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8,(3)
目的分析在胃癌治疗中实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实验组患者予以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得到显著性改善,对比参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应用在胃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广泛借鉴与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1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观察,探讨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胃癌患者中的21例施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术后疗效的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进食顺利,体质量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生存质量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4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全部采用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19.9±21.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67.4±37.4)ml。患者6月后随访体质量明显增加,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均明显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5.
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P型吻合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61例,全部行全胃切除P型吻合术,回顾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共有8例患者为姑息性切除,53例患者为根治性切除。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有4例,包括反流性食管炎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6.6%,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与出血病症的病例,且未有倾倒综合征的患者。在术后的一年内年对患者进行回访,共回访57例,回访率93.4%,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全胃切除术并P型空肠代胃术可有效的重新建立消化道,是防止倾倒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0年以来,根据Nadrowski所推荐的术式,在胃癌全胃切除病例中采用空肠双腔代胃食管空肠R。UX-Y型吻合、近侧空肠逆蠕动缝合术1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2~75岁,平均52.6岁;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均为进展期胃癌,其中胃小弯高位癌6例,全胃癌3例,大弯癌1例,贸门癌4例,残胃癌1例;病变部位:MAC/MCAS例,MC/CM6例,残胃吻合口癌1例;按新TNM分期:I期5例、巨a期3例、fo期5例、IV期2例;手术径路:经腹手术12例,经胸腹联合切口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的胃恶性肿瘤患,观察总结患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代胃的储存及排空功能和生存情况。结果 21例患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及倾倒综合症。术后3月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稳定并恢复正常。但术后一年生存率57.5%(8/14),二年生存率28.6%(2/7)。结论 ρ型空肠代胃手术安全易掌握,术后并发症低,营养状况良好值得临床运用,但对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邬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0):44-4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Roux-en-Y吻合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排空时间、饮食次数、饮食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空时间、饮食次数、饮食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底贲门癌患者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将8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空肠间置Roux-en-Y代胃术)、观察组40例(改良空肠间置Roux-en-Y代胃术),对照两组术后半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腹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半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t=5.11、5.34、5.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腹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比较(χ2=5.21、5.22、5.3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较空肠间置代胃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65例,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行改良空肠间置术)和对照组(35例,行食管残胃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月后营养、体重状况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综合征、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变化评分、反流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预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空肠间置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和反流症状,可应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分析38例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病人术中手术操作要点,观察重建手术花费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平均耗时50.7min;术后并发症6例,发生率15.7%(6/38)。对照组Roux-en-Y重建代胃术47例,重建手术平均耗时47.9min;随访4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4例,发生率31.1%(14/45)。两组并发症比较P〈O.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式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重建方式。方法对62例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及60例Roux-en-Y重建术后1年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连续间置空肠(CJIP)组每日进餐次数较后者少(P〈0.05),每餐进食量及代胃肠段最大直径较后者大(P〈0.05);且后者有倾倒症状8例,胆汁反流9例。但反映营养状况的体质量变化、血红蛋白及总蛋白、白蛋白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间置空肠法营养状况的改善虽然并不优于Roux-en-Y法,但术后不适少于后者,因此适宜的患者应优选间置空肠法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D2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情况,淋巴结清扫个数、肿瘤切缘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近切缘长度和远切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促使胃癌的有效治疗,并对相关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例患者死亡,43例患者生还,生存率为89.6%。其中另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腹胀、腹痛等,后经过相关处理,得到治愈。结论全胃切除术的有效运用,对胃癌的治疗非常有利,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普外科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16例因胃癌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发生胃瘫,发生率为8.23%。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吻合方式、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术后补液量、是否合并术前幽门梗阻、焦虑、糖尿病等患者的胃瘫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幽门梗阻(OR=4.989)、糖尿病(OR=10.402)、焦虑(OR=3.152)、年龄(OR=7.833)、术后镇痛泵使用(OR=9.681)、毕Ⅱ式吻合(OR=1.813)为术后胃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合理消化道重建,降低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可降低术后胃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75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7d对血清白蛋白(g/L)、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肠功能恢复较后者快、住院费用较后者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支持同肠外营养一样安全有效,但能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讨论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外科胃上部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50例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生存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显示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近端胃切除术患者(P〈0.05);治疗后癌灶大小与患者生存率比较显示癌灶〉3 cm与〈3 cm治疗后1年生存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3~5年全胃切除术生存率显著较高(P〈0.05)。恢复情况比较显示治疗后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各项恢复指标优于全胃切除术组患者(P〈0.05)。结论胃上部癌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可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