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常辰  李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92-795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8例2015年6月-2016年2月间武警浙江省消防总队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临床症状积分(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和肢体无力感)、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前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并统计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TC、TG、HBV及LB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C、TG、HBV及LB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均较前明显加快(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 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观察组给予木丹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DPN患者112例,以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需要控制血糖,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FPG、2hPG、TC、TG、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改善DPN血脂、血糖效果显著,能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木丹颗粒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入院后均先控制血糖,对照组均给予保保治疗,口服。试验组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P0.05),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四肢发凉及四肢麻木等各指标改善情况,试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52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48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0~83岁,平均5年龄(5.8±11.1)岁。糖尿病病程(6.23±5.82)年。表现为手足麻木者40例,感觉异常者30例,肢体疼痛者16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肝、肾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弥可保(甲钴胺)治疗组(弥可保组)及维生素B12(氰钴胺)治疗组(对照组)各26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类型及血糖均无显著性差异。2) 用药方法:弥可保组:给予弥可保(日本卫材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A、B、C 3组命名,其中A组给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B组采用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C组则采用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比较各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B、C两组相比,A组的下肢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正中神经、胫神经SNCV改善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T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872-874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于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DPN患者48例,将其分为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的观察组25例和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的对照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用药4、8周及治疗结束后4周对患者进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MNSI)、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记分(MDNS)评定;并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明确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MDNS、MN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周后以及治疗结束后4周,2组患者的MDNS、MN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用药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组患者MDNS、MNSI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DPN在促进神经细胞及髓鞘卵磷脂合成的同时可改善血液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缓解DPN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加服木丹颗粒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吕祖英  汉吉洪  管仁莲  刘芬 《重庆医学》2006,35(14):1258-1260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探讨DPN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阿魏酸钠和弥可保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脉络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34.2%(两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魏酸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能有效地修复DPN,改善DPN传导速度,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6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联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给予葛根素治疗。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葛根素联用甲钴铵治疗DPN比单用葛根素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恩再适与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恩再适注射液6mL/次,静脉滴注,同时予红花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予甲钻铵肌注500 μg/d,...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阴虚、瘀血、痰浊等。主要采用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液、针灸、中药外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疗效评价、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今后,应更加积极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并发DP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的西药。中药木丹颗粒成分多样,对DPN有多层面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木丹颗粒对DPN的发病机制的干预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DPN的中医药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2002~2013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对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在总体疗效、改善周围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方面具有优势。[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较于西医存在一定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97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49 例、对照组 48 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复荣通脉胶囊,2 组均治疗 3 个月,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TCSS 评分、神 经传导速度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3.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64.58%,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2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TC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2 组患者治疗前双侧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传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患者神经传 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西医营养神经、改 善微循环常规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病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只用甲钴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两组治疗后SNCV、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筛查流程的诊断价值,寻找经济、简便、快捷、准确的DPN筛查方法。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患者452例,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和DPN的筛查。以神经肌电图作为"金标准",分析DPN筛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结果:DPN中有症状组占69.91%,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标准,D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43%、63.09%、80.38%、78.0%和0.52。DPN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应在DPN早期临床筛查中应用。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的DPN症状,以麻木最多。压力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9.44%和95.62%;振动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7.78%和60.87%;温度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35.19%和89.13%;针刺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31.48%和84.78%。完成DPN表平均耗时5.89 min。结论:DPN筛查流程适应在DPN早期临床筛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毫米波脉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和甲钴胺针而不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均连续应用2周。对每个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用肌电图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结果毫米波脉冲可以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结论毫米波脉冲治疗联合应用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DPN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还可以降低DPN患者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针对发病机制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但随着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性治疗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就DPN的常用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