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2.
用PSE治疗晚血脾肿大伴脾亢20例,经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减轻或消失,脾脏明显缩小,脾亢征象得到基本纠正。白细胞由术前(4.30±1.30)×10~9/L上升为术后的(5.99±0.50)×10~9/L;血小板由(90.30土20.50)×10~9/L上升为(181.90±33.20)×10~9/L;血小板由(90.30±20.50)×10~9/L上升为(181.90±33.20)×10~9/L:血红蛋白由88.60±10.40g/L上升为103.0±10.80g/L。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轻。术后主要副反应有发热、左侧胸腹部疼痛、左侧反应性胸膜炎,均于短期内消失。结果提示PSE为治疗晚血脾肿大伴脾亢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易于误诊。我院收治一例曾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现报告如下。女患,55岁1989年9月13日因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一月、发烧2周、皮肤搔痒3天入院。体检:T38.5℃,Bp19/12kPa,急性重病容,颜面浮肿。皮肤散在红色皮疹斑丘疹,四肢密布,双下肢可见紫瘢。全身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左腋下肿大淋巴结融合成4.5×5cm巨块。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4.0cm。化验:Hb97g/L,WBC12×10~9/L,异淋0.22.BPC74×10~9/L。  相似文献   

4.
李某,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烧4天于1989年4月7日住院,4天前开始微烧、咳嗽,内服土霉素、甘草片无效。入院2天前改为去痛片和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次日上午查WBC1.7×10~9/L.入院当日WBC进一步减至0.87×10~9/L.既往曾多次服用土霉素、甘草片、去痛片,无不良反应.平时生活节俭,进肉食和蔬菜不多.查体:T38℃,左胸部有6枚圆形出血斑(描记心电图时探测电极放置处).Hb140g/L.WBC1.6×10~9/L(N30%.L70%).BPC50×10~9/L.网红0.45%.当晚做骨髓检查,增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取脐血输注治疗5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5例均为我院近年收治的住院病人,既往体健,无血液病史.男4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住院前因腹泻服用氯霉素者8例,咽痛发热曾用安乃近、APC者3例.入院时5例均有发热(37.8~39.6℃)3例咽腔充血和扁桃腺肿大.3例贫血,1例轻度鼻衄.5例均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入院时5例白细胞均明显减少,平均1.3×10~9/L,其中<1×10~9/L者1例,<3×10~9/L者4例.Hb平均85/L,其中<66g/L2例,<100g/L者3例;血小板平均30×10~9/L,其中<30×10~9/L者2例,<60×10~9/L者3例;网织红细胞平均0.6%,其中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例巨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综合征)如下:陈某某,男,22岁.患者自幼腹部较正常儿童为大,近半年逐渐感到腹部急剧增大伴沉重感,于1987年7月18日以腹腔肿块住院.体检:发育营养正常,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左胸背部可见4×10cm 左右片状紫瘢伴毛细血管扩张.腹部高度膨隆,可触及12×24×26cm 巨大肿块,质硬,部份囊性感,边界不清.无移动性浊音,听诊无血管杂音.双下肢高度非凹性水肿,伴紫红色浅表静脉曲张.化验:Hb62g/L,WBC4×10~9/L,BPC42×10~9/L.肝肾功能正常.AKP6.4u(金氏),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急症虽少,但临床表现常很危急,若处理不当亦可招致严重后果。现将常见血液病急症介绍如下。一、血小板危象(一) 病因:血小板数量急剧改变,<30×10~9/L,或>750×10~9/L(<3万/mm~3或>75万/mm~3)  相似文献   

8.
在糖尿病性肾病中,肾盂肾炎较为常见,但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未见专门报道,特报告一例如下: 杨××,女,57岁。住院号79463。因感冒、发热、左腰部胀痛十天入院。患者有糖尿病史5年,无急、慢性肾盂肾炎史。体检:左上腹触及一5×5cm包块,上极不清,有触痛,不活动。左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糖(卌)、蛋白(+)、白细胞满视野/高倍。WBC10.5×10~9/L(10,500/mm~3),中性粒细胞82%。血甘油三酯2.03mmol/L(180mg/dl),胆固醇4.4mmol/L(169.3mg/dl),β脂蛋白520mg/dl。B超及肾盂静  相似文献   

9.
女性,24岁,农民.因头昏、乏力二月余,左面颊肿痛五天于1987年6月27日入院。体温38.5℃,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小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扪及,胸骨有压痛。肝、脾各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1.35×10~(12)/L;血小板48×10~9/L;白细胞3.7×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3%,原淋20%,幼淋55%(其中手镜形原淋、幼淋分别为5%及25%),淋巴细胞22%.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原淋80.6%,幼淋14.8%,其中手镜形细胞占82%.  相似文献   

10.
抗甲状腺机能亢进药物可以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我院见到5例他巴坐引起的粒缺,其中2例呈全血细胞减少,后者国内尚未见报道,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中性粒细胞≤0.5×10~9/L 时为粒缺,若伴有贫血(Hb 女<105g/L,男<120g/L)及血小板减少(两次以上结果均<100×10~9/L),能除外其他原因者,为全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遇到2例盆腔炎CA_(125)明显增高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27岁。因停经2个月,下腹痛、阴道流血9天来院。查体:T36.2℃,心肺(-),腹平软,宫颈1℃糜烂。实验室检验:WBC7.65×10~9/L,RBC4.5×10~(12)/L,HBG131g/L,PLT223×10~9/L;尿液(-);CA_(125)为353.9KU/L,β-HCG0.1IU/L。心电图(-),CT示右侧附件区实性占位,B超示子宫右卵巢前方可见47mm×30mm包块,形状不规则,其内可见不规则液区。临床诊断为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慢性宫颈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1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符合1981年全国儿科肾脏疾病科研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男10例,女2例;单纯性肾病7例,肾炎性肾病5例;初发6例,复发6例。12例均为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8例,频繁复发4例),9例呈高凝状态。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0~600×10~9/L9例、200~300×10~9/L2例、<200×10~9/L1例;胆固醇>11.0mmol/L8例、6.11~1mmol/L4例;白蛋白<20g/L9例、20~28g/L3例;10例测血浆纤维蛋白原,>4g/L9例。  相似文献   

13.
徐岩  刘美蓉等 《山东医药》2002,42(10):64-64
1993年以来 ,我们采用康力龙、利血宝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3 9例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 9例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再障会议修订的标准。男 2 1例 ,女 18例 ;年龄 13~ 5 2岁 ;病程 1个月~ 2年。急性再障 (SAA) 1例 ,慢性再障 (CAA) 3 8例 ;初治者 2 5例 ,复治者 14例。治疗前血常规 Hb2 0~ 80 g/ L,平均 5 3 g/ L;白细胞 0 .8~ 3 .2× 10 9/ L,平均 2 .8× 10 9/ L,;血小板 2 0~ 72×10 9/ L,平均 3 6× 10 9/ L,网织红细胞 0~ 0 .0 0 1;骨髓增生重度减低 9例 ,增生减低 2 8例 ,增生活跃 2例 (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4.
以带状疱疹为首发体征的艾滋病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6年4月~1999年4月,接诊了3例以首发表现为带状疱疹的艾滋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男,38岁,1996年4月因左下肢疼痛伴发热1周,左下肢发现疱疹3天而住我院。既往有静脉吸毒史和不洁性交史。入院后经“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体检:T38.3℃,P97次/min,R24次/min,BP14/12KPa,WBC7.2×10~9/L,L1.0×10~9/L。神清、精神可,左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左下肢功能障碍,左下肢髋关节以下遍布黄豆至蚕豆  相似文献   

15.
徐某,男,49岁,医生。因在冷水中洗衣时,双手末端麻木、疼痛和皮肤紫绀,放入温水中上述症状消逝,随后解洗肉水样小便5次,量约700ml,无寒颤、发热和排尿刺激症状。次日再解同样小便一次后,自行停止.5天后以雷诺氏症收住院。体查:除左颌下及左腹股沟可触及光滑、活动、无压痛之花生粒大小淋巴结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Hb136E/L,RBC43.4×10~(12)/L,WBC 7.9×10~9/L,BPC 110×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E13%,M5%,异淋1%,余无  相似文献   

16.
兹报道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的急性骨髓纤维化(AMF)3例如下: 例1,男,52岁。因头昏、心悸半年入院。体检:肝肋下刚及,脾肋下1cm。Hb19GL,WBC1.74×10~9/L,BPC148×10~9/L,血片中少量晚幼粒、晚幼红细胞,未见泪滴状红细胞.骨髓活检仍符合AMF.曾用支持疗法治疗14个月病情无改善。改用VitD_(?)30万u肌注每周一次,3周后Hb上升稳定在102~114g/L,WBC3.1~4.5×10~9/L,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因腹胀、纳差、鼻出血8年,呕血20天于1986年3月1日入院。7年前曾行脾切除术.查体:全身状况可,蛙腹,腹叩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血红蛋白70g/L(7g/dl),白细胞6.2×10~9/L(6200/mm~3),血小板90×10~9/L(9万/mm~(?)).肝功:锌浊18u,HBsAg(+),白蛋白18g  相似文献   

18.
杀虫脒农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见于粒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影响少见,现报道1例。陈某,女,29岁,因口服杀虫脒250ml,经当地输血,静脉注射亚甲蓝等治疗3天后昏迷不醒转我院,血液检查:Hb85g/L,WBC22.4×100/L,N80%,L20%,BPC100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入院治疗2日后意识恢复,复查血小板仍为1215×10~9/L,胸骨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5.76:1,粒系增生,巨核细胞可见15个,血小板明显堆集,1周后再次复查血小板数恢复正常(160×10~9/L)。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在我国较少见 ,其临床症状多样 ,早期容易误诊。近年来 ,我们曾误诊 3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4岁、 10岁和4个月。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 38~ 39℃ ;颈部淋巴结肿大 2例 ;皮疹 2例 ,呈猩红色粟粒疹 ;心脏听诊有杂音 1例 ;病理反射阳性 1例 ;3例血沉均增快 (分别为 5 0 m m/ h,49m m/ h,5 5 mm/ h) ,血象增高 (白细胞计数分别为 15 .9× 10 9/ L,9.0×10 9/ L,17.6× 10 9/ L) ,血谷草转氨酶均升高 (分别为0 .48ukat/ L ,0 .5 5 ukat/ L ,0 .6 5 7ukat/ L )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局限…  相似文献   

20.
Kikuchi病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ikuchi病为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 ,常伴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诊断主要依据淋巴结活检。本文报告 3例 ,并进行讨论。例 1 女性 ,32岁。因发热 1周入院。入院体检 :T 38.6℃ ,左颈部可触及 2个 1.5cm× 2cm之淋巴结 ,有触痛 ,咽无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 ,甲状腺无肿大 ,无触痛 ,心肺无异常 ,肝脾不肿大。辅助检查 :血Hb 10 5 g/L ,WBC4 .8× 10 9/L ,PLT 10 2× 10 9/L ,肝肾功能正常 ,ESR 6 0mm/h ,RF (- ) ,ASO <4 0 0U ,ANA(- ) ,ds DNA (- )。ENA (- )。颈淋巴结穿刺报告为淋巴结炎 ,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