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治疗小儿心律失常,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不理想,我们自1985年12月~1986年6月采用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生产的心律平片剂治疗早搏16例,属顽固性者8例,起效快、副作用小,确为一高效、速效、安全可靠之抗心律失常新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82年7月开始应用心律平治疗10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儿中发现3例用药后加重或诱发心律失常反应。例1.男,5岁半。15个月前感冒后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并发现心律失常,外院检查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乳酸脱氢酶760u(正常值500u),2个月后下降到200u,谷草转氨酶、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均正常,以疑诊心肌炎给予一般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心律平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律失常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5月~13岁)。计各型早搏26例、各型心动过速10例。经口服治疗后,首剂与近期疗效高达97%以上,作用迅速,治疗范围广。副作用小。实践证明本药确系一种高效、快速、广谱的抗心律失常新药。本文着重讨论了心律平的临床应用范围、副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药物剂量与用法等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儿童孤立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过程及中期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7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孤立性冠状动脉瘘的17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0日龄至12岁(中位值23个月),体重3.8~29 kg(中位体重11.3 kg)。2例存在气促表现,2例存在生长发育落后表现,2例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1例主诉心悸,余1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3例心脏检查未发现明显杂音,14例发现心脏杂音。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8例,左冠状动脉9例。瘘入右心房5例,右心室10例,左心室2例;17例中12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结果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瘘封堵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瘘管结扎术,其余1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矫治术;平均住院时间(11.1±4.1)d。其中2例术后3 d内出现射血分数下降(最低者降至38%),术后1个月复查时射血分数均升至50%以上。7例术后出现一过性T波改变,出院时均已恢复正常;2例术后存在1~2 mm残余瘘的患儿在近期复查中残余瘘消失。围术期无一例死亡。随访10个月至9年,所有患儿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心电图均无心肌缺血表现,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冠状动脉直径均较术前缩小。结论大多数儿童孤立性冠状动脉瘘无明显症状,但可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应尽早手术,中远期预后良好;但因存在冠状动脉扩张,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二尖瓣疾病外科手术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的患儿92例。其中,二尖瓣狭窄患儿26例(二尖瓣狭窄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组);男44例,女48例;手术年龄为(42.55±40.57)个月,范围为1个月至14岁,22.8%(21/92)患儿的年龄<1岁。结果4.3%(4/92)的患儿于手术早期死亡,3.3%(3/92)的患儿在随访期间死亡,总病死率为7.6%。术后所有患儿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Ⅲ级3例,余均在Ⅱ级及以上,随访时间为(42.72±29.66)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3~104个月。随访期间11例患儿共接受了17次再手术,所有患儿的再手术率为12.0%(11/92)。二尖瓣狭窄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组在生存率及免除再手术率的Log Rank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中<1岁的患儿较>1岁的患儿具有更高的病死率(P=0.045)及再手术率(P=0.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尖瓣成形手术对于治疗先天性二尖瓣疾病的效果显著。但婴幼儿,特别是年龄<1岁的患儿,先天性二尖瓣疾病的修补手术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虽然部分患儿需多次手术,瓣膜成形术仍是再手术时首要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心律平(propafenone,又名Rytmonorm)国外临床应用已有7年之久。我院采用国产针、片剂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9例,14次发作,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心律平片剂治疗小儿顽固性快速异位心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平(Propafenone)是我国研制成的一种广谱、速效、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我所于1982年8月首先在国内儿科临床应用口服心律平治疗各类小儿顽固性早搏及阵发性心动过速,至1989年12月经长期系统观察15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心律平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儿心律失常.但有关儿科临床电生理检查及药代动力学(药动学)方面的报道尚少.我科自1986年9月至1989年12月应用心律平治疗小儿心律失常60例,对其中28例以食道心房调搏法进行心脏电生理进行观察。并对10例进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Eulenburg于1863年首先以德文文献报道了3例先天性高肩胛症病例,此后又有其他作者陆续报道了该病.而Sprengel在1891年报告了4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儿,并提出了其病因学理论,因此该病又被称之为Sprengel畸形,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及双侧肩部的不对称.Woodward术式目前为先天性高肩胛症的首选手术方式,疗效肯定.我科从2005年12月起运用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窦(PSC)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射频消融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5例PSC起源的VAs患儿,患儿均符合射频消融手术适应证,总结其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射频消融术中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选择不同弯型的消融导...  相似文献   

11.
心律平治疗新生儿心房扑动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992年 1月至 1999年12月 ,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收治心房扑动患儿 12例 ,其中男 7例 ,女 5例。日龄 3~ 14天 9例 ,15天以上 3例 ,原发病为败血症 2例 ,肺炎 2例 ,腹泻病 2例 ,黄疸待查 1例 ,心肌炎 5例。 12例体表心电图示心房扑动 (房扑 ) 8例 ,不纯房扑 4例。 12例心肌酶谱示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2 4~ 78u/L ,乳酸脱氢酶 5 87~ 6 33u/L。 12例检测柯萨奇病毒IgM阳性 3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 11例 ,均无心脏畸形。治疗方法 :12例房扑患儿均在心电监护下行静脉推注心律平 ,每次 1 5mg/kg,加 5 %葡萄糖液 10~ 2 0mL …  相似文献   

12.
心律平治疗539例小儿过早搏动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及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中远期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VSD介入封堵术的1 071例患儿在术后第l、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的门诊随访资料。结果1 071例患儿中,早期(术后1个月内)出现心律失常者272例(25.4%),主要包括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期前收缩等,其中Ⅱ度以上AV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22例(2.1%),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患儿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在以后的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2.8±1.7)年(1~107个月),持续存在心律失常者161例(18.2%),主要为AVB和束支传导阻滞,其中严重心律失常10例(1.1%);4例迟发型AVB中3例在术后早期就已出现过AVB,1例患儿随访过程中复发CLBBB并出现左心室增大,最终因心功能衰竭死亡;4例患儿随访过程中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AVB或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可能性大;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可出现复发或加重;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大多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心律平治疗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婴,女,出生20天。因鼻塞、咳嗽2天入院。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无窒息抢救史。生后母乳喂养,吸吮正常。近2天出现鼻塞、咳嗽,无发热,无气急呼吸困难。体检:T36℃,神态安静,呼吸平顺,反应好,哭声宏,面色较苍白,前囟平,口腔洁,心率12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温,肌张力正常。入院后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等治疗。入院第3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心率增快,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25次/分,P-R间期0.08秒,QRS时间0.06秒,无P波。立即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09年1月我科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直肠成形术(LAARP)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男性患儿中直肠前列腺瘘8例、直肠膀胱颈部瘘6例,6例女性患儿均为高位一穴肛患儿,共同管长度大于3 cm.腹腔镜用于直肠末端分离、瘘管处理以及盆地隧道的形成.20例患儿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9个月(2~24个月),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8年(2.5~7年).对20例患儿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直肠功能(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污便以及便秘情况)进行调查,并应用Kelly评分对肛门直肠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3例患儿经过排便训练可以达到完全的排便控制无污便和便秘;13例患儿可实现较为满意的排便控制,偶有污便(每1~2周1次),无便秘发生.排便控制较差,排便次数增多,经常有污便或失禁者4例.该组患儿经过有效的肠道管理均可以实现满意的社会生活,该组kelly评分平均为3.9±1.59.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长期的疗效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作者1979~1989年间收集证实婴儿和儿童心肌梗塞(MI)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系统地研究了对生存者的影响和评估。17例儿童(男6例,女11例)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除外心脏手术后的MI。诊断时的年龄范围在2个月至12岁。12例(71%)呼吸困难为原发症状,伴有呕吐和喂养困难。17例儿童中15例MI在左冠状动脉系统范围,包括8例死亡;2例在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不规则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6例,35%)和川畸病(5例,29%)占大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17.
甲磺胺心定(sotalol)又名心得怡,系β-受体阻滞剂,有关该药在儿童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报道甚少,现报告了从两个儿科中心用甲磺胺心定治疗儿童各种心律失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移植患儿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期间8例小儿肝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组男4例,女4例,肝移植年龄4—67个月,体重6—19kg。6例亲体活体肝移植,1例劈裂式肝移植,1例减体积肝移植。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存活率87、5%;手术成功患儿中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1年生存率为75.O%,其他6例存活至今,最长生存期43个月。术后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2例;远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Epstein—Barr病毒感染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低蛋白血症3例。远期外科并发症:门静脉血栓1例,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狭窄1例。他克莫司(FK506)的副作用:高血压3例,肾脏损害1例,肝脏损害1例,腹泻1例。所有存活患儿无心理异常;1例术前体格发育落后者,术后发生了生长追赶。结论肝移植改善了小儿终末期肝病的预后。儿童肝移植后并发症多见。周密的术后随访与管理有助于发现各种内外科并发症和保证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胰腺炎(HP)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这些患儿常因顽固性腹痛及其合并症需行手术治疗,但其手术疗效尚缺乏长期随访研究。作者对42例HP患儿进行长达15年的随访,并将结果与28例小儿特发性胰腺炎(RP)治疗结果进行比较。上述病例为梅奥临床1960~1989年治疗及随访病例,年龄均<20岁,42例为HP患儿,28例为RP患儿。HP患儿中的25例(59%)及RP患儿中的6例(21%)进行了手术治疗。这些患儿大多因顽固性腹痛(55%)及合并症(42%)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纵行胰管空肠吻合术,20例发现有胰管扩张及结石。其余行内窥镜逆…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病可有各种心律紊乱,但以心脏传导障碍最多见。引起心脏传导障碍的病理改变主要有3个方面:(1) 由于风湿小体的增殖或炎症细胞浸润波及房宜结而使其传导机能发生障碍;(2) 供应房室结和房室束血流的血管狭窄;(3) 由于司传导机能的特殊心肌本身浮肿或由于其周围的胶原组织浮肿以及炎症性肿胀,而使传导系统受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