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Rh血型免疫对诊治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tetus and the newborn, HDN)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试管法鉴定患儿及其父母的ABO血型和Rh血型及因子,溶血三项实验、抗体筛选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抗球蛋白卡。结果1060例母/父血型为RhD(+) O型/非O型的患儿中检出ABO系统IgG型抗-A( B)561例(52 z.92%),其中67例的抗体仅游离在血浆中,115例的抗体全部致敏在红细胞上,379例的血液中既有游离的抗体也有致敏到红细胞上的抗体。未检测出ABO以外其他血型系统抗体;92例母亲血型为RhD(+)非O型的患儿中,67例母父ABO血型相同或相合,检出Rh血型系统抗体32例(47.76%),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cE (17例),抗-E (10例),抗-Ce(4例),抗-c(1例);25例母父ABO血型不相合,检出Rh血型系统抗体1例,特异性为抗-cE,检出游离的ABO抗体1例;70例母亲为RhD(-)的患儿中,44例母父ABO血型相同或相合,检出抗-D抗体13例(29.55%),未检出ABO系统抗体,26例母父ABO血型不相合,检出抗-D 1例,ABO系统抗体7例。结论应当重视ABO血型相合夫妇的HDN的预防和诊治,积极推行围产期外周血Rh-HDN检查和检测、对新生儿尽早进行HDN确诊试验,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周明  王慧茹  陈洋  王敏  潘健 《安徽医药》2020,24(2):252-256
目的探讨产妇 Rh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特点,分析其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临床输血应对策略。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孕产妇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的血标本,根据抗体的 Ig类型应用抗球蛋白法或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鉴定受检血清(血浆)与谱细胞及自身红细胞的反应结果;检测 Rh血型抗体的效价、免疫球蛋白类型及 37 ℃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孕产妇受检红细胞 D、C、E、c、e抗原采用单克隆抗 ?D、抗?C、抗?E、抗?c、抗?e试剂鉴定其 Rh血清学分型;新生儿标本进行溶血病三项试验,鉴定新生儿放散液的抗体与其母亲血清(血浆)中是否有相同,分析妊娠史、输血史与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结果从 4 680例住院孕产妇备血标本中共检出 Rh血型抗体 56例,检出率为 1.20%,其中有妊娠史者 48例,输血史者 6例; Rh血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33例( 58.92%)、抗?D 10例(17.86%)、抗?c 7例( 12.50%)、抗?cE 5例( 8.93%)、抗?C 1例( 1.79%);血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主要为 IgG或 IgG+IgM类,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37℃下均可与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抗体效价介于 1~512;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中抗体与其母亲相同。结论女性因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刺激是 Rh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母体的 Rh血型抗体可导致 Rh?HDN,应增加孕产夫妇 RhCE抗原常规检测并同型输血,可有效降低意外抗体的产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钱明明  郭霞  乔芳  王远花  王振雷  何路军  苏蔓 《安徽医药》2021,25(10):2102-2105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免疫球蛋白G(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1例,病例样本为2017年11月河北省血液中心接收的临床病人标本,对病儿及其父母进行血型鉴定,利用抗体鉴定谱细胞检测病儿及其母亲血清、病儿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的抗体,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母亲与病儿血清及放散液中均含有抗-M抗体且病儿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即ABO-HDN,母亲血清在盐水介质测得免疫球蛋白M(IgM)抗-M效价为64;母亲血清经2-巯基乙醇(2-Me)处理后,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得IgG抗-M效价为4.结论 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极其少见,但极易造成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在临床产前筛查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采集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中游离抗体试验。探讨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提供ABOHDN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样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同时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型,参考患儿父亲血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放散试验结果总阳性率23.52%,其中ABO血型系统中A型72例,阳性率41.66%。B型98例,阳性率10.20%。AB型8例,阳性率0%。Rh血型系统母亲为Rh阴性,患儿为Rh阳性者未检出阳性患儿。结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低于其他文献报道,A型和B型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有不大的差异。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其母亲的EDTA.K2抗凝血标本316份,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配组筛检红细胞方法,对照组使用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方法,分别对316份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红细胞分散试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浆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抗体的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对比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的检验结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6例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DTA.K2抗凝血标本中,检出母婴ABO血型不合(ABO系统抗体)124例,为红细胞放散液和(或)新生儿血浆中检出具有致敏性;观察组检出婴儿红细胞放散液及母婴血浆中红细胞的血型不规则抗体8例,其中抗-M有4例抗-c有1例,抗-D有1例,抗-cE有1例,抗-E有1例;对照组检出婴儿红细胞放散液及母婴血浆中红细胞的血型不规则抗体6例,抗-M有2例,抗-c有1例,抗-D有1例,抗-cE有1例,抗-E有1例,两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组筛检红细胞的方法检验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优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精确率高,可有效预防抗-M的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温自身抗体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确定红细胞血型及寻求有效的输血方案。方法对送检患者的血样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ABO、Rh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结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阳性。血清抗体筛查阳性,经谱细胞鉴定存在自身抗体。患者血清进行自身抗体吸收,吸收后的血清和抗体筛选红细胞无反应。结论本病例检测出温自身抗体。由于红细胞直抗阳性,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主侧配血,应选择"最小不相容性"的ABO、Rh(包括D、E、c、C、e抗原)同型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与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 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0例,患儿检查ABO血型、Rh血型及ABOHDN血型血清学3项(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母亲查ABO、Rh血型和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 60例黄疸患儿与其母均ABO血型不合,母亲的ABO血型均为“O“型.结论 ABOHDN的发病随母体的IgG抗A(B)效价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母儿血型不合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血型血清学的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型为“O”型、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的孕妇379例,共分娩新生儿383例,孕妇进行血清红细胞抗A及抗B的IgG抗体测定,效价≥1:64者为阳性,孕期给予定期复查,分娩时取脐静脉血做红细胞四项试验:①血型;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③游离抗体检测;④释放试验。新生儿确诊为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者,测定其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及其分类等。结果2次及以上妊娠孕妇的抗A、抗B阳性率大于1次妊娠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较大孕妇的抗A和抗B抗体阳性率高于年轻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型为O型的新生儿与A、B型的新生儿。其母亲IgG抗体抗A或抗B抗体效价分布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相关,相关系数为0.8216,P〈0.05:而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与母亲抗体效价不相关。P〉0.05。结论对妊娠次数较多、年龄较大或有不良生育史的孕妇在孕早期即应进行抗A(B)IgG抗体效价的测定,整个孕期动态观察。但不能单纯以孕妇血清抗体效价的高低作为判断胎儿溶血及预后是否严重的唯一诊断依据,有条件者可进一步行脐血或羊水血型物质、确诊试验及胆红索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5例,全部患儿均接受实验室检测,包括ABO、Rh血型鉴定、放散液抗体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游离液体检测。患儿母体接受免疫球蛋白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结果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为58.82%(50/85),其中包括49例(57.65%)ABO-HDN患儿和1例(1.18%)Rh-HDN患儿,无其他血型系统抗体所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HDN患儿中包括20例(23.53%)A型患儿和29例(34.12%)B型患儿;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相较于低效价组,高效价组患儿的明显更高(P<0.05)。结论 ABO新生儿溶血病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类型,临床上需尽早诊断并开展治疗,从而使疾病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妇Rh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特点,并且分析其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联系,制定临床输血的正确方式。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孕产妇,依据抗体Ig的种类进行抗球蛋白或者是凝柱凝胶抗蛋白的方式,检测进行检查的血清、谱红细胞和与自身红细胞反应结果 ;检查和分析Rh血型抗体的有效价、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在37℃进行反应,以及所取得临床结果 ;检测孕产妇的红细胞D、C、E、c、e抗原并且确定孕产妇Rh血清学分型;新生儿进行溶血病的相关试验,确定新生儿和母体血清的关系,并且需要分析抗体的产生和妊娠史以及输血史之间的关系。结果105例孕妇Rh血型抗体在早期进行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的检出率为50例(47.62%),20例为妊娠史(40.00%),妊娠超过两次以上的13例(26.00%),输血史4例(8.00%);30例为抗-E,8例为抗-D、6例为抗-c、4例为抗-cE、2例抗-C;IgG28例(56.00%),IgG+IgM15例(30.00%),IgM7例(14.00%),在37℃下都会和相应的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8例新生儿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抗体和母亲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研究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鉴别和血型鉴定的方法。方法选取了铁岭市妇婴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检测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后经鉴定为抗体封闭标本22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洗涤放散红细胞、家族和病情调查鉴定等方法来判断血型。结果全部22例标本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强阳性(4+)。结论在进行特殊病例血型鉴定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这一结果对于准确判断封闭抗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出现溶血病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为准确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DN)提供有效依据。方法11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通过采集新生儿血液,鉴定血型,并给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抗体释放试验,对其试验进行分析,对比指标。结果所有患儿血型均为Rh阳性,1例母亲血型为Rh阴性;其中,54例A型,42例B型,18例0型。经血型血清学检测证明,79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由于血性抗原不合导致,阳性率为69.3%,79例患儿中,78例患儿为ABO-HDN,1例患儿为Rh-HDN。结论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主要表现为ABO血型,与其他试验相比,抗体释放试验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其中以ABO系统多见,但Rh系统引起的HDN较重.ABO系统溶血病是母子ABO血型不合引发的HDN,主要由于胎儿红细胞A/B抗原与来自母体的抗体反应的结果.O型人具有Ig抗-A(B)抗体的人数比A型或B型人的IgG抗体的人数多,所以ABO溶血病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的发病率最高[1].HDN仅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早期,为便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本院儿科送检的128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及外院送检的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母亲血型为O型或Rh阴性,对其血型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查,患儿进行直抗实验、游离实验,以及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母亲进行ABO以外抗体检测。结果 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中,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117例是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58.5%),其中ABO-HDN116例(99.2%)、Rh-HDN1例(0.8%)。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B型。  相似文献   

15.
对孕妇夫妇进行ABO、Rh血型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及抗体特异性具有重大意义,母亲与胎儿的ABO血型、Rh血型及其它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我科自2000—07-2004-07对173例孕妇产前ABO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陆乐  吴玲玲  姚晓娟  陈杰  李平 《安徽医药》2017,21(2):277-280
目的 总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病人的ABO、Rh疑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经验.方法选择74例确诊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且红细胞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病人,进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抗冷体的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以及自身抗体吸收试验,用吸收后的血清进行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 59例病人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经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后正确定型;61例病人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经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后,50例病人配血相合.结论 运用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冷抗体吸收试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可明显提高病人血型鉴定准确率以及配血的相合率,确保病人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溶血病分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溶血病见于母亲血型为Rh阴性,患儿Rh血型阳性,多发生于第2胎.在Rh血型系统中,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最高的是由IgG类抗-D引起, IgG类抗-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次之.随着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逐步实施,抗-D产生的频率明显下降,抗-D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逐步上升[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鉴定1例Bm亚型并复习相关知识.方法 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包括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实验、被测者唾液血型物质测定,对1例ABO血型系统Bm亚型进行鉴定.结果 被测者ABO血型鉴定结果为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阴性;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中,原标化抗B试剂效价从1:32降低至1:16,放散液抗B效价1:16,即被测者红细胞含有极弱的B抗原;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中,原标化的抗B、抗H效价均从1:32降低至1:16,故唾液中同时含有B物质和H物质.结论 该被测者ABO血型为Bm亚型,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可有效提高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选择受者相容的血液成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筛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阳性标本用凝聚胺和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3278例受血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18%),其中抗-D1例,抗-E3例,抗-M1例,抗-c1例。结论 输血前检测ABO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是安全输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抗-Mur合并IgG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例移植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运用血型血清学中的吸收放散及抗体筛选等试验,对1例肝移植患者血清中所含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患者血清中所含抗体为罕见的抗-Mur合并IgG抗-E抗体。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Mur抗体可能为天然存在的抗体,也可能因反复输血而产生,是IgM和IgG并存。IgG抗-E则属输血后产生的免疫性抗体。Miltenberger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一般都属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为确保输血安全,最好在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一个含有MiⅢ的O型红细胞,以便检出抗Mi抗体,为输血病人选择配合性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