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精子参数对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0年7月~2013年3月380周期IUI的临床资料,统计精子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及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380周期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与4%~15%组和≥15%组比较,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0.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组与≥10×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0周期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组与0.4×106~1.5×106组和≥1.5×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0%、17.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UI临床妊娠率影响明显,当正常形态≥4%时,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不会随着正常形态率的进一步增高而明显增高;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率有一定的影响,当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时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亦不会随着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进一步增多而增高,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方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286对不孕夫妇行416个周期 IUI 的资料,分析夫方年龄(<30岁,30~35岁,≥35岁),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正常精子形态≥15%,10%~15%,5%~10%,≤4%)及精子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2×106,(2~5)×106,(5~10)×106,(10~20)×106,≥20×106]对 IUI 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结果416个 IUI 周期共获61例妊娠,病例妊娠率21.32%,周期临床妊娠14.66%,累积临床妊娠率35.19%。夫方年龄≥35岁 IUI 组妊娠率明显下降,仅为4.44%(2/45)。重度畸形精子组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10%(3/73)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夫方年龄≥35岁,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5%或 PTMS <2×106时,IUI 组妊娠率下降,建议实施 IVF-ET 或 ICSI-ET 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正>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常用的治疗不孕症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180对接受IUI的不孕夫妇,共计300个周期。主要分析年龄,女方基础指标、男性基础指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及处理后前向精子总数(TPMSC)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同时对比自然周期与促排周期对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改善精子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对不孕不育夫妇参与研究,且80对夫妇中男性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不足4%并排除了女性不孕因素,随机将男性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补肾填精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女性患者均采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查看两组男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查看两组女性患者临床妊娠率。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改善男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有利于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影响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以提高IU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1个IUI治疗周期的149例患者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时机、精子总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孕原因与妊娠率无差异,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排卵前、排卵后和排卵前后授精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优化后精子数量与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促排卵方案和优化后精子数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夫妇的丈夫精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012年因不孕症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1646对共3178个周期。根据丈夫精子分为畸形精子症、畸弱精子症、弱精子症、少精子症、少弱精子症、少弱畸精子症、精浆异常、正常精液8组。观察总结临床妊娠率与丈夫精子情况的关系。结果总体IUI临床妊娠率为12.4%(394/3178)。8组丈夫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IUI临床妊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丈夫精子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前活动精子总数与夫精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438对夫妇的633个夫精IUI周期的临床资料。将处理前活动精子总数分成3组:〈20×10^6组、20×10^6-组、100×10^6-组,比较这3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这三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8%、7.0%、12.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处理前活动精子总数是影响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乳胶球囊子宫输卵管造影管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乳胶球囊子宫输卵管造影管进行精液灌注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不孕症患者所行的82个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周期分成传统IUI组和造影管灌注组,比较2组在临床应用中插管、出血、精子悬液溢出和妊娠率。结果:授精管进入宫腔困难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精子悬液溢出发生率造影管灌注组均低于传统IUI组,妊娠率高于传统IUI组。结论:经乳胶球囊子宫输卵管造影管行精液灌注应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简便、易行,并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粤北地区5225例男性精液质量状况,为本地区的男性不育症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5225例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男性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30岁,2422例)、B组(30岁<年龄≤40岁,2180例)、C组(40岁<年龄≤50岁,580例)、D组(年龄>50岁,43例)。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自动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子浓度、活力,采用Diff-Quik快速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按照第五版《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各年龄组患者的精液质量。结果本地区受检的5225例男性患者中,精液各项参数均正常占16.2%(846/5225),无精子症占1.8%(95/5225)。各单项精液参数检查中,精子形态异常率最高[79.5%(4152/5225)],其次分别为前向运动精子(PR)百分率异常率[20.7%(1081/5225)]和精子活动率异常率[7.8%(409/5225)]。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和精子总数随着年龄增加精液质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之间,D组与其他3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精液参数异常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粤北地区男性精液质量异常主要为精子形态异常和向前精子百分率异常。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精液参数的异常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霞  彭璇 《江西医药》2014,(12):1485-1487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IUI助孕的355对夫妇共60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是否促排卵及子宫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结果601个周期中85例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4.14%。女方年龄≥35岁,妊娠率明显下降。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不孕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孕原因中以性交障碍妊娠率最高,其次为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影响因素诸多,临床治疗中应综合分析,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精子密度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周期临床妊娠率,探讨少、弱精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生殖中心门诊不孕症患者441例671个周期IUI,根据处理后精子密度的不同分为4组:A组:精子密度≤4×106/ml;B组:精子密度(5~10)×106/ml;C组:精子密度(11~20)×106/ml;D组:精子密度>20×106/ml。结果A组IUI75个周期,妊娠7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9.3%;B组IUI443个周期,妊娠58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3.1%;C组IUI76个周期,妊娠10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3.2%;D组IUI77个周期,妊娠14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8.2%。4组周期临床妊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UI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处理后精子的质量,精子密度>1×106/ml即可受孕,为少精、弱精不孕症患者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体外精子运动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10例正常男性志愿者精子,上游法制备精子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GO(0、10、20和40μg/ml)共孵育1、3和6 h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精子各项运动参数;采用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结果GO孵育1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直线速度、曲线速度及平均路径速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3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组精子总活力及前向运动百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22)。孵育6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和高剂量组精子总活力及前向运动百分率,高剂量组精子正常形态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精子总活力及前向运动百分率与GO剂量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GO对精子活力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并影响精子正常形态,可能对精子运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体外受精( IVF)受精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第1次进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治疗的108对不孕夫妇分为A组、B组和C组。 A组为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0.4×106/mL,B组为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8×106/mL,C组为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8×106/mL。对取卵前半年内的平均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体外受精受精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体外受精受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C组的体外受精受精率为91.02%显著高于A组60.38%和 B 组76.06%的体外受精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大于0.4×106时,可获得稳定的体外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液DNA碎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70例不育不孕患者共88个IUI治疗周期,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分析精子DNA碎片,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精子核成熟度,并按妊娠结局分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各组间精子DNA碎片比值、精子核成熟度和IUI妊娠率的关系。结果:非妊娠组SCD小光晕和无光晕精子(精子DNA碎片)比值平均为(28.3±10.6)%,非妊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0±5.9)%(P<0.05);而大光晕和中光晕精子比值非妊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妊娠组组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非妊娠组患者核成熟度异常的精子、精子DNA碎片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精散对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弱精子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生精散治疗,6g/次,2次/日;对照组30例五子衍宗丸,6g/次,2次/日;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DNA碎片指数,精浆弹性蛋白酶、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及精浆锌等指标变化。结果:生精散能明显改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活力和形态(P0.05),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精浆锌等水平明显升高(P0.05)。DNA碎片指数及弹性蛋白酶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精散能改善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来自男性少、弱、畸精于症患者的86份精液标本,经精子上游技术处理后,精液质量得到有意义的提高。精子平均活力从处理前的Ⅰ~Ⅱ级提高到Ⅱ~Ⅲ级,每份标本平均上升1~2级。精子平均活率由处理前的49.9%上升到83.7%。正常形态的精子也由处理前的58.2%上升到77.4%,畸形率明显降低,精液质量和生育潜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作者采用11份优选出的精子进行配偶间人工授精(AIH),结果4例妊娠(妊娠率为36.4%),三例已是足月分娩(两男一女),婴儿生长发育正常。临床应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行宫腔镜检查进行宫腔预处理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次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助孕的1 062个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女方双侧输卵管均通畅的964个周期纳入研究,按术前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IUI术前行宫腔镜检查进行宫腔预处理的616个周期;对照组包括IUI术前未行宫腔镜检查的348个周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助孕结局。结果 两组在年龄、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抗穆勒氏管激素(AMH)、体重指数(BMI)、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手术日内膜厚度、不孕类型占比、促排卵周期占比等方面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输卵管通畅的不孕症患者,IUI术前行宫腔镜检查进行宫腔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流产率,对提高活产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治疗的1024对夫妇(1195个IUI周期)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值、是否促排卵治疗与AIH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因素的妊娠率最高,中重度(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最低(16.5%VS 6.5%,P<0.05);女方年龄>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不孕年限4年以上,妊娠率明显下降(8.9%,P<0.05)。基础血清FSH≥9 IU/L妊娠率低于FSH<9 IU/L(8.6%VS 15.3%,P<0.0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各促排卵方案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募集1个卵泡周期妊娠率低于募集2个及以上卵泡(8.4%VS 15.8%,P<0.05);行AIH 4个周期以上,妊娠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男性因素不孕、不孕年限<4年、基础FSH<9 IU/L,女方年龄40岁以下IUI的成功率较高;适当促排卵治疗,能增加IUI妊娠几率;IUI治疗3~4个周期未妊娠,应考虑选择更复杂的助孕方法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孕患者,应尽早进行体外受精(IVF)助孕。  相似文献   

19.
<正>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将洗涤处理的高活力精子通过导管直接注入排卵期女性宫腔内进行授精的一种辅助生殖方式,可绕开宫颈黏液屏障,提高受精概率。但目前该方式临床妊娠率仅20%左右[1]。张宜群教授师从杭州何氏妇科传人何嘉琳、章勤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等疾病。  相似文献   

20.
禁欲时间的长短对精液质量会产生影响已成为共识,多数认为随着禁欲时间延长,精子的活率、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降低,精液量、密度及总精子数增加,但具体机制不详;也有认为可能与精子核蛋白转型、精子顶体酶活性及DNA碎片有关。宫腔内人工受精时禁欲时间长短与妊娠率呈负相关,而禁欲时间长短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是否有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