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每组1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在某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开腹相比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技术要求严格,还需临床医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0例,观察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二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率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腹胆囊切除术组的3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07-509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按照LC操作原则的情况下,采用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对机体的创伤,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手术成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良好,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复杂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复杂性胆囊炎中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胃肠蠕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和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胃肠蠕动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更少,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远远低于对照组(5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复杂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安全程度更高,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剂使用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止痛剂使用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8~2011年收治、行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33例(观察组),及同期收治、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综合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出血,胆汁外漏等并发症;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费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应用镇痛药、切口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评分、术后应用镇痛药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术后切口疼痛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1例都一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中转开腹,出血量lO-100ml,手术时间30-110min,平均住院时间6.9d,患者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且采取腹腔镜肌囊切除术治疗的86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并与之前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86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7.2±28.7)...  相似文献   

14.
徐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42-14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护理措施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信任度,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信任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情况,对提高手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retrograde cholecystectomy,LRC)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complex gallbladder stones,CG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LRC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皆明显的少于对照组(f值分别是2.317、2.852、4.916,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体温、术后第2天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其后者操作更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7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病例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胆囊切除率均为100%,实验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相关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1例行LC治疗老年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期的差异,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非急性期手术,B组为胆囊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C组为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置管引流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A组和B组,中转开腹率、置管引流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行LC选择非急性期和急性发作72h内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中转原因。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中转开腹手术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18.62±11.13)min、(98.54±9.52)ml、(25.54±2.58)ml、(1.52±0.23)d、(3.05±0.41)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放者的上腹部病手术史例数、急性胆囊炎发作例数、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大于未中转开放者,与中转开放手术呈正相关。结论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白细胞计数偏高以及胆囊壁厚度增加均是中转进行开放手术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谨慎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