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体系紧急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的方法.方法:成立组织,建章立制,采取集中理论授课、模式训练及实战演习等方法进行培训,切实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应急隔离病区的规范化护理管理.结果:一旦发生疫情,随时能够快速有效应对.结论:科学规范化护理管理及强化培训是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琳 《吉林医学》2011,32(23):4913-491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突发时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选取5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通过加强病房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等措施进行合理护理应对。结果:其中3例重症患者转入上级医院,余均治愈出院,医护人员感染率为零。结论:在突发甲型H1N1流感后,及时调配医疗护理人员,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患者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护理和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71例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即加强病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人安全管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71例患者病程1~15 d,1例转院治疗,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发生发展规律,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总结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的隔离消毒及护理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接诊甲型H1N1流感发热病人时,护理人员遵照卫生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甲型H1N1流感预检分诊流程、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及隔离消毒原则.结果 执行的隔离消毒及护理管理的方法科学有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有效的隔离消毒方法和科学的护理管理能够预防和降低院内感染,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2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隔离防护经验.强调病区的合理布局、病人隔离原则、工作人员的防护原则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认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隔离防护,对防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曾国艳  巫艳彬  李家莲  梁金清 《广西医学》2011,33(10):1371-1373
目的 总结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涉外隔离病区的建设及护理管理体会.方法 按要求进行隔离病区设置,尽可能提供温馨及人性化的隔离环境,整合并培训能适应涉外病人沟通交流需要的护理团队,实施安全管理和多元文化护理.结果 14例涉外患者配合隔离治疗痊愈出院,对护理工作满意,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突发传染病涉外病区科...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诊科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筛查中的护理管理对策.通过迅速启动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疑似重症甲型H1N1患者留观管理制度,强化护士甲流相关知识培训,重视细节管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宿国波 《吉林医学》2011,(4):793-794
目的:探讨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紧急应对措施和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做好区域内的隔离,使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切实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结果:26例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患者中,确诊病例7例,疑似19例,全部治愈出院。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实现患者零死亡、院内患者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应急状态下,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是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玉莲  巨庆芳 《甘肃医药》2010,29(4):464-466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取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会诊及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方法。结果: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护理会诊、有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救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金银环 《甘肃医药》2010,(5):591-59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45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护理,即加强病区管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345例病人病程1d-10d,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掌握甲型H1N1流感发生发展规律,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社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任务与应急处理方法.方法 在本社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迅速赶赴疫情爆发点,及时指导、协助疫情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与组建临时医务室、临时隔离病区,分类隔离、观察、治疗及管理患者,进行疫情管理与报告工作.结果 经过5 d的防控工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临时医务室诊疗78人次,收隔离病区62人(经市疾控中心确诊甲型H1N1流感者10人)全部痊愈出隔离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社区采取及时、科学、有序的防控措施,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并减轻医院的压力,能直接有效地指导社区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甲型H1N1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各项操作流程、做好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工作,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医护人员对甲型H1N1突发疫情应对能力,对发热门诊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强化了甲型H1N1传染病病人预检,确保甲型H1N1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治.结论:有效的控制了甲型H1N1流行,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隔离防护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15日~9月22日收治的2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促进疾病痊愈的最佳护理措施。结果:2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及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做好病情观察,全面的护理以及严格隔离防护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病房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监护及管理方法.方法 对危重症H1N1流感患者做好严密的监护和机械通气管理,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并加以总结.结果 9例危重症患者痊愈4例,死亡5例,死亡率55.5%,无1例院内传播.结论 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可以治愈,并可控制疾病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6日,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发生疑似流感病例,全校51个班级2981名学生,一周内经临床与实验室诊断确诊6例甲型H1N1流感,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根据<湖北省甲型H1N1流感社区(街道、乡镇)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经县防控指挥部批准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6名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及时送定点医院感染病区住院隔离治疗,并经抗炎、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辅以高蛋白饮食,无一例重症病例,至9月23日全部痊愈出院,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健康监测和医学观察,累计医学留观34人,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438人,截止10月8日,该校最后1例病人治愈出院后,已连续14天无新发病例,并对所有疫点全部进行了终末消毒,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终止标准,该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徐永萍 《吉林医学》2010,(35):6620-6620
总结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重视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探讨救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管理对策。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应急预案,制订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护士专科知识培训,认真履行消毒隔离制度。经过有效管理,实现了住院患者"零死亡",院内感染"零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探讨了收治甲型H1N1流感的管理模式.方法 应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法建立收治甲型H1N1流感管理制度,根据疫情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管理.结果 依照我国卫生部政策.完善甲型H1N1流感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保证医疗质量,人性化管理隔离病人,有效控制了疫情流行.结论 导入PDCA循环法,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是收治新发传染病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9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以及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住院天数中,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无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中,两两比较,均P〉0.05。在体温下降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白细胞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转阴时间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均无明显差异。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在体温下降等方面优于其他各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的救治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做好消毒隔离,营养支持,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患儿转危为安,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良好转归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