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刘超梅  杨红  肖丽 《人民军医》2011,(9):823-824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选择来自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377株,对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最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最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135株(39.94%),其次是呼吸内科65株(19.23%);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最多,为236株(68.82%)。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敏感,其次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5.0%。结论我院临床医师应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变化。方法对2007—2012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3个时间阶段,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3个时间段分离的菌株中分别随机选取10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3个时间段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为191、279、52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长明显(P<0.0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检出率逐年增加,且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耐药性明显高于阴性菌(P<0.01)。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Ⅰ类整合子和多药耐药检测比例增加明显,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7.
赵雅  朱海梅  岳虹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54-1655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298株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细菌总数的10.1%,连续3年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临床医师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加强细菌耐药性检测,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株(PDPA)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刘洋  刘华  王凤林  吕娟丽 《武警医学》2016,27(11):1090-1092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3至2014-12我院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其配套的药敏卡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从6462份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为1.86%,其中从呼吸道标本分离出68株,构成比为56.67%,来自泌尿道、血液,以及伤口分泌物中的构成比分别为20.00%、15.00%和8.33%。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70%,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5.0%。与其他抗菌药物相比,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防止耐药菌的爆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离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医院感染AB生物被膜检测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为AB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标本分离的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1)100株AB中,81株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中形成能力弱阳性14株(17.28%),阳性21株(25.93%),强阳性46株(56.79%);另19株生物被膜形成检测试验阴性.(2)不同标本来源的AB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3)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体外抗菌药物耐药性呈负相关.结论 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简便易操作,无需特殊设备,可以作为监测医院感染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是ICU医院感染和致死的重要机会致病菌,其分离率和耐药率逐年增高。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连续性耐药性监测有助于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我院于2013年进行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加强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2009~2010年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根据送检病区和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7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28例发现鲍曼不动杆菌。ICU感染率20.9%,普通病区感染率1.6%(P〈0.05);以80岁为界分组对比,累计检出率80岁以下组1.8%,80岁以上组5.5%(P〈0.05);药敏试验敏感度亚胺培南71.4%,头孢哌酮/舒巴坦64.3%。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4%、头孢吡肟17.9%、氧氟沙星17.9%、哌拉西林10.7%、头孢噻吩和头孢他定均为7.1%。其余均100%耐药。结论年龄超过80岁和入住ICU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2007-201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培养后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 2 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手工琼脂扩散敏感试验(kirbry-bauer,K-B)和仪器卡片法,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6%,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布占42.8%和4.6%;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病原菌分离率无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分析显示耐药率整体稳定;病原菌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及时关注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动态,对于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及药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启平  李兵 《武警医学》2003,14(7):398-399
 目的研究不动杆菌在下呼吸道的感染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普通病房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标本或经支气管镜无菌毛刷采取的标本,行细菌培养、常规生化鉴定,以纸片(K-B)法对分离株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3 065份痰标本中分离到阳性菌1 826株,其中不动杆菌258株占14.13%,总分离率为8.42%,占呼吸道分离病原菌的第2位.不动杆菌对所测各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敏感性前6位是亚胺培南95.6%、氨苄西林-舒巴坦68.9%、阿米卡星63.0%、头孢吡肟53.9%、头孢他定52.3%.敏感性最差在15%以下分别是头孢唑啉、头孢氨苄、氨苄西林、头孢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呋辛也在20%以下.结论不动杆菌在下呼吸道痰标本中分离率高,耐药性广,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的流行趋势、同源性以及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6-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ICU病区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4株。采用K-B法检测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使用GelCompar 6.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MDR-Aba进行分型;采用PCR方法扩增部分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结果 14株菌株在体外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12种抗生素均呈高水平耐药,大部分菌株对米诺环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株MDR-Aba菌株均为同一基因型,来源相同,分为A1(10株)和A2(4株)两种亚型。PCR扩增结果显示,14株MDR-Aba菌株均携带blaOXA-23-like、blaOXA-51-like和IntⅠ基因。结论所收集的14株MDR-Aba菌株均属同一基因型,其耐药性可能与blaOXA-51-likeb、laOXA-23-like和IntⅠ等耐药基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携带多重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为耐药性监测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解放军总医院2008-2010年自临床分离的120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平均年龄85(65~95)岁.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24-like、blaOXA-58-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intI1和intI2),依据耐药基因的检出情况,分析并命名相应的耐药基因谱(RGP).结果 上述120株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超过90%以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70.8%~97.5%);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58-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和intI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1.7%、0.8%、10.8%、91.7%、81.7%、86.7%和83.3%,未检出blaOXA-24-like和intI2;共发现18种耐药基因谱,其中多重耐药谱RGP1(blaOXA-23-like+blaampC+armA+ISAba1+intI1)所占的比例高达60.8%.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相关基因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应积极、有效、合理地防控和治疗老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68株致病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性趋势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结果 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4.2%,革兰阴性杆菌占65.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与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26.5%、38.6%和12.1%,铜绿假单胞菌仍是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亦呈增加趋势.结论 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的准确应用,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变迁,对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丹  薛婧  张蕊  王伏星  王楠 《武警医学》2013,24(10):869-871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药敏结果。结果 共检出309株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痰液分布率最高,占88.03%;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50.16%。药敏结果显示:对黏菌素和多黏菌素较敏感,耐药率低于1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7.5%);对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50%,对其余19 种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50%;其中对头孢哌酮、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1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多黏菌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碳氢酶烯的耐药率增高,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同时,应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泛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01至2011-01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手工法培养血液标本,阳性者分离所得菌株采用国产半自动微生物仪进行生化和药敏试验。结果 2300份送检标本检出305株病原菌,阳性率13.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2株,占56.39%;革兰阳性球菌114株,占37.38%;真菌19株,占6.23%。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磷霉素敏感性较高;万古霉素仍然是阳性球菌最敏感的抗生素。结论对血行感染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ABA)对3种醇类消毒剂的抗性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选择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耐药基因PCR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与标准菌株作平行比较检测。结果 2株MRSA对3种醇的MIC值高于6株鲍曼不动杆菌,稍高于标准菌株6538和8099。杀菌实验结果显示,3种醇对2株MRSA的杀灭对数值均低于标准株6538和8099,对MRSA-1杀灭对数值大于MRSA-2,对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大于标准株8099;作用至1 min时,3种醇均能将8099全部杀灭,对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对数值D162〈3070122〈3070341〈3040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