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定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8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序列扫描,计算结节增强参数,统计各个期相的CT净增值与最大CT净增值的差异,观察结节形态学征象,计算多期动态扫描的△CT值对诊断恶性与非恶性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炎性、恶性SPN增强后30s、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SPN,炎性SPN增强后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明显高于恶性SPN,因而,炎性SPN强化最明显,恶性次之,良性强化最不明显,三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能够为恶性、良性、炎性SPN鉴别提供有利证据,可以同时观察结节的形态和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双排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外周肺结节良性、炎性、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双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50例直径2~5cm的孤立性外周肺结节灌注表现,采用CTperfusion胸部肿瘤灌注软件包,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对比剂到达峰值的时间(TTP)、强化峰值(PE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在其基础上计算出强化值、孤立性外周肺结节与主动脉增强峰值之比值(S/A)。结果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BF、BV和PE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之间的灌注值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均显示形态不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强化值、S/A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双排螺旋CT灌注成像有助与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灌注成像成功的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恶性30例(恶性组),良性30例(良性组)。患者均无对比剂过敏史,能配合扫描。结果以主动脉作为输入动脉时两组间四项灌注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肺动脉做输入动脉时两组间只有两项灌注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时,要依据疾病的恶性与良性选择输入动脉,依据孤立性肺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结合灌注参数以及病变形态学变化可以综合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增强CT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SPN患者68例,并行动态增强CT扫描。对动态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C),测量SPN增强前后CT值,记录增强峰值(PH)、SPN与主动脉PH的比值(SPH/PPH)。结果cT强化值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良性结节与炎性结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结节增强值在20HU以下提示良胜,结节增强值≥20HU,可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一个参考指标。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有利于其形态学的比较及CT值的测量,有望提高其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栋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6):541-543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HR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SPN进行HRCT平扫,并选择同一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及其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影像鉴别。结果恶性结节平均强化CT值为(39.8土10.5)HU,良性结节平均强化CT值为(13.8±6.7)HU,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以均匀、不均匀强化为主,结核球以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为主,炎性结节强化方式多种多样;HRCT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恶性SPN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82.5%,90.0%、82.6%,90.5%、82.1%,84.0%、87.5%,94.7%、71.4%,良、恶性SPN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动态增强扫描对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艳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67-3468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定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SPN 17例,炎性SPN 12例,恶性SPN 36例,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15s、30s、60s、120s、180s、240s、300s等7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增强参数,统计各个期相的CT净增值与最大CT净增值的差异,观察结节形态学征象,计算多期动态扫描的△CT值对诊断恶性与非恶性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炎性、恶性组SPN增强后30 s、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 t=3.914、8.624、8.593、9.553、9.852、9.771和3.705、7.842、7.739、8.863、9.025、8.992,均P<0.05);炎性组SPN增强后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明显高于恶性组(t=6.047、5.743、7.538、6.366、7.156,均P<0.05);炎性组中仅15s、30s期相CT净增值与最大净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7、3.711,均P<0.05);恶性组仅15s、30s、60s期相的CT净增值与最大净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3.954、3.677,均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SPN诊断效能最高的是CT最大净增值15~60 Hu,其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6.21%,准确度为89.23%。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能够为恶性、良性、炎性SPN鉴别提供有利证据,可以同时观察结节的形态和强化特征,以CT最大净增值15~60 Hu作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阈值具有较高准确性,以增强后15s、30s、60s为扫描时间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HR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平扫,并选择同一层面行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增强前后的CT值,计算并分析结节强化的CT值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描绘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结节的强化类型。结果恶性SPN平均强化CT值为(32±4)Hu,良性SPN乏血供组平均强化值为(14±3)Hu,良性SPN血供丰富组平均强化值为(47±6)Hu,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增强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应用的成像分析。方法收集36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动态增强CT扫描,对确诊病例(恶性病变组28例,良性病变组6例,活动性炎性组2例)进行成像分析,比较时间-密度曲线及相应的参数等数值。结果增强CT的成像分析S/A比值在良性、恶性和炎性病变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发现以炎性肺部结节最高,恶性肺部结节第二,而良性结节处于最低,三组数据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病变的阈值以强化增值≥25 Hu或S/A〉10%作为标准,另外发现比较三组结节增强CT在后期的成像过程中的消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及其配置的灌注的分析对不同肺结节病变进行动态增强研究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35-1936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动态增强扫描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炎性结节的情况,对各组之间的动态增强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恶性和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一般≥20Hu,良性结节的强化峰值一般≤15Hu;多数恶性结节(58.29%)为均匀强化,炎性组中多数病例(66.67%)呈周边环状强化。结论:良、恶性SPN可通过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PH、CT、强化模式方面的不同来反映其微血管构成的差异,从而对SPN的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谢培  罗志坚  饶驭  洪欣  黄青良 《江西医药》2023,(9):1074-1076+107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鉴别诊断肺结节与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80例肺结节与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分析诊断准确率以及图像特征。结果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病变15 s CT值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30、60、120、180、240、300 s CT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炎性病变上述时间的CT值则显著高于良性、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与炎性病变在15s的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60、120、180、240、300 s时间段内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节与肿块使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进行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可判断良恶性,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高,可对不同类型结节的强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35例CT平扫及增强影像,以临床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组,比较3组病灶的生长部位、体积、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有无转移等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35例GIS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的边缘光滑程度、病灶形态分叶性状及密度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间质瘤CT平扫示密度多均匀,边缘多光滑,增强程度11~62Hu,肿瘤最大径线均<5.0cm;交界性、恶性间质瘤CT平扫密度大多不均匀,边缘光滑或不规则,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最大直径均>5cm。结论 CT可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联合薄层CT扫描对诊断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直径为1~3 cm)患者,行PET/CT显像和薄层CT扫描,PET显像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良恶性;薄层CT扫描后再行MPR重建,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综合分析两者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PET显像、薄层CT扫描、两者联合诊断肺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92.6%、88.2%、96.4%,特异性分别为73.3%、57.1%、85.7%,准确率分别为89.3%、80.4%、94.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1.8%、9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61.5%、92.3%.结论 PET联合薄层CT扫描是临床上诊断肺小结节良恶性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对于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发病6 h内对19倒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CT平扫以及CTP检查,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结果为19例患者中6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梗死征象,所有患者CTP均发现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脑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具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人264例278个病灶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组(130个)和恶性组(148个);比较两组平扫和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描绘ROC曲线评价平扫及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临床效能。结果 恶性组CT平扫直方图均值,第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均值,第1、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方差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平扫及强化扫描直方图指标中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的AUC最高(0.7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6%,63.75%(P<0.05)。结论 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良好价值,其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可作为重...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李洪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885-2886,I0001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为乳腺病变患者68例,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 经磁共振灌注成像行并行手术治疗,68例乳腺病变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32例及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Ⅰ型(流入型)、Ⅱ型(平台型)和Ⅲ型(廓清型)分别为78.1% (25/32)、18.7% (6/32)、3.2% (1/32),恶性肿瘤分别为2.8%(1/36)、33.3%(12/36)、63.9%(23/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T1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徐军  王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02-103
目的 探讨64排CT在急腹症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胰腺炎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非急性胰腺炎上腹疼痛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CT灌注扫描.结果 观察组患者CT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肿大或伴有渗出,有异常血流表现等;对照组提示为胰腺大小、边界正常,无异常血流表现.观察组的PS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BF和BV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能根据血流情况对胰腺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与鉴别,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108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72例(恶性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恶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4%。乳腺良性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周边可见包膜;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边缘粗糙呈毛刺蟹足状,周边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恶性组血流分级程度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组Vmax及RI范围小于恶性组(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部孤立小结节性病变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根  刘玉娥 《江西医药》2007,42(6):496-498
目的 探讨直径小于1.5cm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肺部小结节灶X线及CT影像学特点,结合复查观察及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46例SPN病灶中误诊率为46%,其中肺癌5例(3例被误诊),主要表现分叶、边缘小毛刺、支气管阻塞、胸膜凹陷;结核结节32例(15例被误诊),主要表现钙化、卫星灶、支气管引流,胸膜粘连;炎症结节7例(3例被误诊),主要表现边缘光滑或模糊、无分叶;良性肿瘤2例,主要表现: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但多数SPN病灶特征性征象不多.结论 根据X线、CT及临床资料大部分小结节病灶可以诊断,随访及穿刺活检是诊断小结节病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