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岳池县2004~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619例,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3.02/10万、7.41/10万、3.96/10万、37.57/10万、0.84/10万,年均发病率为10.59/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0~14岁为发病高峰,占93.5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335例,占54.12%,其次是学生170例,托幼儿童76例,分别占27.46%、12.28%;男女性别比为1.46∶1。结论:岳池县麻疹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了解冠县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冠县2008年的麻疹流行强度、时间、地区、年龄分布以及免疫史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冠县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91例,发病率12/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为主,无暴发,发病高峰为5~7月份;8个月~15岁儿童占53.8%;小于8个月者占20.9%;大于15岁者占25.3%。结论: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强化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工作,提高复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防止麻疹的爆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永仁县2004~2008年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规律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结果:5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174例,死亡10例(乙型肝炎2例,艾滋病8例),年平均发病率0.22457%,死亡率0.00191%,病死率0.85000%;丙类传染病6种435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0.08321%;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6种739例,占发病总数的45.93%;肠道传染病共报告5种443例,占发病总数的27.5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4种421例,占发病总数的26.17%;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共报告3种6例,占发病总数的0.37%。结论:永仁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沙坪坝区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沙坪坝区麻疹疫情开始回升,2007年麻疹痰情大幅上升,报告发病率为32.25/10万;2005-2008年麻疹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发病率城区高于农村(χ2=6.959,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1岁儿童;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发病率高。结论沙坪坝区麻疹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的增加,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贵州省麻疹流行状况,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策略。方法 对全省2002~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年全省共报告麻疹病例22613例,病例分布广泛,但大部分病例相对集中在少数地区。全年各月均有病例,但以3~6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4%。46.1%的病例有接种史,28.9%无接种史。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与基础免疫和7岁组加强免疫实际接种率低以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为迅速控制我省麻疹流行,拟开展一次8月龄至12岁麻疹疫苗普种,以迅速提高免疫覆盖率,同时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实际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阮进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32(4):338-339
麻疹是人类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之前 ,常有爆发流行甚至形成全国大流行。为探讨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 ,对某矿区 1980— 1999年 2 0 a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认为实施计划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后 ,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某矿区 1980— 1999年麻疹统计资料以及免疫监测材料。1.2 方法 :根据监测分为计划免疫前 (1983年前 )和实施计划免疫期两个阶段 ,对麻疹血清学监测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 ,接种阳性率调查采用组群抽样法。2 结 果2 .1 流行特征 :该矿区 2 0 a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吉安市近几年麻疹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吉安市2004~2008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877例,进行血清学检测760例,确诊病例523例,其中有免疫史115例,无免疫史156例,免疫史不详298例。结论麻疹发病与免疫史密切相关,今后我市需要加强MV基础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价眉山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四川省眉山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疑似麻疹病例316例,确诊麻疹24例,其中年龄小于8个月者占20.83%,≥15岁者达50.00%.8-11月龄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者达20.83%,免疫失败者达12.50%,外地报告的眉山地区病例达37.50%麻疹监测系统灵敏性较高,超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的要求;监测系统及时性、个案调查质量、麻疹实验室质量均保持在高水平.结论 四川省眉山市麻疹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发病年龄呈“双向分布”,需提高8月龄和1.5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提高免疫接种质量,继续保持麻疹监测系统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率与麻疹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取麻疹疫苗接种率和麻疹发病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麻疹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后高州市麻疹发病率从普种前的371.17/10万降到36.04/10万,降幅达90.29%,之后麻疹接种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麻疹发病率则呈持续下降趋势,且麻疹发病率下降幅度大于麻疹接种率上升幅度,降幅最高达90.3%,而接种率升幅只有2%左右.麻疹疫苗接种率与麻疹发病率呈负相关,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r=0.9010,p<0.01).结论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由于免疫屏障的作用,麻疹疫苗接种率无需达到100%也可达到加速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淮南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21例,分布在全市6个县(区),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爆发病例占总发病例数的19.24%。3~6月出现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为〈8个月58例,占13.78%,8个月至15岁262例,占62.22%.〉15岁101例,占24.00%;421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占21.62%,无免疫史的占55.82%,免疫不详的占22.56%,8个月至15岁262例麻疹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79例,占30.15%,都为1针免疫。结论发病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接种率低、各类易感者增多。提示在加强MV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的同时,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化强化免疫活动,同时提高接种质量和麻疹监测质量,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0-2006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0-2006年间,马鞍山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0/10万,最高10.90/10万,最低2.94/10万,麻疹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麻疹病例最小1个多月,≤8月龄、9~24月龄、3~6岁、7~19岁和20~39岁组发病人数分别占2.73%、13.66%,5.67%、52.10%和25.21%,发病率分别为30.53/10万、51.60/10万、6.18/10万、18.19/10万和3.3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0.64.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6月份.地区分布以金家庄区最高(9.60/10万),城区高于农村.本市儿童主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60.92%,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39.08%.2004年以后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和麻疹疫情专报系统的报告结果渐趋一致. 结论 本市人群中,≤8月龄、9~24月龄和7~19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因此,要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并适时开展对入学儿童或在校学生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33(6)
目的 了解焦作市近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发生特点,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焦作市近年来麻疹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发病形式主要为散发和局部小范围暴发.各县市区报告麻疹发病相差悬殊.发病高峰在3-6月份(占73.91%).在667例确诊病例中,<15岁人群占89.05%,发病为小年龄组模式,<1岁人群占25.48%.麻疹病例以散居儿童为多,占46.35%,其次为学龄和幼托儿童,占42.10%.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33.13%,无免疫史者占44.38%,免疫史不详者占22.49%.麻疹血清样本采集率为58.89%.结论 加强麻疹监测,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除暴发仍是今后全市控制麻疹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而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复种率,减少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建立全市牢固免疫屏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清新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清新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1792例,年平均发病率330.57/10万。发病率最高是2007年为359.48/10万,最低是2005年为297.04/10万。5年间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占总病例数的50.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24.14%;再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总病例数的23.50%。结论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梅毒和麻疹是当地近年的重点传染病,今后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当地麻疹监测系统(MSS)运转水平,做好麻疹监测和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为证实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2009~2012年MSS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9~2012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MLI)分别为322例、485例、70例和6l例,确诊病例发病率(/10万)分别为2.98,4.75,0.37,0.11,实验室诊断病例分别为55例、52例、23例、2例。各年度MLI标本采集率在19.87%~83.61%,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疹IgM检测后7日内报告率分别在52.94%-94.23%,差异有显著性(P〈0.05o麻疹发病呈散发,〈3岁年龄组病例占全部实验室诊断病例的51.52%(68/132o≥20年龄组占全部实验室诊断病例的32.58%(43/132),13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未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42.42%。结论全市近年来MSS运转情况正常,麻疹发病率得到控制,要关注〈8月龄的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情况,并提出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04-2006年上海市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提出更好的免疫策略,实现麻疹消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用Vero/SLAM细胞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用RT-PCR方法扩增其核蛋白基因C端的部分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以C端456个核苷酸为目的 片段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 2004-2006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48例疑似麻疹病人的血清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132份血清阳性,148份咽拭子中分离到66株麻疹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9.2%和44.6%.病毒分离阳性标本的对应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分离到的66株麻疹野毒株均为H1基因型,除Shanghai04-5为H1b基因亚型外,其余均为H1a基因亚型.所有分离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8%~100%.所有毒株与中国疫苗株S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2%~93.2%,氨基酸同源性为86.8%~90.1%;与疫苗株Changchun-4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5%~93.4%,氨基酸同源性为88.2%~91.4%.结论 引起2004-2006年上海市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为HI基因型,并以H1a为绝对优势亚型.上海市2005年和2006年可能都有一个主传播链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