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武钢历年来尘肺病例的发病工龄、晋期时间、分布及并发肺结核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武钢1958~2003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病例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武钢的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矿山,占84.04%,其中凿岩工最多占54.94%;尘肺病例的发生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年减少,80年代以后接尘的工人仅1人发病。尘肺平均发病工龄为25.8a,平均发病年龄为49.5岁,90年代较60年代分别延长了19a和16岁。Ⅰ期晋Ⅱ期的平均年限为3.8a,Ⅱ期晋Ⅲ期的平均年限为7.5a,且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呈缩短的趋势。肺结核并发率17.10%,随尘肺期别的增高肺结核并发率增加。结论 武钢尘肺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议加强职业性健康监护和粉尘浓度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1997-2001年尘肺病发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摸清福建省尘肺病发病特点 ,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 1 997— 2 0 0 1年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和晋期病例为对象 ,分析尘肺病的发病种类 ,行业及工种分布 ,以及发病工龄、年龄和各期年龄分布。 [结果 ]矽肺病是我省主要尘肺病 ,占总数 3 4 5 0的 6 1 .6 %,其次是煤工尘肺占 36 .6 %;尘肺病绝大多数来自我省西北部煤炭行业 ;平均发病工龄(1 8.4 5± 7.30 )年 ,凿岩工的发病工龄 (9.39± 9.73)年与其他工种比较最短 (P<0 .0 0 1 ) ; 期年龄平均 (4 6 .6 3± 7.32 )岁、 期 (4 9.5 9± 8.34 )岁、 期 (5 5 .5 3± 8.6 6 )岁 ;主掘进工发病人数最多 ,其次为纯掘进工和主采煤工。 [结论 ]煤炭行业是我省尘肺病例的主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某矿不同工种工人尘肺病例的分布特点,为确定控制尘肺病发生、发展的重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编制"调查表",调查统计114例尘肺患者的工种,按调查内容逐一填写调查表。对此114例尘肺病例的病期构成、发病年龄、发病工龄的分布及尘肺病的发展程度(晋期年限及晋期率、病死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纯掘进工在总例数和不同病期的构成比最高;平均尘肺病发病工龄最短,分别为22.9年;平均发病年龄最小,为47.6岁;晋期率最高,为38.55%;死亡年龄最小。结论该矿掘进工作面是综合防尘的重中之重,纯掘进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小煤矿456例煤工尘肺发病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小煤矿煤工尘肺的发病、预后特点。方法:用小煤矿456例煤工尘肺与条件较好的大型煤矿5479例煤工尘肺对照,结果:小煤矿I期煤工尘肺发病工龄较对照组短6.88年,晋期年限短1.27年,晋期率高2.39%,小煤矿患病率高,70年代后接尘工人诊断为煤工尘肺的仍占25.44%,死亡原因多为尘肺引起的呼吸衰竭,肺结核,恶性肿瘤及其他肺部疾患,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关闭小煤矿,禁卡开采;对确有开采价值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关闭的,应加强法制管理搞好综合防尘,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尘肺患者要及时脱离粉尘,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5.
商惠珍 《职业与健康》2005,21(5):677-678
目的探讨钢铁企业晚发尘肺的发病特点。方法就某钢铁公司1950~1999年的177例晚发尘肺病人的晚发年限与接尘工龄、发病年龄、工种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钢铁企业尘肺的发病在1980年以后主要表现为脱尘后发病,晚发尘肺病人随晚发年限的延长,接尘工龄缩短,发病年龄延长。结论钢铁企业尘肺的表现向晚发尘肺过渡的主要原因与现场粉尘的治理和近年来职工健康监护的加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6~2010年泉州市尘肺新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2010年诊断和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为对象,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发病工龄、发病年龄和所在工业系统分布等。结果2006~2010年尘肺新发病例101例,5年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尘肺I期64例(占63.37%),尘肺Ⅱ期28例(占27.72%),尘肺Ⅲ期9例(di8.91%)。矽肺和煤工尘肺是主要的尘肺病,分别占总例数的71.29%和26.73%;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工种以主掘进、采煤工、石工及破碎工为主;平均发病年龄为49.4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12.80年,其中煤炭和建材行业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16.32年和9.31年,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严格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从而遏制尘肺病例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十五"期间尘肺病发病状况,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尘肺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1~2005年诊断的尘肺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尘肺病行业分布、病种分布、工种分布及尘肺病晋期、死亡情况.[结果]河南省"十五"期间新发尘肺病例1 931例,其中Ⅰ期1 502例,占77.78%,晋期病例264例,死亡33例.尘肺病集中于煤炭行业,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主采煤工、主掘进工、粉碎工为高危工种.发病年龄以40~50岁年龄组最多,发病工龄集中于1~10年.[结论]河南省尘肺发病情况依然严峻,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待提高,应加大乡镇粉尘作业企业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乐山市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尘肺病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通过收集尘肺病例诊断资料,调查犍为县煤炭行业现患尘肺病例,尤其是2001-2013年新增的1 169例尘肺病例,回顾分析尘肺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发病数逐年攀升,13年间年均新增90例,2013年达到318例;平均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均在下降,以40~49岁年龄段居多,接尘10年以下发病比例达21.0%;首诊中Ⅱ期、Ⅲ期尘肺共占32.4%;发病工种集中在井下一线的采煤、掘进和采掘混合3类;总体平均晋期时间4.9±4.0年,尘肺合并肺结核比例5.0%。结论 2001年以来,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发病高于乐山市平均水平,平均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低于全市平均;平均晋期时间短,病情发展较快;首诊高期别尘肺患者比重较大,提示粉尘危害严重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滞后,尘肺发病形势严峻,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895例尘肺病例中新发病例733例,晋期病例162例。接尘工龄3~5年的患者275例,占尘肺总数的30.72%。尘肺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1~70岁年龄段(83.68%)。壹期尘肺与贰期、叁期尘肺的平均接尘工龄、平均发病年龄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纯掘进工种作业人员发病工龄较其他工种短。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闽西矿区2005-2011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龙岩市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1年龙岩市CDC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587例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相关的报告信息。结果闽西矿区2005-2011年累计尘肺病58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449例,占总病例数的76.49%;晋期病例13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0.48±11.06)岁,(27.28±11.69)年〕大于(或长于)其他行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5.05±6.52)岁、(10.27±5.8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行业壹期、贰期、叁期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矽肺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3.52±12.25)岁,(28.76±13.70)〕年大于(或长于)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9.50±10.45)岁,(26.26±11.35)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尘肺病合并肺TB的合并率为3.07%。结论闽西矿区尘肺发病情况严重,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白立新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37-1239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区尘肺病发病现状,为制定尘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职业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Excell对2006年5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确诊的84例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累积诊断的84例尘肺病,均为晚发性尘肺。尘肺病人以公交、运输系统最多,占总数的71.43%;其次为水利环境系统,占13.10%。尘肺病主要为石棉肺(71.43%),矽肺次之(17.86%)。平均发病工龄23.84 a,平均发病年龄69.99岁。随接尘工龄增加、年龄增大,尘肺病例增多。随诊断年份的推迟尘肺病例逐年增加,晋期病例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脱离粉尘11~30 a发病的最多。结论提示该区还会有晚发尘肺病例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脱尘20~30 a的接尘老职工人数的减少,尘肺病例会逐年减少,应重点关注接尘老职工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淮南煤矿接尘职工尘肺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淮南煤矿尘肺病发病规律,探讨尘肺病防治对策。方法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淮南矿区接尘作业职工50年来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1954年至2003年,共诊断各期尘肺病6 115例,其中合并肺结核1 109例,合并率18.14%。Ⅰ期尘肺5 578例,综合防尘前接尘发病5 196例(93.15%),综合防尘后接尘发病382例(6.85%)。现患尘肺病3 140例,其中合并肺结核327例,合并率10.41%。Ⅰ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2.1±7.7年,平均发病年龄52.2±10.0岁;尘肺平均晋期年限,0 ~Ⅰ5.7±4.3年,Ⅰ~Ⅱ7.2±5.3年,Ⅱ~Ⅲ8.0±5.5年;死亡尘肺病2 975例,病死率48.65%,尘肺平均死亡年龄64.27±10.9岁。1991~2003年,平均每年新诊断尘肺病114例。结论粉尘危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于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尘肺病的发病工龄、年龄逐渐延长。应继续加强粉尘治理,直至消除尘肺病。  相似文献   

13.
淮北矿区煤矿工尘肺发病及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煤矿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晋期年限、尘肺合并结核状况及影响尘肺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淮北矿区40年来确诊的4421例尘肺患者(死亡1011例、现患3410例)的基本状况及发病、晋期、合并肺结核、死亡原因等资料建立数据库,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淮北矿区40年来,Ⅰ期尘肺患者平均接尘时间为(22.40±2.08)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7.31±2.96)岁。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2780例)最多,占62.9%;矽肺(1590例)居第二位,占36.0%。(2)尘肺平均晋期年限Ⅰ期→Ⅱ期8.02年;Ⅱ期→Ⅲ期8.65年。(3)尘肺合并结核703例,占尘肺总例数的15.9%(703/4421)。尘肺结核的病死率(44.4%)远较单纯尘肺的(18.8%)为高。(4)尘肺前三位死因分别是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结论 随作业条件的改善,尘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逐年增高、发病工龄逐年延长。尘肺并发症严重影响尘肺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达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达州市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达州市接尘人员的检出数,以及随机抽取409人接尘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和7年来新发病例的病种、发布年龄、接尘工龄、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全市尘肺病新发病1 039例,年均检出率16.48‰;岗前检查合格后上岗的接尘人员与未参加岗前检查直接上岗的接尘人员之间的尘肺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P0.01);病种以煤工尘肺为主,占该市尘肺病例的69.30%;45~54岁为高发年龄段,占该市尘肺病例的45.62%;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和工龄是48.50岁和15.47年,患者多发于煤炭行业,占该市尘肺病例的92.20%。结论近7年该市尘肺病检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该市尘肺病还未得到有效地控制,今后尘肺病防治重点应放在煤炭行业,并提高对接尘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长春市尘肺病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尘肺病例报告卡、厂矿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960—2006年长春市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0—2006年长春市共诊断尘肺病1106例,各种尘肺病发病居前3位的是陶工尘肺、矽肺、石棉肺;各年代煤工尘肺发病有增长趋势;石棉肺的平均发病工龄和平均病程最短。结论 长春市尘肺病防治工作重点应为陶工尘肺、矽肺、石棉肺,但煤工尘肺的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各企业应严格按要求对接尘工人定期进行职业体检,做好石棉尘作业工人的就业体检,并适当缩短石棉作业工人职业体检间隔年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济源市尘肺发病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尘肺病防治规划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6-2020年济源市尘肺病例尘肺病种类、尘肺病分期、接尘工龄、发病年龄、尘肺病发病单位规模及行业,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006-2020年济源市共诊断职业病34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338例(98.83%),其他职业病4例(1.17%)。在尘肺病例中,新发尘肺313例(92.60%),晋级尘肺25例(7.40%);尘肺病种类以矽肺、煤工尘肺为主,共337例(99.70%),铸工尘肺1例。新发尘肺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53.08±8.86)岁,平均接尘工龄(17.83±15.60)年;其中壹期126例(40.26%),贰期56例(17.89%),叁期131例(41.85%)。晋级病例中,壹期晋贰期7例(28.00%),壹期晋叁期5例(20.00%),贰期晋叁期13例(52.00%),平均晋级年限(8.44±10.44)年。平均每年确诊尘肺20.87例,2020年确诊最多(72例),2006年最少(1例),济源市每年新诊断的尘肺病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 济源市职业性...  相似文献   

17.
收集2006—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网络直报新发尘肺病例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对其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尘肺期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0例完成随访的新发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66.3±11.3)岁,平均接尘工龄(22.0±9.3)年,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工种以破碎工、电焊工居多,提示应加强对采矿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海拔地区尘肺病发病特点及其规律,对高海拔地区1955~2007年确诊的各类尘肺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尘肺累积病例2 823例,以煤工尘肺为主,占68.0%;主要分布在西宁、海西地区;发病年龄(47.6±9.0)年,发病工龄(16.8±9.3)年,平均晋级年限5.9年。死因主要是心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焦作市职业性尘肺病(尘肺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3-2021年焦作市的尘肺病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尘肺病的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种类、发病时间、行业分布、存活病例保障等情况。结果 1963-2021年焦作市尘肺病共5 541例,随访到5 338例,其中,现存活1 299例(23.44%)、死亡4 039例(72.89%)。以男性为主(5 522例,99.66%);尘肺病种类以煤工尘肺(3 780例,68.22%)、矽肺(1 482例,26.74%)为主,壹期尘肺4 334例(78.22%);1980-1989年为发病高峰(2 551例,占46.04%),1990年后呈下降趋势(χ2趋势=752.293,P<0.001),2010-2021年发病393例(7.09%)较1980-1989年下降84.59%;尘肺病发病年龄为(53.26±10.68)岁,接尘工龄为(23.79±9.15)年,发病年龄煤工尘肺高于矽肺和水泥尘肺,接尘工龄矽肺小于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2011 - 2015年衡阳市新诊断的尘肺病例数据分析,了解尘肺病发病特征,为该市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获取近5年衡阳市新诊断的尘肺病例数据,用描述统计法对尘肺发病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共收集尘肺病例522例,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与洗选业,占整个尘肺病例总数的67.05%(350例);病例工种以主采煤工、主进掘工、凿岩工为主,分别占整个尘肺病例数的53.64%(280例)、16.48%(86例)、12.26%(64例);企业规模分布以小型企业为主,占整个尘肺病例数的79.10%(413例)。尘肺患者平均接尘工龄为(17.77±9.01)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1.53±7.06)岁;接尘工龄主要集中在5~25年,占70.69%(369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0岁,占69.54%(363例);随着接尘工龄和发病年龄的增大,尘肺患病期别有晋升的趋势。结论 衡阳市新诊断尘肺病例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业,以主采煤工发病最为严重;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应加强煤矿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卫生管理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