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旱莲草化学成分旱莲甙A和旱莲甙B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梅  陈雅妍 《中国药学》1996,5(4):177-181
自旱莲草全草(Eclipta alba (L.)Hassk)中分得4个三萜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MS,UV,^1HNMR,^13CNMR和^13C-^1H COSY)解析,2个已知的三萜化合物分别为囊酸(echinocystic acid,1)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另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旱莲甙A(ecliptasaponin A,3)和旱莲甙B(ecliptasaponin B,4),Ⅰ和Ⅱ为首次从鳢肠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旱莲草中旱莲甙D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梅  陈雅妍  邸晓辉  刘梅 《药学学报》1997,32(8):633-634
旱莲草中旱莲甙D的分离和鉴定张梅陈雅妍邸晓辉刘梅(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药理室,北京100700;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旱莲草[E.alba(L.)Hassk]系鳢肠属植物的药用全草,中医用其滋补肾阴,凉血止血,乌须发[1]等。对其中...  相似文献   

3.
自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叶中分离出两种新皂甙,分别命名为刺人参甙O和P。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甙O的结构鉴定为:3-表齐墩果酸-28-氧-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1);甙P的结构为3-氧-β-D-吡喃葡萄糖基白桦脂酸-28-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旱莲(Hypericum ascyron L.)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高效制备液相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旱莲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friedelin,1)、正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2)、十一酸(hendecanoic acid,3)、正二十八烷(octacosane,4)、正二十六酸(hexacosanoic acid,5)、正二十烷酸(arachidic acid,6)、furohyperforin(7)、furoadhyperforin(8)、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9)、正三十烷酸(n-triacontanoic acid,10)和正十八烷(n-octadecane,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6.
黄毛忽木皂甙A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毛木(Aralia decaisneana Hance)为五加科木属植物。从其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皂甙化合物(I),根据光谱(IR,1HNMR,13CNMR,MS,Longrange 1H-1HCOSY和1H-13cHETCOR)解析和化学反应(酸水解,乙酰化和碱水解)证明,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为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该化合物是一个新的三萜皂甙,命名为黄毛木皂甙A(aradecoside A)。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甘草中分出2个新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这两个新皂甙为:3β-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和3β,21α-二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分别命名为:云南甘草皂甙A和B。  相似文献   

8.
伊贝碱甙A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b系百合科贝母属伊贝母的干燥鳞茎,是药用贝母之一,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版药典。主产于新疆,具有产量高、生物碱含量高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于1985年在吉林省引种栽培伊贝母获得成功。为阐明吉林省栽培的伊贝母的有效成分,以便扩大栽培和应用,我们研究了伊贝母的生物碱成分,曾分离到西贝素、西贝素-3β-D-葡萄糖甙和贝母辛。在继续研究中,又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酮甙A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乍浦  曾宪仪 《药学学报》1996,31(9):680-683
自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um (Thunb.)Makino)中分得一新天然化合物,命名为绞股蓝酮甙A(gypentonosideA),经理化分析及光谱(IR,MS,1H-NMR,13C-NMR,2D-NMR)解析,其结构式如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墨旱莲药材中蟛蜞菊内酯、旱莲苷Ⅰ和旱莲苷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5%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0℃,载气压力为4.0bar。结果蟛蜞菊内酯、旱莲苷Ⅰ和旱莲苷Ⅶ分别在质量浓度为5.120~51.15 mg·L~(-1)、5.100~50.95 mg·L~(-1)和1.970~19.74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好(RSD<2.1%),中间精密度佳(RSD<1.8%),准确度分别为99.81%(RSD=1.4%)、97.52%(RSD=2.3%)和99.74%(RSD=1.5%)。结论该方法可作为控制墨旱莲质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乌棒子甙甲和甙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美德  茅青 《药学学报》1984,19(12):899-903
从远志科植物乌棒子(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的根皮和茎皮中分得四种(口山)酮类成分和一种甾醇甙,分别鉴定为优(口山)酮(Ⅰ),豆甾醇葡萄糖甙(Ⅱ),乌棒子甙甲(wubangziside A,Ⅲ),乌棒子甙乙(wubangziside B,Ⅳ)和芒果甙(Ⅴ)。本文报道两种新(口山)酮甙乌棒子甙甲和甙乙的结构测定以及三种已知化合物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斩龙剑中新苯丙素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玄参科植物斩龙剑(Veronivastrum sibirica (L.)Pennell.)的根部分得九种化学成分,分别为斩龙剑甙A(sibiriosideA,Ⅰ)斩龙剑甙B(sibiriosideB,Ⅱ),异阿魏酸(isoferulicacid,Ⅲ),6-(4-methoxyferulpol)mioporoside(Ⅳ),scrophularioside(Ⅴ),6-O-阿魏酰梓醇(6-O-trans-feruloylcatalpol,Ⅵ),阿魏酸(ferulicacid,Ⅶ),胡萝卜甾醇(daucosterol,Ⅷ)和β-谷甾醇(Ⅸ)。其中斩龙剑甙A和斩龙剑甙B为新苯丙素甙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旱莲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常用中药旱莲草(Eclipta prostrata 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Bohlmann法和渗漉热提法以及色谱法对旱莲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波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旱莲草脂溶性部位及亲水性部位分得10个化学成分,分别确定为蟛蜞菊内酯(1),去甲蟛蜞菊内酯(2),异去甲蟛蜞菊内酯(3),α-醛基三聚噻吩(4),吕宋果内酯(5),β-谷甾醇(6),正二十九醇(7),硬脂酸(8),三十二碳酸(9),龙胆酸(10)。脂溶性部位的极性最小部位通过气质联用方法进行检测,鉴定出14个脂肪烃以及脂肪酸酯类化学成分。结论 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2-10及通过GC-MS鉴定的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旱莲草中分得和检出。  相似文献   

14.
平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四种生物碱。晶Ⅰ和晶Ⅱ是已知的生物碱,分别为西贝素和贝母辛。晶Ⅲ和晶Ⅳ是二个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平贝碱甲和平贝碱乙。经制备衍生物和光谱分析推定平贝碱甲的结构为Ⅲ。平贝碱乙(熔点255~259℃,分子式C27H46O6N)的结构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麦冬中高异黄酮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浙江产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块根中分离出5个高异黄酮。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了结构,其中3个是文献已报道的高异黄烷酮,即6-醛基异麦冬黄烷酮A(晶Ⅰ,6-aldehydo-isoophiopogonanone A),甲基麦冬黄烷酮B(晶Ⅱ,methylophiopogonanone B),甲基麦冬黄烷酮A(晶Ⅲ,methylophiopogonanone A),2个是新的高异黄酮,命名为6-醛基异麦冬黄酮B(晶Ⅳ,6-aldehydo-isoophiopogonone B)和6-醛基异麦冬黄酮A(晶Ⅴ,6-aldehydo-isoophiopogonone A)。  相似文献   

16.
平贝碱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自东北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经光谱(IR,MS,1HNMR及13CNMR)解析和衍生物制备,推定其结构为5α,17β,22α-cevanine-3 β,6α,12α,14α,16β,20β-hexol,定名为平贝碱乙。  相似文献   

17.
前胡香豆素B和前胡香豆素C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解析及化学反应,分别鉴定为3′-angeloyloxykhellactone(Ⅸ)、前胡香豆素B(Ⅹ)、前胡香豆素C(Ⅺ)、Pd-Ⅲ(ⅩⅢ)和peucedanocoumarin Ⅲ(ⅩⅤ)。其中化合物Ⅹ和Ⅺ为两个新化合物,通过和凯林内酯的化学沟通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其化学结构分别为3′(S)-乙酰氧基-4′(S)-羟基-3′,4′-二氢邪蒿内酯(Ⅹ)和3′(S)-羟基-4′(S)-乙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Ⅺ)。Ⅸ为首次报道自天然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黄皮叶中黄皮酰胺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黄皮叶中分得一种具有降SGPT活性的新的酰胺类化合物——黄皮酰胺,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推定其结构为(Ⅰ),并由单晶X衍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