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引发肝功能损害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观察导致患者产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在80例患者中,在60岁以上的患者肝损害的患病率同60岁以下患者相比较明显较高(P<0.05);复发肺结核患者的肝损害情况同初发患者相比较较高(P<0.05);同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肝功能损害率明显的高于阴性者(P<0.05);肝损害的发生时间在治疗后的2个月内具有较高患病率,同2个月以后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进行保肝治疗以后,患者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结论肺结核患者由于抗结核药物引发肝功能损害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做到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推动实现良好的抗结核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2):303-305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伴乙肝病毒感染者肝损害的临床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HREZ/4HR抗结核治疗方案和保肝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致肝损害发生情况和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以及致肝损害出现时间和复常时间。结果:阳性组患者用药后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3.33%;治疗后TBIL、AST、ALT测得值分别为(50.59±6.47)μmol/L,(181.18±29.84)U/L和(239.15±33.84)U/L,均高于阴性组(P<0.05);致肝损害出现时间为(33.57±4.16)d早于阴性组,复常时间为(22.23±3.64)d晚于阴性组,上述指标经组间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伴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易导致其肝功能损害,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采取对应措施,保护患者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5例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功能受损的临床资料,并对肝功能损害情况与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间以及结核病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时间多发生于用药2~6周;60岁以上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P<0.05);有既往病史、嗜酒和粟粒型肺结核的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用药强化期内、老年患者、有既往病史、嗜酒习惯以及患粟粒型肺结核的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因此应针对患者的年龄及个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黎 《抗感染药学》2010,7(2):127-129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抗结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间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的10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59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患者43例(9.37%,43/459),其中24例(55.81%,24/43)出现肝功能受损;高于非乙肝病人18.75.%(78/416);经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61.72%(63/102);更改治疗方案28.43%(29/102);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7.84%(8/102);诱发重症肝炎后死亡1.96%(2/102)。结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中,HBsAg阳性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更易出现肝损害,应选择肝毒性低的抗结核药物;强化期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并给予护肝治疗,以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扬  刘佳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679-1682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伴慢性肝病患者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926例资料,分析其患者按正规抗结核方案(2HREZ/4HR)治疗过程中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有无慢性肝炎、合并不同类型慢性肝炎、肝损害程度及其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以及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影响。结果:926例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其中236例患者伴有慢性肝炎,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213例(30.87%);236例伴有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出现肝损害104例(44.07%);有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P<0.05);伴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肝功能损害程度重;药物性肝损害较易出现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内。结论: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其肝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在抗结核强化期内,必要时调整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7):1399-1401
目的:评价四逆疏肝汤对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中药四逆疏肝汤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U/L)、AST、TBIL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逆疏肝汤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指标与丙抗原肝抗体指标分别为乙肝e抗原阳性[HBe Ag(+)]组、乙肝e抗体阳性[HBe Ab(+)]组、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 Ag(+)]组、丙型肝炎病毒阳性[HCV(+)]组、阴性对照组,分别为20例、26例、52例、17例、85例,均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查看比较其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共3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5.50%。HBe Ag(+)组、HBe Ab(+)组、HCV(+)组的肝功能损害率分别为45.00%、38.46%、29.41%,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2.35%(P<0.05);且HBe Ag(+)组、HBe Ab(+)组、HCV(+)组的中重度损害率分别为35.00%、30.77%、29.41%,显著高于单纯HBs Ag(+)组与阴性对照组的2.85%、0(P<0.05)。男性的肝功能损害率20.69%,显著高于女性的8.33%(P<0.05);且≥60岁肝功能损害发生率25.40%,显著高于<60岁的10.95%(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容易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尤其是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需要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环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采用双环醇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3个月后无肝功能损害人数60例,占96.77%;对照组元肝功能损害人数43例,占69.35%。结果表明,观察组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可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9.
包南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496-497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导致的肝功能损伤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治疗的抗结核药治疗患者384例,回顾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这384例接受抗结核药物临床治疗的患者中,其中经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的患者有35例(9.11%),肝功能受损发生率57.14%;非乙型肝炎患者349例(90.88%),肝功能受损发生率18.62%。60岁以上患者168例(43.75%),肝功能受损发生率38.69%;60岁以下患者216例(56.25%),肝功能受损发生率9.26%。结论接受抗结核药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的发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毒副作用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定期的对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进行护肝治疗,减少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本所2010年2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害大都在治疗后30~60d左右,主要有恶心、呕吐、纳差、厌油食、黄疸、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表现,经有效治疗及护理,1~2周,肝功大部分即可恢复正常。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要给予保肝药物预防肝损害,定期检测肝功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肝功异常患者,加强护理,降低肝损害的发生,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刘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45-14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合并肺结核和丙肝抗体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137例患者中,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24.1%(33/137),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的时间早,程度较严重。结论: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引发肝损伤,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保护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115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15例药物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做出综合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中药为最多,占(21.74%),其次为抗结核药(17.39%),解热镇痛类药物(13.91%),抗生素药物(13.04%);临床类型为肝细胞型多见占53.9%。胆汁淤积型占23.5%。混合型占17.54%;主要临床表现有纳差、乏力、黄疸、恶心、呕吐等;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注意监测肝功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沈巧凤 《海峡药学》2013,(8):102-103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临床效果。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无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2HRZE/4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天晴甘平即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150mg,1日3次,对照组口服葡醛内酯,观察两组药物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9.52%,对照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32.14%,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肝损害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可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使抗结核疗程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杜秀  路玫 《中国药房》2014,(14):1290-129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结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2年4月1 395例行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1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药物性肝炎患者年龄以19~59岁为主,占58.97%。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可达15.38%;抗结核治疗前有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可达36.67%、22.73%,明显高于平均发病率8.39%。发生时间多为8~14d。预后多良好,有69.23%的患者好转或治愈。结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合并有乙肝、入院时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等高危因素,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斌 《医药导报》1995,14(6):286-286
吡嗪酰胺(PZA)由于毒性大,早年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近年来,结核病采用短程化疗获得良好效果,成为结核病治疗中最新里程碑,很多国家将其定为常规化疗方案.现将该药的不良反应简述如下:1 肝损害大量长期服用PZA常引起肝功能异常、黄疸,甚至严重中毒性肝炎.这可能与药物剂量及药物排泄缓慢并在肝内蓄积有关.舒氏用含PZA方案治疗肺结核286例,剂量30~40mg/(kg·d),发生副作用80例(30.4%),高龄患者或日用量2g者肝功能受损较多.故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一旦发生肝损害即停药,并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有5例出现肝损害,停用肝损害药物并加服护肝保肝药物。结果: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联合用药过程中,部分药物可导致肝功能损害,停用肝损药物并加服护肝药,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建伟  喻玲 《中国医药》2011,6(9):1092-109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8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86例),治疗组乙型肝炎24例,对照组乙型肝炎27例.治疗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护肝片,4片,3次/d,观察2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发生肝功能损害10例,占11.6%,其中乙型肝炎患者7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1.6%;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害23例,占23.5%,其中乙型肝炎患者15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3.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364,P<0.05).51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22例,133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11例,乙型肝炎患者较非乙型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x2=30.449,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以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明显优于抗结核药物+口服护肝片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对乙型肝炎合并结核患者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强化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期间化疗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 75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和 78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在用同一抗结核强化治疗方案 [2E(S)HRZ) ]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强化治疗后肝损害发生率较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增高 (P <0 0 1)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合及HB sAg、HBeAb、HBcAb阳性组合的肺结核病人的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HBVM单一项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P <0 0 5 )。结论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中比一般肺结核病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韩惠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50-50,53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方法:比较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及单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对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比单纯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高。结论:抗结核药对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比单纯肺结核的高,可能与乙型肝炎患者本身肝功能损害有关,加强保肝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61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64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均采取相同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和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较早,而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造成明显的肝损害,所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检查乙肝病毒标记物,治疗过程中应用保肝药物,并要经常检查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