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涛  庄红雨  许学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11-261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组1(18例,非那雄胺5 mr/次,1次/d)、组2(36例,非那雄胺5 mg/次,1次/d+坦洛新0.2 mg/次,1次/晚)、组3(28例,非那雄胺5 mg/次,1次/d+坦洛新0.2 mg/次,2次/d).治疗12周后,观察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头晕现象等.结果 三组患者IPSS、QOL、OABSS均得到明显改善(F=32.893、31.801、132.701,均P<0.05),且组31PS(S7.9±1.6)分,QOL(1.9±0.4)分,OABSS(4.1±0.9)分明显优于组2的(9.1±1.8)分、(2.3±0.6)分、(5.9±1.5)分和组1的(12.8±1.8)分、(3.3±0.6)分、9.3±1.1)分(均P<0.05);残余尿量改善组2为(33.7±12.7)ml,组3为(31.0±9.0)ml,均明显优于组1的(15.5±5.2)ml(t=7.456、7.407,均P<0.05),而组2和组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2,P>0.05);组2和组3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9,P>0.05).结论 坦洛新0.2 ng/次,2次/d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优于0.2 mg/次,1次/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新干县界埠镇中心卫生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并前列腺增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排石率,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6例,治疗组给予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每晚饭后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160 mg 2次/d饭后服;对照组给予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每晚饭后服;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彩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夜尿次数、剩余尿量(RU)等,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Qmax、RU、夜尿次数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Qmax、R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洛新联合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特拉唑嗪、非那雄胺及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lasia,BPH)的安全性。方法:应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关于该三种药物中任意两药对比或两药联用与单用对比,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文献。纳入与药物安全性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队列研究及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和病案分析。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或作定性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篇RCT/CCT及3篇其他类型临床研究。分析发现:特拉唑嗪比坦洛新更易引起头晕、头痛、血压降低、症状明显的直立性低血压,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的人数也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引起胃肠道不适、胸闷心慌、皮疹及皮肤瘙痒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拉唑嗪比非那雄胺更易引起头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药在阳痿、性欲减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尚须开展更多临床试验以获得确切结论。坦洛新与非那雄胺不良反应比较仅1篇,结果表明坦洛新安全性优于非那雄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与单用的不良反应比较有2篇,结果不一致。结论:特拉唑嗪引起头晕、头痛、血压降低、症状明显的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其它两种药物高。关于非那雄胺最易引起阳痿、性欲减退暂无足够证据。坦洛新引起不良反应最少,因不良反应停药和退出试验者也最少,提示其可接受性最佳。有研究显示两药联用的副作用高于单药,但现有的研究证据过少,无法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性前列腺增生选择睾丸切除结合非那雄胺及盐酸坦洛新联合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88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建档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睾丸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非那雄胺及盐酸坦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功能指标(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HoLEP和PKE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30例采用HoLEP治疗(HoLEP组),30例采用PKEP治疗(PKEP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及各疗效评价指标。结果:HoL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PKEP组(P0.05),其他指标较PKEP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HoLEP组与PKE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oLEP和PKE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效果基本相同,均能有效清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但HoLEP治疗较PKEP治疗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7.
翟峻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08-1409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我国患病率增加明显。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公认的治疗BPH的金标准。但对于较大前列腺和初学者来说,术中出血仍是影响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大难题。我科对接受TURP的部分BPH患者,术前服用坦洛新,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BPH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1次/d,睡前服用。非那雄胺5mg,1次/d。共服用6个月。对照组65例,应用普乐安片5片/次,3次/d。非那雄胺5mg,1次/d。共服用6个月。观察两组服药1、3、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等BPH的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I-PSS及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Qmax明显增加,PVR明显减少,PV缩小18.8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QOL、Qmax、PVR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服用6个月两组未见直立性低血压、心率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可以改善下尿路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PVR,提高生活质量,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非那雄胺联合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病理改变为围绕尿道周围前列腺移行带的上皮和间质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形成多个小瘤体,再融合为彼此分隔的较大的腺瘤.增大的腺体、膀胱颈出口梗阻和前列腺平滑肌张力增加等使之产生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尿不尽和尿潴留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膀胱结石和肾功能损害 [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13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24 h尿急次数、残余尿量(PVRV).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异常病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SS、OABSS低于对照组,24 h尿急次数、PVRV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坦洛新联合癃闭舒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坦洛新胶囊0.2 mg,每晚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癃闭舒胶囊3粒,1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4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癃闭舒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能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与山莨菪碱联用在输尿管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症状评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输尿管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3.
施展 《海峡药学》2012,(11):208-209
目的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洛坦新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均采用口服前列康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前列康配合坦洛新进行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平均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平均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洛新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是有效可行的,因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使患者最大尿流量和残余尿量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值得在医疗上广泛推展。  相似文献   

14.
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那雄胺(finasteride)是一种四氮杂甾体化合物,具有竞争性和选择性抑制5α还原酶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可作为中度增大无并发症BPH病人的首选治疗药物,特别是前列腺较大(>40mL)的病人更适合。最近小剂量非那雄胺还被用  相似文献   

15.
王传明 《家庭医药》2021,(3):146-147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院将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借助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方法:入选46例患者口服爱普列特片5mg,bid,疗程4个月。结果:受试者中7例停药,39例完成试验,7例(10例次)出现副作用(4例失眠,3例恶心,2例头昏,1例性欲减退)而停药。服药2,4个月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较服药前差异有显著性,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具有临床意义。结论:爱普列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术)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间收治入院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0例患者选定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比组(接受PKRP术治疗)和实践组(接受PKRP术+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各40例。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各项评估结果、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8周内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实践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参比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患者VSS、USPSS评分均低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实践组患者Qmax、VV、Qave、PVR指标值均优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实践组SLQQ、IIEF-5、PEDT、IPSS评分均优于参比组(P<0.05);实践组治疗后8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实施PKRP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能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多种临床症状能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坦洛新联合黄酮哌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8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坦洛新0.2mg,每晚1次睡前服,联合黄酮哌酯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坦洛新0.2mg,每晚1次睡前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及残余尿量(RU)。结果对照组治疗后IPSS、MFR、AFR及RU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IPSS、MFR及RU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黄酮哌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并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140-141
目的探究前列腺气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短期效果评价。方法对我院1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气化术(PVP)进行治疗,观察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量的相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IPSS评分(8.9±2.1),QOL评分(1.7±0.1)分,残余尿量平均24.5mL,最大尿流量为(16.73±3.32)mL/s,均比术前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前列腺气化术(PVP)对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短期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