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1993-2008年江华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对江华县项目实施期间登记管理的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年来共发现并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489例。其中涂阳病人2618例,新发涂阴病人1871例。可疑肺结核平均就诊率176.0/10万,新涂阳病人平均登记率31.5/10万;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97.3%,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6.9%,新发涂阴病人治疗成功率95.6%。结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并规范了江华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了结核病人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结核病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王建 《职业与健康》2011,27(5):528-529
目的分析巴南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的效果,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发展和顺利进行。方法采用Excel对巴南区2002—200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共接诊初诊患者14 278例,共发现肺结核患者5 53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2 556例,平均涂阳登记率为36.94/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 332例,复治涂阳224例(9%),初治与复治涂阳比例为(0.91∶0.09);涂阳患者2 556例,全程督导化疗率100%,新发涂阳登记治愈率91.43%,复治涂阳登记治愈率88.37%。结论 2002—2009年接诊的患者中,涂阳患者登记率逐年提高;初治患者比例逐渐增高,复治患者比例逐渐减少。菌阳病人的治愈率和菌阴病人的治愈成功率达到了规划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地肺结核患病情况和治疗转归,以提高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方法根据阿克陶县2010-2014年肺结核患者登记表、季报表和年报表,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351例,其中初治涂阳248例,复治涂阳103例。平均涂阳患者登记率为338.14/10万,初治涂阳与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8.31%和75.73%。结论 5年以来,新疆阿克陶县结核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涂阳肺结核病疫情仍然很重,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较低。需要加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及全程督导管理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山市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根据江山市 1994-1999年项目登记报告资料,分析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江山市结核病控制项目从1994年至1999年累计确诊,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例716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例608例。涂阳病人新登记率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19.8/10万上升到1999年的28.3/10万,初治涂阳病例治愈率逐年提高。平均治愈率达到91.3%,复治涂阳病例疗效差,平均治愈率76.9%,结论:加强行政干预,依法归口管理和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实现肺结核传染源“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宜阳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以来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队列分析法对2001-2007年登记治管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宜阳县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升高主要原因是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药物反应、流动人口和死亡是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来人口结核病流行特征及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寻找有效的管理治疗模式,以提高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将1993~1997年未进行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及1998~2004年实行了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外来人口占新发涂阳肺结核的53.5%,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年龄高峰期为20~30岁,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153倍。涂阳肺结核病人职业构成为工人、商业服务、待业等。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报告数及转诊数均由9 727例上升到61 653例,转诊到位率由63.5%上升到90.2%。1993~2004年外来人口可疑肺结核病人4 845例,占69.5%;实施外来人口结核病项目管理前后的全程督导率分别为79.1%,95.6%,全程管理率分别为62.6%,96.2%;2月末痰菌阴转率由63.3%提高到84.6%,3月末痰菌阴转率由71.9%提高到92.2%;外来人口未纳入项目前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仅为87.2%,纳入项目后治愈率提高到97.2%。结论对外来人口实施结核病项目的管理模式,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等,治愈率不断提高,提高了深圳市的结核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巴州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日5年(2002年3月~2006年10月)的效果. [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分析巴州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 [结果]5年问共接诊可疑结核症状者4 948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52例,初治涂阳250例,复治涂阳92例.初治化疗满2月平均阴转率为76.80%,复治化疗满2月阴转率为71.74%.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2.00%、65.22%.项目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项目病人;实施项目可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结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巴州区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的影响因素,提高治愈率。方法对高唐县结核病防治所1995~2004年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管治情况进行汇总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共登记初治涂阳患者1344例,治愈1161例,治愈率86.4%,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疗程86例,中断治疗率6.4%,初治失败55例,治疗失败率4.1%,住院治疗12例,入院率0.9%,其他如迁出、死亡、合并其他疾病30例,占2.2%。结论结核病人的不规则治疗、药物副反应及感染菌的耐药性是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泰安市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控制结核病的成效。方法 1993年-2001年,各县市区结防专业机构上报的季报资料。结果 项目实施期间,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新登记率由7.8/10万上升到13.9/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由86.6%上升到 97.2%;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由85.2%上升到95.2%。结论 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促进了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连云港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 :对连云港市 1995年~ 2 0 0 0年各项目县登记资料、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6年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 195 0 3例 ,发现涂阳病人 1893例 ,其中新发涂阳病人 1710例 ,涂阳新登记率为 15 .7/10万 ,初治涂阳新登记率为 14 .1/10万。涂阳病人转归队列分析显示 :初治涂阳病例治愈率为 95 .1% ,复治涂阳为 90 .7%。结论 :项目实施 6年成效显著 ,达到了高治愈率、高发现率的目标 ,促进了本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成效。[方法]对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就诊查痰情况、归口管理(发现登记情况)、病人来源渠道、涂阳病人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可疑肺结核者初诊16210例,平均可疑初诊率为0.94‰;平均查痰率为63.65%,痰检平均阳性率为42.55%。累计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4276例,平均登记率为24.89/10万;累计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842例,平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2.35/10万;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838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来源渠道为转诊追踪的占77.70%,因症就诊的占9.61%,因症推荐的占11.32%,其他占1.38%。累计检出3842例初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32%,15~64岁占91.51%;累计检出434例复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20%,15~64岁占94.26%。治疗1年时,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3.54%,平均结核病病死率为1.12%;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88.94%,结核病平均病死率为0.99%。[结论]保山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的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为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昆山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登记率、涂阳肺结核病例登记率、新涂阳肺结核病例登记率,项目实施期间分别为64.00/10万、35.80/10万、31.80/10万,项目实施前(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别为44.60/10万、20.60/10万、18.60/10万(P〈0.01);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治愈率,项目实施前为61.64%,实施期间为83.65%(P〈0.01);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实施前为54.76%,实施期间为79.43%(P〈0.01)。[结论]通过项目实施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山区农村在全面实施DOTS策略下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2006年6月所有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转归和服药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42例肺结核病人按照卫生部结核病控制规定方案治疗后.2个月阴转率98.01%.疗程结束时病人治愈率96.78%。病人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46例,发生率为42.69%.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9.0%,但经对症治疗可以继续抗痨治疗无需停药。病人不论是否有其它疾病史其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山区农村在实施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下,及时处理用药不良反应,治疗肺结核病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成效。[方法]对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就诊查痰情况、归口管理(发现登记情况)、病人来源渠道、涂阳病人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可疑肺结核者初诊16 210例,平均可疑初诊率为0.94‰;平均查痰率为63.65%,痰检平均阳性率为42.55%。累计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4 276例,平均登记率为24.89/10万;累计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 842例,平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2.35/10万;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 838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来源渠道为转诊追踪的占77.70%,因症就诊的占9.61%,因症推荐的占11.32%,其他占1.38%。累计检出3 842例初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32%,15~64岁占91.51%;累计检出434例复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20%,15~64岁占94.26%。治疗1年时,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3.54%,平均结核病病死率为1.12%;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88.94%,结核病平均病死率为0.99%。[结论]保山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利津县13年来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评价结核病防治效果,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利津县1994—2006年结核病登记和统计报表及年度总结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994—2006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4260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273例,涂阳登记率为33.94/10万,且涂阳登记率逐年上升,从1994年的11.77/10万上升至41.55/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6.94%(1234/1273)。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利津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不同年龄组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对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结核病防治门诊登记的肺结核新病例的痰标本,经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对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和EMB)敏感性测定。结果 26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总耐药率为19.85%。其中,总耐单药率为11.45%,多耐药为3.05%,耐多药率为5.34%。不同年龄组耐药率、耐多药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肺结核病患者单耐药和耐多药疫情较高,应加强对初治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督导管理。建议提高对初治肺结核病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及减少耐药的发生和扩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石家庄市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方法]对石家庄市2002~2007年结核病门诊季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后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大大提高:2003~2007年涂阳新登记率都超过了40/10万;不同的就诊方式涂阳检出率不同,转诊的涂阳检出率较其他方式高为34.3%,其次是日常推荐为20.8%、主动就诊为12.2%。[结论]加大对综合医院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追踪力度和加强对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培训,来提高病人发现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十堰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对湖北省十堰市2002-2008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报表和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健康促进工作,加强与综合医院协作,患者发现途径发生变化,患者发现率和治愈率超过<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指南>的要求.2002-2008年新报告痰涂片阳性(涂阳)者共11 639例,复治涂阳者1851例,平均涂阳检出率36.90%,平均涂阳登记率为56.02/10万,初冶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4.23%,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为88.01%.结论 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肺结核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十堰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邓小懂  冯光永  陈纯翠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61-1362
目的了解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2006—2010年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清远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7 309例,新涂阳肺结核病平均登记率为36.0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最高的是清新县,为38.37/10万。男性登记数和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15~64岁组的新涂阳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78.76%。登记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病例最多,为5 189例,占总病例数的70.99%。结论十二五期间清远市仍应按DOTS策略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在农村,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效。方法对山西省2002~2006年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后,DOTS覆盖率达100.00%,2002~2006年共发现53420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由2002年的19.07/10万上升到2006年的43.85/10万;全程督导52494例,全程督导管理率达98.27%;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7721例,总治愈率达89.33%。结论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DOTS策略得到扩展,为本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