疗致皮肤损伤采用康复新液、美皮康泡沫敷料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高流量吹干氧方法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2004年1月至今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行联合放化疗且出现Ⅱ度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损伤程度取决于放疗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照射面积大小、个人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又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因而成为肿瘤放疗疗效的限制性因素。如何从护理的角度减轻该并发症是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16例因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