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且50%~70%存活者遗留有严重残疾。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基本病因,其中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并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200万,并呈上升趋势,50%~70%脑卒中存活者遗留有严重残疾,进一步加重疾病所导致的家庭和社会沉重负担,其防治任务紧迫而艰巨。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基本病因,其中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管理血脂异常就成为破解中国目前脑卒中高发病率和高再发率困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齐欣 《首都医药》2012,(6):38-41
目的针对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高质量证据、可能机制、安全性以及现状前景进行综述。方法结合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不同临床试验研究情况,具体分析他汀类药物,在预防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基线LDL-C〉2.6mm1/L患者,建议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2.6mmo1/L以下,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确有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或有动脉一动脉栓塞证据的缺血性卒中/TIA极高危患者和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TIA的极高危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不能戒断吸烟/代谢综合征之一者),均推荐强化他汀治疗,应将LDL-C降至2.1mmo1/L以下,或LDL-C降低幅度在40%以上,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结论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认可,在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已取得显著效果,近年在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中也逐渐受到重视。但从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角度考虑有必要进行个性化治疗,在保证有效性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改善及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有益.本文针对他汀类药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及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等多效性作用,综述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向东 《北方药学》2014,(12):83-84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8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24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观察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hs-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常规组与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TC、LDL-C、HDL-C、hs-CRP、NHS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TC、LDL-C、hs-CRP、NHS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较常规组TC、LDL-C、HDL-C、hs-CRP、NHSS下降明显,HDL-C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脑卒中血脂水平,控制炎症,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郑高  唐凤云  张钰  叶惠雅 《海峡药学》2012,(12):151-152
目的了解尽早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80例非心源性卒中分为两组,非强化降脂治疗组153例患者先予常规抗栓治疗,待生化结果提示总胆固醇(TC)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超过正常上限(TC>5.17mmol.L-1,LDL>2.8mmol.L-1)时,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而其余的227例作为强化降脂治疗组,在入院后在常规抗栓治疗基础上同时启动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降脂治疗,无论TC和LDL检测结果是否异常均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至住院第14天时复查并记录TC和LDL水平,对全部380例患者出院后通过以门诊随诊及电话回访并记录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对非强化降脂治疗组和强化降脂治疗组TC、LDL降低值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论血脂正常与否,一旦诊断为可能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若无禁忌症,应尽早启动他汀类降脂治疗以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继章  杨树民 《上海医药》2003,24(10):462-464
目的:介绍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治恶性疾病、预防肾病、防治器官排异反应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等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蒋旭皎 《北方药学》2015,(11):37-3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5.17±0.57)mmol/L,甘油三酯(1.63±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7±0.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0.76)mmol/L,颈动脉斑块面积(0.11±0.05)mm2,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0.97±0.21)mm,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可以降低血脂浓度,稳定斑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他汀类药物(statins)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基本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存在着非胆固醇依赖的多效性,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血管新生,抗炎,抗氧化以及减轻血管和心肌重构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观察不同时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患者的TC与LDL-C、升高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预防及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丁帅  何军 《安徽医药》2014,(6):1160-116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B、C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每日10、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血脂、hs-CRP、ox-LDL值。结果 C组与A、B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的hs-CRP、ox-LDL水平等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地使用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降脂减轻动脉硬化,且还可以减少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stain)早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Endo等进行研究,他们在测试的8000多株具有抑制甾体合成的微生物中发现,从桔青霉素菌(Penicillium Citricum)的培养液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的菌。HMG-CoA是合成胆固醇(CH)的重要物质,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侧链结构有与HMG-CoA相似的部分,能竞争性地抑制CH,从而影响合成减少,因而有清除高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大进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类药物除调血脂和防治心血管病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众多作用.循证医学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类药物在国外的上市品种达20余个,国内主要有普伐他汀(Pra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美伐他汀(Mevastatin)等品种.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同时还发挥了其他调脂药物所不具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冠心病的一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以及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18例,将其按照病情程度分成高危组、极高危Ⅱ组、极高危Ⅰ组,对这三组患者入院后与随访3个月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18例患者中在住院期间预防性应用他汀类药物者115例,应用率为52.75%,其中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的符合率较高危组与极高危Ⅱ组高(P<0.05);随访3个月后,他汀类药物应用者为49例,应用率为22.48%,较住院期间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他汀类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复发率,然其二级预防中用药依从性较差,与应用指南符合率较低,临床应予以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合理用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穆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02-202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减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改善冠心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防治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相继证明,他汀类药物有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冠心病一级、二级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总结,以探析他汀类药物(Statins)在冠心病(CHD)一、二级预防中临床获益的可能机制。Statins除了具有良好的调脂[特别是强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用和安全性及耐受性外,由于Statins能阻断甲羟戊酸(MVA)的生物合成,因此还存在某些潜在的效应,可能正是Statins所具有的多重生物学效应(简称多效性)促成了CHD各级预防皆可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