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和电解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气、电解质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80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和60min、移植肝门静脉和腔静脉开放5min和30min、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其中70例采集门静脉开放后的肝静脉血进行测定。并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手术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腔静脉阻断期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57例患者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动脉血pH于无肝期30min开始下降,至术终恢复;二氧化碳分压(OaCO2)于下腔静脉开放后5min平均升高约4~5mmHg(1mm Hg=0.133kPa)。剩余碱(BE)平均值于无肝期下降,开放后个体间差值明显加大,为-13~ 9;血钾开放后5min时个体间波动在2.6~6.1mmol/L;血钙于麻醉后至开放后30min均降低,术终有所恢复。血钠基本保持平稳。开放后肝静脉血严重高钾、高CO2,而钠、钙、pH和BE显著降低。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前,经适当调控内环境保持相对较稳定,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明显循环波动和内环境紊乱,显著低钙、高CO2,而血钾和酸碱平衡变化的个体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肝功能患者行肝移植术中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终末期肝病拟行肝移植患者30例,按Child分级分为A、B、C组、每组10例,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于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25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30、60 min、手术结束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糖(BG)、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 肝移植术中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变化显著,患者术中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随着Child分级增加可见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增高.但只有胰高血糖素变化在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及无肝前期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42 P<0.01;新肝期(新肝5、30、60及术毕)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无相关,r=0.171 P=0.06.结论 肝移植围术期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变化显著,肝功能ChildB级以上患者术前常伴有胰岛素血症及胰高血糖素血症,高胰高血糖素血症在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湘杰  王远胜  阳兴 《广东医学》2005,26(7):921-922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小剂量多巴胺和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手术期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OLT手术。随机分为两组(n=8),即多巴胺组(D组):麻醉后即多巴胺2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必要时加大多巴胺剂量。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推注去甲肾上腺素0.2~0.4μg/(kg·次)或肾上腺素0.2~0.4μg/(kg·次)。对照组(C组)根据血压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记录患者在无肝前期、腔静脉阻断时、腔静脉开放时、新肝期5min、新肝期30min、术毕的HR、SP、DP、CVP、PAWP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结果C组与D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5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D组:与术前值比较,SP,DP在腔静脉阻断时无明显变化(P>0.05)开放后立刻下降(P<0.05),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P<0.05),开放后增高(P<0.01)PAWP在新肝期增高(P<0.01)。HR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后增快(P<0.05)。C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大于D组(P<0.05)。结论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能很好的维持手术期间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OLT)围手术期体、肺循环的变化。方法将14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OLT手术,麻醉后即多巴胺2μg/kg·min、速尿2μg/kg·min、抑肽酶20万u/h持续微泵输入。腔静脉阻断后和开放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2~0.4μg/kg.次静脉推注。记录病人在无肝前期、腔静脉阻断时、腔静脉开放时、新肝期5min、新肝期30min、术毕的HR、SP、DP、CVP、PAP。结果与术前值比较,在腔静脉阻断时HR增快(P<0.05),SP、DP无明显变化,CVP下降(P<0.01),PAP略高(P<0.05)。在腔静脉开放时、新肝期5min,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新肝期30min开始趋于正常。结论在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活性药及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能保持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NON-VVB)病人术中机体氧代谢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终末期肝病病人30例,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左挠动脉放置动脉套管,连接多功能监测仪和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分别于无肝前期1h,无肝期5min、30min,新肝期5min、30min、60min及术毕记录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ERO2),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结果 CI、MAP在无肝期及新无肝期有显著降低,新肝早期30~60min后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ERO2、VO2I、DO2I在无肝期显著降低,在新肝早期增大至无肝前期水平。结论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氧代谢指标变化较大,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尿量及出血量等。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 ,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① 1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 ,手术较一般手术出血多 ,快速输血 ,给予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术中呼吸、循环维持满意 ;②术中出血 (44 5 0± 2 6 40 )ml,尿量 (45 0± 2 5 6 )ml,手术时间 (370± 110 )min ,无肝时间 (86± 2 6 )min ;③与麻醉前相比 ,血压在腔静脉阻断和开放即刻下降 (P <0 .0 1) ;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 (P <0 .0 1) ,腔静脉开放后 5min内增高 (P <0 .0 1) ,心率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增快 (P <0 .0 1) ;④与麻醉前比较 ,无肝期和新肝期K+ 浓度和TCO2 下降 (P <0 .0 5 ) ;无肝期至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pH和HCO3 -1值均下降 (P <0 .0 5 ) ;PCO2 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升高 (P <0 .0 5 ) ;BE新肝期和术毕均下降 (P <0 .0 5 )。结论 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病人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循环、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变化剧烈 ,积极预防性对症治疗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处理。方法 :经典原位肝移植病人100例 ,无肝期选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VVB)50例 ,非转流(NON -VVB)50例。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5min、15min新肝期5min、15min及术毕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①VVB组 ,转流初始5min及再灌注10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 ,(P<0.05)。②NON -VVB组门静脉下腔静脉阻断和再灌注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明显 ,MAP下降30 %、PCWPMPAP下降20 %、CVP及CO下降40 %(P<0.05)。结论 :原位肝移植无肝期采用VVB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NON -VVB原位肝移植无肝期 ,采取快速输血输液 ,适当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再灌注时提前纠正酸中毒 ,补充钙剂对抗高钾对心脏的抑制等措施 ,可明显缩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变化.方法 36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留置Swan-Gunz导管和右桡动脉插管,于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和手术结束时测量动脉血PaO2,PaCO2和CO.P(A-a)O2,PaO2/FiO2和Qs/Qt根据标准公式计算.术中机械通气吸氧浓度为100%.结果 无肝期CO和PaO2/FiO2较无肝前期明显降低(P<0.01),而P(A-a)O2和Qs/Qt明显升高(P<0.01).在新肝期CO,Qs/Qt和 P(A-a)O2较无肝前期明显升高(P<0.05),但PaO2/FiO2仍明显降低(P<0.05).手术结束时PaO2/FiO2仍明显低于无肝前期(P<0.05),而CO明显增加(P<0.05),但P(A-a)O2示Qs/Qt与无肝前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中存在明显肺氧合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静脉-静脉转流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酸碱及电解质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静吸复合身麻醉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分别在无肝前期(切皮后20min)、无肝期10、20、30、60min及新肝期10、20、30、60min时间点,采集外周动脉血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根(HCO3-)和血钠(Na )、血钾(K )、血钙(Ca2 )、血糖(BG)。结果:新肝期的10、20和30min时间点pH值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PCO2在无肝期的60min(P<0.05)及新肝期各时间点均增高(分别为P<0.001,P<0.001,P<0.001和P<0.05);HCO3-在无肝期的20min(P<0.001)、30min(P<0.01)、60min(P<0.01)及新肝期的10min(P<0.001)、20min(P<0.01)、30min(P<0.01)均增高。新肝期10minK 和Na 浓度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1)。Ca2 浓度在围手术期无统计学差异。BG在无肝期10min(P<0.05)、20min(P<0.05)时间点和新肝期的10min(P<0.001)、20min(P<0.001)、30min(P<0.01)时间点均增高。结论:新肝期早期阶段易出现复合型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不同开放方式对术中循环及术后早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50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其中逆灌组28例,顺灌组22例.逆灌组在下腔静脉吻合后即开放,然后吻合和开放门静脉.顺灌组在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吻合完毕后,先开放门静脉再开放下腔静脉.在麻醉诱导后(T1),无肝前期(T2),无肝期3 min( T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循环和氧供氧耗改变并分析评价处理方法。方法: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2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前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六腔Swan-ganz导管连续监测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血温等。采集下腔静脉阻断前5 min(T0)、阻断后5 min(T1)、阻断后20 min(T2)、开放前5 min(T3)桡动脉和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氧分压(PaO2、PvO2)、血氧饱和度(SaO2、SvO2),记录各时点桡动脉平均血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SVR)、动静脉血氧含量(CaO2,CvO2)、氧供量(DO2I)、氧耗量(VO2I)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T1与T0比较CI、SVI、MAP明显下降(P<0.01),SVR升高(P<0.05);DO2I降低(P<0.01),VO2I和ERO2增加(P<0.01)。阻断期间CO、CI呈下降趋势;T2时DO2I、VO2I比T1下降(P<0.01)。结论:经典非转流手术患者的无肝期处理不但要考虑循环改变,还要注意氧供需平衡的变化,避免出现失衡,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对CO2部分重吸入法和持续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的影响。方法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14例,于手术探查,门静脉阻断即刻和阻断后15、30 m in,开放即刻和开放后15、30、60 m in各时间点,分别用CO2部分重吸入法和持续温度稀释法测定CO(RBCO和TDCO),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BCO和TDCO在门静脉阻断后都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出现于阻断15 m in时,开放后则明显升高,TDCO的升幅大于RBCO,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而RBCO在开放15 m in时有一回落。除开放15 m in时间点以外,各时间点RBCO均显著低于TDCO(P<0.01)。各时间点TDCO与RBCO的相关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中,CO2部分重吸入法所测得的CO普遍低于持续温度稀释法所测值,但发展趋势相似,两者之间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无肝期的进一步细分和容量管理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无肝期划分为门静脉阻断期和下腔静脉阻断期,肝移植手术患者77例,记录无肝前期、门静脉阻断期、下腔静脉阻断期和新肝期的尿量,采用不同的输液管理方法 ,观察与术后肾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以尿量为指标指导容量管理,与无肝前期比较,下腔静脉阻断期尿量显著降低,新肝期尿量显著增加;下腔静脉阻断期和新肝期少尿发生率显著增多、少尿纠正率显著降低;9例达到ARF诊断标准(11.7%),术后ARF患者与肾功能正常者的术中无肝期时间、低血压时间、术后低血压时间无显著延长,但出血量显著增多、术中少尿时间显著延长。结论将无肝期再细分,有区别地补充容量维持正常尿量是可行的,术中血液动力学比较稳定,术后肾脏功能恢复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肝肾联合移植术18例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和乳酸的变化。方法18例行非转流肝肾联合移植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监测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电解质、血糖和乳酸的变化。并依此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肝移植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表现为腔静脉阻断期间中心静脉压、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最明显,15例病人需静脉分次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动脉血酸碱度(pH)和剩余碱(BE)于无肝期有所下降。血钾均值虽然无明显变化,但肝血管开放后血钾个体间波动在3.4~6.5mmol/L。血钙也于无肝期和肝血管开放初降低,随后有所恢复。血糖于肝血管开放后显著升高。动脉血乳酸则于无肝期后升高。肾移植期间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肝肾联合移植术中,肝移植时阻断和开放门静脉和腔静脉对循环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影响较大,应加强监测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40例肝病患者全麻下行OLT,常规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于诱导后30 min(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阻断30 min(T3)、开放10 min和60 min(T4、T5)及术毕(T6)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外周(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PVRI);同时在以上各时点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oxygen delivery,DO2)和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结果:Child C级患者各时点mPAP及T1和T2时的CVP均高于Child A级和B级患者.所有患者门静脉开放后的PCWP均显著高于开放前,其中Child C级PCWP在T1,T2和术毕较Child A级和B级患者高.Child C级患者T1时SVRI和T3时PVRI显著低于Child A级患者.患者术中DO2均超过1 000 mL/min,VO2均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结论:不同Child分级肝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呈高排低阻型,术中过高的PCWP和CVP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术中VO2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双套管法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中细节和要点,建立一种更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原二袖套法基础上,综合各种改良术式,经腹主动脉灌注,单线连续外翻缝合吻合肝上下腔静脉,袖套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单管内支架端端吻合胆总管,术中改进细节,减少出血,合理地复温、补液,缩短手术时间和无肝期;观察术后成活率和存活期、结果共制作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不包括预实验),供体手术时间(17±1.5)min,受体手术时间(37±2.5)min,无肝期为(19±1.5)min.手术成功率94.2%,周存活率90%.结论娴熟的外科操作并精简术式,改进细节,可提高原位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和存活期,为实验研究制作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结扎狗胆总管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前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较实验前均明显增加;实验前或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中血浆5-羟色胺的相互比较,均以门静脉中最高。本实验为应用5-羟色胺二型受体阻滞剂治疗门脉高压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内稳态变化及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 tation,OLT)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内稳态变化和麻醉处理。方法: 终末期肝病患者14例,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右心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内环境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在无肝期肺小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PAW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在腔静脉开放时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PAWP升高(P<0.05)、MAP下降(P<0.01);术毕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1);心输出量在腔静脉阻断及开放时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血流动力学主要发生于无肝期和新肝早期,此期间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可得到基本纠正。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与相关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并总结出相关手术技巧。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共建立16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采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平均供体手术时间46min,修整供肝时间24min,受体无肝期21min,肝上下腔静脉缝合时间13min,门静脉套管时间3min,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时间4min.胆管插管时间3min。术中和术后24h内主要死亡原因是气胸、麻醉意外、出血,手术成功率92.5%。存活超过24h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胆道梗阻以及移植肝功能失活。结论: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基本功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改进的二袖套法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是建立该模型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全肝血流阻断不同时间后肺组织损伤情况。方法 SD大鼠口服乙醇和CCl4制作肝硬化模型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A1组)作为对照,采用阻断肝门、肝上上腔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15min(A2组)、30min(A3组)、45min(A4组)制作全肝血流阻断模型,取右肺下叶肺组织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ELISA法检测肺匀浆TNF α 含量,左肺部分组织作湿/干比值(W/D)测定。结果 ①常规病理切片肺损伤评分:A4组评分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5)。②ELISA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含量,A4组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5)。③W/D:A4组最高,A2、A3组次之,A1组最低(P<0.001)。结论 肝硬化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后可以造成肺组织损伤,阻断时间超过30min后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