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94例孕产妇分别为胎儿生长受限儿(FGR)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48例和巨大儿孕妇25例。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格参数由专人测量其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头围等数据。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胎儿娩出后即抽脐血,IGF-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脐血FGR组IGF-1水平均低于血清水平,孕妇血清及脐血IGF-1水平低于正常组,巨大儿组孕妇脐血IGF-1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孕妇脐血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672,P<0.05)。与新生儿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GR可以通过孕妇血清IGF-1降低来初步判断,巨大儿要以脐血IGF-1水平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胎儿生长受限(FGR)时孕妇血及脐血中Mg2+水平与胎盘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FGR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FGR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正常孕妇3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孕妇血、脐血中Mg+水平进行分析,利用光镜对两组孕妇的胎盘和胎儿附属物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与脐血中Mg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病理变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GR时孕妇血和脐血中Mg2+水平显著降低,导致胎盘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循环受到的阻力加大,向胎盘灌注的血流减少,导致缺氧缺血现象发生,致使胎盘病理变化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效果.方法 FGR孕妇5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胎儿生长和脐血流变化情况,同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并记录新生儿出生情况及胎盘重量.结果 治疗组孕妇宫高和腹围增长高于对照组[(0.8±0.5) cm vs.(0.5±0.6) cm和(2.5±1.8) cm vs.(1.1±0.8)cm] (P<0.05),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及腹围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胎盘重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探讨血TPOAb阳性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苏州市立医院建卡的2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滴度分为TPOAb阳性组和TPOAb阴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50例患者中,TPOAb阳性者87例,TPOAb阴性组163例,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孕妇合并胎儿窘迫11例(12.64%),早产10例(11.49%),其发生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稍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死胎、新生儿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畸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的TPOAb对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和妊娠结局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产科体检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69例,其中确诊FGR21例(FGR组),正常妊娠48例(对照组),分别于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5ml,胎儿娩出后抽脐血5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血清和胎儿脐血IGF-1,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MMP-9水平,观察2者与FGR的相关性。结果 FGR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MMP-9和FGR-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孕妇血清中MMP-9浓度低于脐血,血清和脐血MMP-9和IGF-1均呈正相关(P〈0.05);孕妇血清、脐血MMP-9和IGF-1水平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IGF-1水平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预测胎盘功能首选孕妇血清MMP-9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伟  莫奕彩  黄艳 《河北医药》2009,31(13):1598-159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行被动免疫对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HBsAg(阳性)孕妇118例分为2组,A组60例,于孕28、32与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B组58例,仅作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A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5μg和HBIG100U;B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5μg。分别检测2组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血清中HBsAg、HBVDNA、HBsAb。结果A组较B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血清中HBsAg阳性率降低,HBsAb阳性率升高(P均〈0.05);A组较B组的6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应用HBIG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垂直传播,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压正常孕妇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分娩FGR的孕妇13例为FGR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健康孕妇1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孕妇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分析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与FGR发生的相关性并将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与胎儿出生体质量作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FGR组孕妇血清中可溶性Eng的水平为(20.0±4.0)μg/L,高于对照组的(4.46±1.71)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P<0.05);FGR组孕妇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与胎儿出生体质量有负相关关系(r=-0.79,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r=0.07,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可溶性Eng水平升高可能与FGR的发生有独立的相关性,并与胎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后停药为治疗组,26例孕妇未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分娩前及产后1月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22例新生儿出生时2例HBsAg阳性(〉0.05 IU/mL),且HBV DNA均〈10~3拷贝/mL;对照组26例新生儿出生时10例HBsAg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HBsAg、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分娩前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后1月治疗组HBV DNA回到治疗前水平。结论:HBV感染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胎盘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胎盘脐带因素FGR孕妇92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补钙补铁及加强营养治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补钙补铁及加强营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血流参数情况、孕妇瘦素(Le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胎儿头围、双顶径、宫高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RI、PI、S/D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孕妇Lep、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盘脐带因素FGR临床效果较好,可对母婴结局进行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娜 《海峡药学》2010,22(10):149-15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用于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将47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终止妊娠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脐血流变化,同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记录新生儿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①LMWH组治疗后宫高、胎儿股骨长、头围、腹围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LMWH组治疗后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MWH组治疗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足月小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LMWH组(P〈0.05),新生儿转重症监护病房(NICU)几率明显升高(P〈0.05)。④各组孕妇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促进胎儿生长,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并且肝素不通过胎盘屏障,无致畸作用,对母体和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早期干预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产前检查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母体基础性疾病基础上,观察组早期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为加强饮食营养。观察两组孕妇每周宫高和腹围、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儿治疗前的羊水、生物物理评分以及S/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胎龄、体重以及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改善胎盘循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方面临床效果肯定,且对母亲和胎儿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及其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FGR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Ang-1、Ang=2的浓度。结果(1)FGR组孕妇血清中Ang-1水平高于对照组,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FGR组新生儿脐血中Ang-1水平高于对照组,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FGR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Ang-1/Ang-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4)FGR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Ang_1/Ang-2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重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脐血中Ang-1与Ang-2表达失调与FGR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珮瑜  洪桂珍  贺纯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56-1957
目的 探讨有胎儿生长受限(FGR)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组,均给予维生素E、叶酸每天口服1次,持续至妊娠12周.观察组若D-二聚体检查结果正常则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每天皮下注射1次,持续至妊娠12周.D-二聚体检查结果异常者调整低分子肝素用量使其结果降至正常.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盘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 =4.55、2.79、11.91,均P<0.05),FGR、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50、20.55、7.87、3.76,均P<0.05);两组宫内死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FGR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和改善FGR,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灌胃建立大鼠的生殖毒性和胚胎畸形模型。方法: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维生素A组(阳性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阳性组的剂量为12800μg·kg-1BW视黄醇当量,阿司匹林的剂量为280mg·kg-1,BW。灌胃量按10.0ml·kg-1BW计算,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注射用水。孕鼠于7~16d每d灌胃给药,妊娠20d处死,分析其胚胎发育指标与胎仔发育指标,检查有无外观畸形和骨肋畸形。结果:阿司匹林对孕鼠生殖能力有影响(子宫重量和卵巢重量降低,平均活胎数减少,活胎率降低,死胎率升高)(P〈0.05);阿司匹林对胎仔生长发育有影响(活胎体重降低、活胎身长缩短、胎盘重量降低)(P〈0.05),胎鼠外观出现异常,如全身皮肤潮红,易皮下出血(P〈0.05);阿司匹林引起胎仔骨骼发育异常(胸骨异常,脊椎骨异常,肋骨异常)(P〈0.05)。结论:在规定剂量阿司匹林产生的胚胎毒性作用大,致畸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硫酸镁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对比治疗效果。对照组:常规吸氧,休息,左侧卧位,补充钙锌微量元素,每天静脉滴注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40mg+维生素C2g,复方氨基酸250ml,连用10d为一疗程。治疗组:按上述常规治疗方法治疗5d后,静脉补液再加用25%硫酸镁40ml+5%葡糖糖500ml,低分子右旋酐糖500ml,1次/d,连用5d,此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彩色多勒显示胎儿脐血流S/D比值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镁母血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双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胎盘重量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硫酸镁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能改善胎盘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脐血流S/D值,改善血液黏度,恢复正常胎盘功能,增加对母体静脉输入葡萄糖、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摄取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本方法实用性强,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灌注治疗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合并羊水过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孕28~36周诊断FGR合并羊水过少、B超排除胎儿畸形的孕妇3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羊膜腔内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羊膜腔灌注林格液,治疗后均行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能量治疗1周。结果两组羊水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长度、双顶径的增长值和出生体重比较,治疗组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羊膜腔内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氨基酸注射液治疗FGR合并羊水过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6248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是否感染GBS。以检测结果为阳性孕妇为GBS阳性组,共219例。按1∶1比例在检测结果为阴性孕妇中随机抽取219例作为阴性组。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妊娠并发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等。结果(1)GBS阳性组孕妇并发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的概率较阴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早产、羊膜炎、稽留流产的概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GBS阳性组新生儿低体质量、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阴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S感染不但会对孕妇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引起新生儿体质量下降。妊娠晚期孕妇产前常规筛查GBS很有必要。FQ-PCR技术可能是临床筛查GB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PIH孕妇118例为妊高征组,另选择同期正常无PIH孕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定期对2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妇剖宫产率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并比较2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妊高征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H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产前保健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重度PIH的发生,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