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犬声带切除术后的修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犬声带切除术后的重建。方法:将犬一侧声带膜部、喉室及小部分室带前下份连同内软骨膜一起切除。将其上下残留的喉内软组织松解、拉扰、相对缝合,使修复后的喉腔仍为粘膜所覆盖。结果:发现两只犬在术后三月时形成的重建声带随杓区活动而内收、外展。其余3只犬经半年及一年观察,与三月处死的犬的重建的声带组比较,其外形大小等改变不明显。结论:此手术方法伤口修复快,喉功能恢复好,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纤维喉镜手术方法简单,痛苦小,适应症广,对鼻腔咽腔粘膜损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对纤维喉镜的手术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4.
影响声带息肉及小结术后疗效的有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明  杨先安 《贵州医药》1998,22(3):205-206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是喉部常见的良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我科1993年1月至1997年6月期间行全麻显微喉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及小结600余例,发现术后患者嗓音恢复程度与术前病程的长短及喉部病变情况有着明显关系。本文将其中随访3月-2年的100例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00例住院患者,男46例、女54例,年龄19~58岁。其中声带息肉67例.小结33例。病程1月一10年。1.2手术方式气管插管全麻后,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使用支撑喉镜充分暴露声带病变部位,固定支撑喉镜。调整手术显微镜于10倍放大下精确切除声…  相似文献   

5.
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226例分析南平市第一医院叶莲妹南平市第二医院林熹声带息肉摘除是一种常见的喉科手术。我科从1976年2月至1995年3月,在间接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226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26例中,女10...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电子喉镜下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子喉镜下诊断为声带良性病变67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261例,声带息肉3475例,声带囊肿182例。结果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均以女性多见,其中声带小结以双侧多见,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以单侧多见。治疗后1个月随访,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的有效率分别为96.93%、99.17%和96.70%。结论电子喉镜下手术是治愈声带良性病变有效、方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田茂春  郭洪源 《贵州医药》1997,21(5):297-297
1996年以来,我科应用Olympus纤维喉镜及其配套设备,并在电子显像系统配合下摘除声带息肉及小结32例,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使传统的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摘除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16~66岁,其中16~20岁7例,21~30岁7例,31~40岁10例,41~50岁4例,51~60岁及60岁以上各2例。声带息肉18例,息肉选择3mm以下大小,非广基型小结14例,均为两侧同时摘除。2手术方法术前用2%的卡因喷雾鼻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共3次。打开摄、显像系统,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患者平仰卧手术台上,手术由…  相似文献   

9.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亮  吕明栓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44-44,47
目的 观察间接喉镜、硬管内窥镜、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采用间接喉镜组(53例)、硬管内窥镜组(132例)、纤维喉镜组(125例)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0例病例总治愈率88.39%,好转率11.61%.硬管内窥镜组及纤维喉镜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间接喉镜组(P<0.05),硬管内窥镜组及纤维喉镜组之间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应据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法,条件具备时,首选硬管内窥镜及纤维喉镜下手术.  相似文献   

10.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是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也是喉部多发病,我科采用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8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摘除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在电脑成像纤维喉镜下使用活检钳摘除声带息肉小结。结果治疗300例,治愈272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电脑成像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小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肖嵩 《安徽医药》2004,8(6):424-425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表麻电视监视系统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78例.结果78例患者,除2例较大息肉间接喉镜下摘除大部分后,再行纤维喉镜下完全摘除,3例2次彻底摘除外,其余皆一次手术彻底摘除.术后随访3~6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洪  洪晓林  杨秀仪 《贵州医药》2007,31(10):892-892
声带息肉是最常见的声带良性肿瘤,包括声带小结、声带Reinker’s水肿、声带囊肿及弥漫性声带息肉病。既往治疗通常是间接喉镜下、纤维喉镜下或支撑喉镜下手术。近年来我们开始用鼻内镜及监视系统来替代喉显微镜行支撑喉镜手术。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用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手术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监视下纤维喉镜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 :使用日本产Olym pus ENF- T3型光导纤维喉镜 ,CL H- 2 5 0型冷光源 ,SONY彩色监视器在表面麻醉下行声带小结、息肉摘除术12 5例。结果 :12 5例中一次手术成功的 12 0例 ,3例因息肉较大不能一次完全摘除病变组织 ,2例因咽反射较敏感无法耐受中止手术 ,均于 1周后再次手术成功。结论 :电视纤维喉镜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摘除术较传统的手术方法 ,具有视野清晰、照明好、操作精细、损伤小、适应症广的优点。其缺点是对于较大的广基息肉难以一次手术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16.
声带良性病变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等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疾病,显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病变靠近前联合患者以及肥胖的男性患者支撑喉显微镜存在暴露困难等弊端,从而给手术带来困难。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对术前评估声带肿物暴露困难的35例患者采用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系统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8—03~1992—03采用OLY-MPUSBE10型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钳摘除声带息肉68例,声带小结1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具有独特优点,现将初步经验做如下介绍。 1 临床资料:①68例声带息肉患者,男24例,女44例,年龄17岁~62岁。病变部位,前联合处5例,前1/3处52例,其中左侧声带34例,右侧声带18例,双侧声带前1/3处11例。②124例声带小结患者,男48例,女26例,年龄17岁~60岁。病变部位:左侧声带前1/3处28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东 《江西医药》2006,41(6):397-399
目的探讨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的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应用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33例。结果33例中治愈26例(78.8%),好转7例(21.2%),总有效率100%。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术前无需特殊准备,术后即可回家休息;并可记录下全部检查或手术过程,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成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术式治疗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声带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声带息肉切除术与声带注射术的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8%,以观察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8.147,P=0.000)。结论声带息肉切除术与声带注射术的联合应用对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较单行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薛金环 《河北医药》1998,20(5):281-282
喉属于下咽腔,不仅位置深,而且上有会厌遮盖,所以喉部疾患需要特殊的检查仪器。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喉镜,但其视野小,特别是梨状窝疾患难予发现,而且没有立体感,仅供医生自己看。对于婴儿型会厌者根本暴露不出喉内情况,尚需钩起会厌。另一种是直达喉镜,也就是金属管,术中需要口咽部和喉咽部充分麻醉,当直达喉镜前唇挑起会厌时,患者也感到十分痛苦。随着喉万能的新生而逐渐被代替。对于类似支撑喉镜、纤维喉镜之类不易被患者所接受,特别是声音嘶哑的儿童更为恐惧,拒绝检查。我院自1995年购置了德国狼牌电子平面喉镜以来,深受咽喉病患者好评,一是患者无痛苦;二是视野清晰,立体感强,喉部解剖充分暴露。不仅医生看,而患者及家属也能一目了然。特别是对于儿童也能一次确诊,现将200例患者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