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ribrosis,RIF)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IF模型组(UUO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制备RIF模型,分别观察术后7,14 d大鼠梗阻侧肾脏的纤维化程度和FN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术后7 d左肾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增加,FN表达增强,术后14 d加重(P<0.01)。与UUO组比较,CDT组术后7和14 d左肾间质纤维组织面积均减少,FN表达均减弱(P<0.01)。UUO组和CDT组大鼠左肾FN与RIF面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FN的表达从而减轻UUO大鼠RIF。  相似文献   

2.
黄芪当归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多靶点抑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动态观察复方中药黄芪当归合剂(A&A)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抗纤维化治疗作用,了解A&A在疾病过程中的起效时间及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假手术(Sham)、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和UUO+A&A治疗组(UAA)。在给药(A&A 12 g.kg-1.d-1)后d 0、3、7、10处死动物,观察肾功能变化,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ELISA和W estern B lot分别分析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粘连蛋白(FN)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的UUO大鼠肾功能受损、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间质中TGF-β1、α-SMA、FN表达均增高(P<0.01)。A&A治疗后d 3,可观察到其明显减轻UUO大鼠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同时可使肾组织中的TGF-β1表达减少(P<0.05),但此时并不影响α-SMA和FN表达。治疗后d 7,A&A的上述治疗作用持续存在,同时进一步使UUO大鼠肾间质的α-SMA表达减少(P<0.05)、FN表达下降(P<0.05)。治疗10 d后,UAA组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α-SMA、FN的表达仍较UUO组分别减轻18.95%,28.7%,39.6%,26%。结论在UUO模型中,A&A的肾保护作用从病变早期开始,主要表现为减少炎症细胞反应和TGF-β1表达分泌,随后可减少肾脏固有细胞转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其作用的高峰时间是在造模后d 3~7,并持续存在至d10,特征是通过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陈丽平  叶凡  王保兴  刘保良 《河北医药》2010,32(13):1675-1678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因子(pHGF)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及胶原Ⅲ的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促肝细胞生成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物保护机制。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及pHGF治疗组。每组于术后第3、7、14天分批处死,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中HGF、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的情况,HE、MASSON染色评定3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UUO组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pHGF治疗组明显低于UUO组(P〈0.05);UUO组HGF于第3天表达最高,第7天稍有回落,第14天表达最弱;pHGF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H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期UUO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相对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pHGF能有效抑制肾间质中TGF-β1,从而进一步抑制ALK5的过度表达、使胶原Ⅲ合成减少;同时促进肾间质中HGF表达,从而能够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中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寻找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方法:3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UUO模型组(n=12)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n=12).于输尿管上1/3处用手术缝线结扎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及UUO模型组大鼠.罗盖全(骨化三醇)给予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灌胃,共28d.UUO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第14天、第28天分批处死各组大鼠,留取造模侧肾脏供病理分析.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值和肌酐(Scr).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情况,OPN及TGF-β1在大鼠肾脏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模型组、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肾小管结构紊乱、周围肾间质增宽,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低于UUO模型组(P<0.05).OPN、TGF-β1在UUO模型组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UUO模型组OPN、TGF-β1的表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①OPN、TGF-β1的表达随着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提示OPN、TGF-β1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②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UUO模型组改善,且OPN、TGF-β1表达减少,表明活性维生素D3可减少TGF-β1、OPN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张珏  宋恩峰  丁庆余 《医药导报》2010,29(11):1422-1425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假手术)、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采用UUO法制备大鼠RIF模型)各8只。手术前2 d开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10 mg&#8226;kg 1&#8226;d 1。术后2周处死大鼠, 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光镜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结果模型组与替米沙坦组大鼠血清Scr、BUN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模型组、替米沙坦组RIF程度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均P<0.05);模型组α SMA、FN的表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替米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α SMA、FN的表达下降,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α SMA和FN在UUO模型RIF过程中在肾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替米沙坦能降低UUO大鼠BUN、Scr水平,改善肾功能,抑制UUO大鼠肾组织α SMA和FN表达上调,减少UUO 大鼠RIF面积。  相似文献   

6.
大黄酸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娟  陈文莉  朱虹 《中国药师》2009,12(11):1529-1531
目的:观察大黄酸(RH)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大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6),UUO模型组(结扎左侧输尿管制作UUO模型,n=18),UUO大黄酸干预组(UUO+RH组,n=18)。除Sham组外,其余2组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细分为3,7,14d亚组(n=6)分别测定大鼠左肾皮质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标志物MDA以及抗氧化酶CAT和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用sP法检测肾脏TGF-β,bFGF的表达。结果:大黄酸干预组与UUO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大黄酸能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侧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同时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减少TGF-β1和bFGF表达。结论:大黄酸通过阻止TGF—β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肾间质的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ofecoxib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以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及Rofecoxib干预组,检测不同时间点肾脏COX-2、TGF-1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随着模型时间延长,TGF-β、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可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P〈0.01),用药组与UUO组平行相比TGF-β,、COX-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Rofecoxib可能通过阻断UUO大鼠肾组织COX-2活性,下调TGF-的蛋白合成,减少肾小管细胞的过度凋亡,起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真武壮肾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防治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制作动物模型,术后7、14d检测肾组织TGFβ1及FN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减弱,而FN生成减少。结论:真武壮肾汤可抑制TGFβ1表达。对抗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活性维生素D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12只。造模后活性维生素D3组给予罗盖全(骨化三醇)灌胃(3ng/100g),假手术组及UUO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大鼠于给药后第14天,28d分批(n=6)处死,留取造模侧肾脏。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α-SMA在各组大鼠造模侧肾脏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UUO模型组大鼠的肾脏组织中TGF-β1及α-SMA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在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中,TGF-β1及的α-SMA表达低于UUO模型组(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活性维生素D3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能有效抑制UUO大鼠肾间质中TGF-β1及α-SMA的表达,从而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损伤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定位表达的趋势、相关性及潜在的病理意义,以及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的效应。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实验性幼鼠梗阻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模型,第3、7、14、28天作为观察点,用Masson染色评价各组各时间点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幼鼠肾组织HIF-1α和TGF-β1定位、表达趋势及相关性。结果UUO模型组HIF-1α、TGF-β1蛋白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HIF-1α与TGF-β1均在持续了约14d左右的高表达后随纤维化的加重其表达反而有所下降;而在治疗组各指标的表达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均<0.01),但各时间点比较其表达仍强于假手术组(P均<0.05);HIF-1α、TGF-β1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之间呈正相关;治疗组各指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0.05)。结论在幼年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HIF-1α、TGF-β1的表达上调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而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具有明显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UO模型组、肾康治疗组,肾康治疗组用肾康注射液灌胃,分别在手术后第5,10,15天处死大鼠,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TGF-β1,和BMP-7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UO模型组大鼠肾脏TGF-β1表达明显升高,BMP-7表达明显减少,但在予肾康注射液治疗后能显著下调UUO模型大鼠TGF-β1表达,上调BMP-7表达。结论肾康注射液可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 UUO )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西环素治疗组[8 mg/( kg·d )]。手术后7,14,21 d时分别处死各组中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表达情况。行HE及Masson染色评定大鼠肾脏的病理情况。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MMP-2表达明显低于同期假手术组( P〈0.05),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MMP-2表达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 P〈0.05),多西环素组术后14 d及术后21 d低于术后7 d。模型组各时间点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同期假手术组( P〈0.05),而多西环素组术后7 d TGF-β1表达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多西环素组术后14 d及术后21 d高于术后7 d。结论多西环素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早期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沈延春  周丹  庹新兰  陈琼霞 《医药导报》2010,29(12):1549-1551
[摘要]目的观察褪黑素(MEL)对5/6肾切除大鼠残肾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CTL)组、5/6肾切除(STN)组和MEL组,各48只。MEL组灌胃给予MEL 5 mg&#8226;kg 1&#8226;d 1,共40周。检测第1,2,4,8,12,16,26和40周共8个不同的时间段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5/6肾切除大鼠残肾肾间质炎性浸润指数显著升高。与STN组比较,MEL组尿蛋白排泄量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MEL能够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抑制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病理学机制。方法:8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组40只,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其余手术与UUO模型组相同。分别于术后d3、d7、d10、d14、d21每组处死8只,取大鼠左侧肾脏。①检测并比较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大鼠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②检测两组大鼠肾脏组织COX和SOD含量变化;③检测两组大鼠肾脏组织RIF指数变化;④检测并比较肾体比、肾功能和肾组织Hyp含量动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①UUO模型组大鼠的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包括线粒体mtDNA、再生基因(PGC1a、NRF1和Tfam)、断裂基因(Mfn1、Mfn2和Opa1)和融合基因(Drp1和Fis1);②UUO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0d、14d和21d,肾脏组织中的COX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造模时间越长,UUO模型组大鼠COX水平越高(P<0.05),SOD水平越低;③UUO模型组大鼠造模后10d、14d和21d,肾脏组织RIF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④UUO模型组大鼠肾体比明显升高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造模时间越长,模型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及肾组织Hyp含量水平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UUO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的线粒体更活跃,线粒体基因、再生基因、断裂基因和融合基因含量升高,COX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RIF指数升高,肾体比、血清Scr和BUN和肾组织Hyp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发酵虫草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造模组及造模灌胃组),每组10只.运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制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于第5周处死大鼠,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及间质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周时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升高(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虫草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虫草可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TGF-β1对糖尿病肾病早期ECM沉积的影响.方法 制作清洁级雄性SD大鼠DN模型,饲养14周后取肾脏进行HE染色、PAS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N、IV-C含量及TGF-β1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DN组大鼠肾小管TGF-β1高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较明显的区别;②DN组大鼠镜下见肾小球体积增大,部分以基底膜增厚及系膜物质增多为主,部分以毛细血管管腔扩张为主,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间质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③DN组大鼠PAS染色肾小球阳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DN组肾小球内FN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DN组肾小管IV-C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早期肾小球ECM增加主要与FN大量沉积有关,肾小管ECM增加主要与IV-C大量沉积有关.TGF-β1在肾小管区域的高表达是促使IV-C沉积的主要原因,而肾小球FN的增加可能还有TGF-β1以外的促ECM沉积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含笑内酯(MCL)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脏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UUO+MCL组,UUO+MCL组建立UUO模型前1 d以25 mg/kg MCL灌胃。术后8 d采集肾组织标本进行HE、Masson、TUNEL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小鼠肾组织无明显病变;UUO组肾小管进行性扩张,间质水肿伴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UUO+MCL组肾脏病变较UUO组明显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而UUO+MCL组胶原容积分数较UUO组明显减少。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细胞凋亡率升高,UUO+MCL组较UUO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怡肾丸Ⅰ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TGF-β1及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单侧输尿管结扎(UUO)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怡肾丸Ⅰ号组和依那普利组,对应灌胃14天后,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及其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14d后怡肾丸Ⅰ号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及其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且与依那普利组大鼠也有差异(P<0.05)。结论怡肾丸Ⅰ号对UUO大鼠肾组织TGF-β1及其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有明确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单侧输尿管结扎导致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加药物干预组(Sham+PF-543)、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和输尿管结扎加药物干预组(UUO+PF-543)。分别于手术后1、3、7、14 d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hK1、纤维化相关指标mature TGF-β1、FN和ColⅠ及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Atg5和Atg12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phK1、FN和ColⅠ的肾组织定位表达情况;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变面积,电镜下观察肾小管细胞内自噬体形成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小鼠肾组织SphK1及自噬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现时间依赖性;单侧输尿管结扎导致肾小管细胞内自噬体增多;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伴随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变面积增加;与UUO组相比,PF-543干预明显降低肾组织SphK1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肾小管细胞内自噬体形成减少;但PF-543干预导致UUO肾组织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升高,间质纤维化的病变进一步加重。结论 SphK1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肾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自噬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胰腺星状细胞 LTC-14中细胞外 基质(ECM)分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取生长良好的 LTC-14细胞株,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 LTC-14细 胞),TGF-β1组(10 μg/L TGF-β1刺激 12 h),TGF-β1+OM组(1 g/L OM预处理 30 min,再加入 10 μg/L TGF-β1刺激 12 h),TGF-β1 + SiZNF850组(LTC-14细胞中瞬时转染 ShRNA-ZNF580质粒,24 h后加入 10 μg/L TGF-β1刺激 12 h)。实时定量 PCR、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 Smad2、Smad3、ZNF580、α-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CM中 胶原蛋白-Ⅰ(Col-Ⅰ)、Col-Ⅲ、纤维连接蛋白(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情 况。结果 TGF-β1诱导的 LTC-14细胞中 Smad2、Smad3、ZNF580和 α-SMA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MMP-2/TIMP1比值下降(P<0.05),且 Col-Ⅰ、Col-Ⅲ、FN、TNF-α和 IL-1β的分泌水平升高(P<0.05);而用 OM预处理或沉默 ZNF580基因后,LTC-14细胞中 TGF-β1/Smads通路 Smad2、Smad3、α-SMA和 ZNF580的 mRNA和 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MMP-2/TIMP1表达比值升高(P<0.05),细胞外基质 Col-Ⅰ、Col-Ⅲ、FN、TNF-α和 IL-1β分泌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OM通过抑制胰腺星状细胞LTC-14中TGF-β1/Smads通路激活,下调ZNF580, 阻滞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使ECM分泌减少、降解增多,减轻胰腺纤维化。ZNF580可能是OM作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