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体外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细胞,观察受激活后的TIL和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体外对H22细胞和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各组效应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各自对应的效应细胞对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高于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9.89±1.28)%];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62.46±2.82)%]高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已致敏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高[杀伤率为(72.35±3.21)%],而已致敏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杀伤率为(82.32±3.83)%],它们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能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小鼠脾LC)的最佳效靶比并观察被有效激活的TIL和小鼠脾LC等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提取DC,联合应用GM-CSF、IL-4和小鼠H22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依据不同的激活效靶比用致敏DC体外激活TIL、小鼠脾LC,分别检测、比较被不同程度激活的TIL、小鼠脾LC以及未激活的小鼠脾LC、未激活的TIL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当DC:靶细胞(E/T)为1:400和1:200时,所激活的TIL或小鼠脾LC的杀伤活性较弱;当E/T为1:100时,杀伤活性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T=1:50时,杀伤活性增加,与前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当E/T=1:25、1:12.5和1:6.25时,杀伤活性与E/T=1:50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②当E/T=1:50时,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LC(A组)杀伤率为(9.73±1.40)%,未经DC激活的TIL(B组)和DC激活的小鼠脾LC(C组)杀伤率分别为(50.91±2.36)%和(49.70±2.70)%,DC激活的TIL(D组)的杀伤率为(73.49±2.46)%.A组与其他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当E/T=1:50时,DC能很好的发挥抗原提呈作用,使小鼠脾LC和TIL得以充分激活;②充分激活的小鼠脾LC或TIL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较未激活的小鼠脾LC或未激活的TIL均具有明显的提高,尤以激活的TIL的杀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穿孔素肽段的体外杀伤肝癌细胞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以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作为靶细胞 ,观察重组人穿孔素 (PFP)N端肽段 (rhPFP N)及C端肽段 (rh PFP C)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方法 :用大肠杆菌表达PFP N和PFP C与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的融合蛋白 ,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 ,将不同浓度的GST rhPFP C或GST rhPFP N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2 4h后用镜检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结果 :用GST rhPFP N或GST rhPFP C处理后 ,可见SMMC 772 1细胞膜溶解和细胞破裂。用MTT法检测 ,实验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GST rhPFP C和GST rhPFP N浓度为 2 .5ml L时 ,其杀伤活性分别为 33.38%和 5 .90 %。 结论 :rhPFP C和rhPFP N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均有明显的杀伤活性 ,rhPFP C对SMMC 772 1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rhPFP 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8.
陆静  李彪如 《上海医学》1995,18(6):325-327
为了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本实验分析研究了卵巢癌TIL细胞存活天数与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及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发现TIL细胞第15天出现增殖,至25天达到高峰,40天左右开始增殖缓慢;培养20天的TIL细胞表型中CD5、CD4、DR明显高于10天的TIL细胞,其中TIL的CD3为86.2%,CD4、DR也较高,分别为55.6%,93.1%,TIL培养至30天,其细胞表型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肠毒素 A(SEA)脂质体 (L- SEA)体外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抗肿瘤的活性。方法 从 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分离培养 TIL,分别以 L- SEA、SEA和 IL- 2刺激后 ,观察 TIL 的增殖曲线 ,EL 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亚群的变化 ,MTT法检测 TIL 的肿瘤杀伤活性。结果 L- SEA、SEA及 IL- 2均能有效刺激 TIL 的增殖 ,最高增殖倍数分别为 4 2 .5、5 1、12 .5倍。除第 4 d L- SEA组 TIL 的IFN- γ水平低于游离 SEA组外 ,此两组的细胞因子分泌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且都高于 IL- 2组。 L- SEA刺激后 ,TIL 的 CD8+细胞亚群增殖更快 ,CD4 +细胞 / CD8+细胞出现倒置。经过 L- SEA培养后的 TIL 能有效杀伤Hep G- 2肿瘤细胞。结论  L- SEA仍然具有游离 SEA的刺激 TIL 增殖、分泌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电镜观察了胃镜TIL细胞杀伤MKN45人胃癌细胞株的形态学变化。发现TIL细胞先向靶细胞靠近并伸出伪足与之接触,随后靶细胞开始出现结构破坏,6h后靶细胞破碎死亡。研究证实了胃癌TIL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冷冻免疫瘤苗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配合白细胞介素-2(IL-2)、DDAVC及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11L配合IL-2和DDAVC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DAVC方案化疗配合IL-2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期、免疫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43.3%(P〈0.05);治疗组为11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1、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和26.67%,均高于对照组的4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对照组NK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则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延长患者生存期。TIL、IL-2免疫配合DAVC方案综合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离及培养采用贴壁法;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分为肿瘤多肽组(肽+DC-CIK)、DC-CIK组和单纯CIK组进行各项功能检测与比较。结果: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存在时, 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肿瘤多肽组在第4天、第6天(第4天Z=-3.79, P<0.001;第6天Z=-2.95, P<0.01)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CIK组,在第4天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DC-CIK组(Z=-2.02, P<0.05)。培养体系中无IL-2时,各组淋巴细胞均增殖缓慢,各时间点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多种细胞因子产生量高于单纯CIK组,其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Z=-2.61, P<0.0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 GM-CSF)(Z=-3.85, P<0.001)、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Z=-3.56, P<0.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ɑ, Z=-3.40, P<0.001)的分泌量与单纯CIK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与DC-CIK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Z=-2.15, P<0.05), 其余各项细胞因子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CIK组与单纯CIK组相比,IFN-γ(Z=-2.44, P<0.05)、TNF-ɑ(Z=-2.26, P<0.05)和GM-CSF(Z=-3.73, P<0.001)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组与DC-CIK组、单纯CIK组在18 h与24 h的杀伤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多个细胞因子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TIL刺激物,探索体外迅速解除TIL的抑制状态及提高其扩增效率的最佳条件。方法 对9例食管癌的TIL时行分离培养;采用扶正中药当归、刺五加水提物,单用或与IL-2联合应用作为刺激物,诱导食管癌TIL体外扩增,并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组(IL-2+IL-4,IL-2+TNF-α)相比较;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定量分析其增殖力。结果 当归,刺五加在有IL-2(1000u/ml)存在的情况下,对TIL的激活有促进作用。当归+IL-2或刺五加+IL-2,对食管癌TIL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强度与IL-2+TNF-α相当(P>0.05),不及IL-2+IL-4(P<0.05)。结论 当归、刺五加对于食管癌TIL的体外增殖有促进作用,能够替代或部分替代IL-4、TNF-α用于食管癌TIL体外培养及提高其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4.
Ye MZ  Li HL  Han L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778-782
目的探讨含有未甲基化“胞嘧啶-磷酸二酯键-鸟嘌呤(CpG)基序”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致敏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在卵巢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pGODN2006联合肿瘤相关抗原CA125体外冲击致敏DCs,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膜表面CD1α、CD8、CD86和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用EHSA测定D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2的分泌水平;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法检测活化DCs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OVCAR-3卵巢癌细胞株作用的影响。结果CpG ODN2006联合CA125在体外可明显激活人外周血来源DCs,DC表面分子CD83、CD86和HLA-DR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85±4)%、(87±12)%和(92±7)%]明显高于未致敏组[(19±4)%、(67±9)%和(63±6)%](P<0.01);联合致敏后D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2分泌水平为(467±84)ng/L,与未致敏组[(60±9)ng/L]和单纯CA125致敏组[(97±16)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刺激后的DCs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未致敏组和单纯CA125致敏组(P<0.01),且相同效靶比下所诱导的CTLs对OVCAR-3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强于未致敏组、单纯CA125致敏组和单纯CpGODN致敏组(P<0.01)。结论CpGODN联合CA125体外致敏DC可诱导产生对OVCAR-3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是一种临床应用前景良好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单克隆抗体分离主要的淋巴细胞亚群NK、CD_+~4、CD_8~+、B细胞,分别测定其对K_(562)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各亚群细胞的协同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除NK细胞外,CD_4~+、CD_8~+、B细胞均能单独杀伤肿瘤细胞,各亚群的对比无显著差异。淋巴细胞中除某一亚群的混合细胞杀伤力大于该亚群本身,并提示T细胞系统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将TIL分别置于含IL-2或IL-2加香菇多糖培养液中培养30d,观察TIL的扩增能力、抗瘤活性的变化。结果IL-2加香菇多糖培养的Til平均扩增倍数和抗瘤活性均明显高于IL-2培养的TIL。IL-2加香菇多糖培养的TIL对自体瘤细胞,K562和Raji细胞的最大杀伤活性分别为67.18±14.73%,71.25±15.86%和66.15±15.07%;而单纯IL-2培养的TIL对各种靶细胞的最大杀伤活性分别为43.81±12.17%,50.83±13.56%和45.41±13.7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具有促进TIL扩增,增强其抗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在普通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PHA(植物凝集素)改善TIL细胞的培养体系,延长其培养时间,使TIL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这种扩增后的TIL细胞与常规培养的TIL细胞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同的抗肿瘤作用。这项研究为临床上更多获取TIL细胞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天花粉蛋白注射液(TCS)抗BALB/c小鼠体内H22肿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移植型H22肝癌小鼠模型,腹腔注射TCS治疗,检测抑瘤率、皮内肿瘤微血管新生等指标,并通过细胞流式分析和体外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TCS治疗组实体瘤重与皮内肿瘤微血管新生数都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1)。证明TCS通过抑制血管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抗小鼠体内H22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剑勇  张丽生 《广西医学》1998,20(5):749-751
目的:为也提高TIL的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观察基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改变。结果:经瘤苗激活的TIL在培养扩增10天,20天,30天和40天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培养扩增30天时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