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血脂康治疗脂肪肝病人,观察疗效。方法:选择病例共92例,均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病人,应用血脂康治疗6个月,观察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B超声像图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血脂康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经保肝及血脂康治疗后,不良感觉消失或改善,生化指标明显好转(P<0.001),B超声像图变化治疗早期变化不明显,6个月后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葵花牌护肝片治疗脂肪肝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对126例中度脂肪肝并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用护肝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B超声像图的改变。结果:服药3-6个疗程后,患者血清转氨酶、转肽酶全部恢复正常。总胆红素、血脂及B超声像图检查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葵花牌护肝片对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联苯双酯治疗高脂血症伴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44例高脂血症伴脂肪肝患者采用血脂康联合联苯双酯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血脂康。检测TC、TG、ALT、AST及肝B超。结果治疗3个月,降代及TG无统计学差异,降ALT及AST效果有统计学差异,44例中,重度脂肪肝中有28例转为轻度或好转,对照组中仅2例转为轻度脂肪肝,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用血脂康有调脂作用而对脂肪肝疗效差。血脂康联合联苯双酯治疗高脂血症伴脂肪肝疗效明显,两药联合且有协同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用LG-R-80检测53例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脂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经血脂康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好转,有显著差异.结论血脂康是有效的调脂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沧州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评价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做腹部B超。结果 混合型高脂血症和高三酰甘油(TG)血症脂肪肝发病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结论 脂肪肝的发病率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层军官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及高脂血症的关系,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2004年5月~2007年10月来我院疗养的基层军官479例,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肝脏进行B超检查及血脂检查。结果B超诊断脂肪肝66例(13.78%),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01);脂肪肝组的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结论肥胖和高脂血症(特别是以高三酰甘油为主的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代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中脂肪肝患的二维声像图特点与血脂代谢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老年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超声诊断标准对2000年在我院健康体检和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干部中查出的170例老年脂肪肝患与同期参加体检的123例确定无脂肪肝的老年人的声像图表现及同步检测的血脂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老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占37.76%,(2)170例老年脂肪肝患中,符合轻度脂肪肝50例(58.14%),中度脂肪肝31例(36.05%),重度脂肪肝5例(5.82%);(3)血脂统计,主要为甘油三脂(TG)增高82.35%(140/170),胆固醇(TC)增高中37.65%(64/1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P<0.01)。(4)按年龄段统计老年人年龄越低检出率越高,结论:老年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以及血脂,血糖的代谢是变化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临床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时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血脂浓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价值及脂肪肝与血脂浓度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188例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超声检测结果和血脂浓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98%(156/188)的脂肪肝患者的声像网特征以均匀弥漫型为主,17.02%(32/188)的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表现为非均匀型。在均匀弥漫型中,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浓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的发生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的升高关系较密切(36.70%),部分(33.51%)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可正常,但脂肪肝程度越重,血脂异常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但不能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指标,而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在治疗脂肪肝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27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跑步机运动试验及给予降脂药物治疗,彩色B超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生化实验检查血脂。结果 运动加药物治疗脂肪肝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脂肪肝患者运动疗法后,脂肪肝减轻或消除,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脂肪肝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公安干警特殊职业人群脂肪肝与高血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检的方式对郑州铁路局2337名公安干警进行B超、血生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方面检查。将B超检查出的脂肪肝和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37人中脂肪肝为1093人,发生率为46.77%。其中495人伴有高脂血症,占脂肪肝45.29%,高甘油三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高TC血症组与高TG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重症脂肪肝中女性患病率相对较高。结论:高血脂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公安干警中脂肪肝高发病率可能与职业性质有关,所以应该调整膳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参加运动,保持体重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刘玉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70-7370
目的探讨B超对无症状脂肪肝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体检812例中B超检出无症状脂肪肝180例,并于150例正常肝脏声像图进行对照。结果≥40岁无症状脂肪肝101例,〈40岁79例。血脂增高者119例。其中甘油三酯两组比较P〈0.05。结论 B超为临床诊断脂肪肝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防止脂肪肝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沧州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评价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做腹部B超。结果混合型高脂血症和高三酰甘油(TG)血症脂肪肝发病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肝组织学检验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由于系创伤检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临床上多采用B超诊断,其优点是无创伤,重复性强。治疗可在调整膳食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疗效欠佳。我们在3年多临床工作中,应用血脂康治疗脂肪肝,取得满意效果,经B超动态观察,发现脂肪肝减轻或消失,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对照方法,用血脂康2粒每日2次口服,连服12周。结果血脂康使患者ALT、AST、胆碱酯酶与治疗前比明显下降,75%B超图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达91%,P〈0.05。结论血脂康对治疗脂肪肝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肿与血脂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应用B型超声检出的150例脂肪肝患者(病例组),与同时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对照组)150例进行比较,抽空腹静脉血作血脂(TC、TG、HDL-C)和肝功能(AST、ALT、r-GT)测定,再根据超声图像上脂肪肝的程度与血脂和肝功能的异常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血脂和肝功能异常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特别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尤为显著,P均<0.01,同时随着B超声像图上脂肪肝程度的加重,TG、ALT、r-GT异常率亦增加.结论血脂、肝功能异常与脂肪肝及其声像图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是指大量肝细胞内蓄积过多脂肪所致。因脂肪长期在肝内蓄积使肝脏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肝硬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们通过对肝脂平的临床及动物实验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0例,其中男262例,女38例。年龄23~29岁6例,30~39岁58例,40~49岁206例,50~59岁儿例,60岁以上12例。病史1~2年96例,3~4年118例,5~6年及以上86例。轻度脂肪肝120例,中度脂肪肝100例,重度脂肪肝80例。脂肪肝伴高脂血症289例,不伴高脂血症11例。1.2脂肪肝诊断参考标准[1,2]脂肪肝主要依靠B超声像图。其声像图特…  相似文献   

17.
B超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B超声像图对乙肝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138例临床及B超声像图资料回顾性分析,找出共性诊断线索,提出对乙肝诊断有价值的B超声像图。结果:B超声像图发现肝功能异常的乙肝患,尤其是门脉区管道壁回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对乙肝诊断颇有价值,胆囊壁及脾厚、脾静脉可间接反映病程进展。结论:乙肝诊断除病原、肝功检查外,B超检查对急、慢性乙肝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莉  范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797-798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及尿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以及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E(ApoE)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尿蛋白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各项血脂指标,使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实验饮食脂肪肝形成速度及病变程度在B超上的表现特征;观察大鼠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血液生化检查的改变。方法选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雌16只,雄16只),Ⅰ组高脂饲料+酒精,Ⅱ组高脂饲料+自来水,Ⅲ组基础饲料+酒精,Ⅳ组(营养不良组)玉米面+自来水,Ⅴ组(对照组)基础饲料+自来水。每2周在各组中任取4只(雌、雄各2只),做肝脏B超,观察声像图特征;内眦取血做血生化测定。结果(1)Ⅰ组脂肪肝形成速度最快,喂养6周时超声即有不均质脂肪肝改变;其次为Ⅱ组和Ⅲ组,Ⅳ组变化最慢且最轻,对照组无变化。(2)Ⅰ组大鼠在喂养2周时个别大鼠血清胆固醇即增高,但B超无明显脂肪肝改变。喂养到4~10周时,Ⅰ、Ⅱ组血清胆固醇全部增高,Ⅰ~Ⅳ组肝功、肾功异常。结论高脂饮食加酒精很快形成脂肪肝且血脂升高明显早于脂肪肝形成,建议人类饮食应合理,营养要均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脂康、来适可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服血脂康丸2粒,2次/d,B组口服来适可20mg,1次/d,4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自胆固醇(LDL—C)有显著疗效(P〈0.01);血脂康降低TG优于来适可(P〈0.01),来适可降低TC优于血脂康(P〈0.01),两组用药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来适可对降低冠心病高脂血症者的血脂有显著疗效,二者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