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采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构建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证实体外获得的EPCs参与血管新生.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兔外周静脉血的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对培养14 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获取EPCs,并接种于Matrigel三维基底膜胶,Singlequotes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形成.结果 (1)培养7~9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呈现干细胞特件;贴壁细胞表达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凶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呈现内皮细胞系特征;贴壁细胞用碳化青染料(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FITC标记的Ⅰ型荆凝集素(F1TC-UEA-1)双荧光阳性,显现EPCs的生物学特性;(2)动态观察;培养2周左右,在三维胶体中形成血管结构.结论 外周血米源的EP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血管能力,可应用于制备体外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缺血性血管新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是指产生新的血管或从已存在的血管形成毛细血管的过程.1997年Asaharad等[1]首次发现成体外周血循环中存在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证实出生后的成体存在有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两种生成血管机制,揭示了EPC参与机体内缺血性血管新生过程,从此拉开了EPC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来源于骨髓,循环、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血管生成。许多因素可影响外周循环EPCs的数量及功能。因此,采用药物动员或改善其功能有可能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EPC形成于胚胎期,胚外造血启动,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的一些间充质细胞逐渐聚集成条索或团块状,形成血岛,血岛进一步出现腔隙化改变,中央的细胞分化成造血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是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仍在显著升高。通常,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介入和手术。虽然这些治疗也在不断发展,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但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骨髓、脐血和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内皮细胞并参与血管新生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于是在2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程铖  韩莲花  吕海涛  李红霞  周亚峰  杨向军 《江苏医药》2007,33(8):815-817,F0003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EPCs生长分化过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骨髓中提取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培养,对培养10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培养4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梭形贴壁细胞从集落中央以放射状向外周生长;培养7~10 d,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2周左右可见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呈DIL-ac-LDL及FITC-UEA-1双荧光阳性,阳性率为(65.0±4.0)%;贴壁细胞表达vWF,VEGFR-2和V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90.0±2.1)%,(77.0±4.1)%和(78.1±8.2)%.结论 骨髓中富含EPCs,成功建立了一整套骨髓源EPCs的分离、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且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罗春苗  徐达华  高潮 《安徽医药》2009,13(9):1119-1121
内皮祖细胞EPC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PCs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现对EPCs与高血压相互关系以及未来的前景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Yang H  Che O  Chen S  Sun L  Ji AM 《药学学报》2010,45(5):576-581
应用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包裹靶向小鼠VEGFR2基因的siRNA分子,以研究其体外基因沉默作用及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染料CY3标记的siRNA分子的细胞内定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基因沉默效果,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比较经瘤内和尾静脉给予siVEGFR2/PEI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PEI能成功转染siRNA分子进入细胞质,siVEGFR2/PEI转染的MS1细胞中VEGF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沉默效率分别为28.2%和23.6%。瘤内给与siVEGFR2/PEI组裸鼠肿瘤体积[(189.429±17.562)mm3]明显小于空白组[(365.844±20.713)mm3]和PEI静脉给药组[(315.507±20.491)mm3]。结果表明,PEI能有效介导siRNA分子转染进入细胞质并能特异性沉默靶基因的表达。未经组织靶向性修饰的PEI不具有肿瘤靶向作用,瘤内注射的抗肿瘤效应优于静脉给药途径,这为进一步研究PEI介导的siRNA分...  相似文献   

9.
内皮祖细胞的鉴定及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10年来,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循环血液中EPCs储量的改变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不同表现。因此,EPCs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修复受损血管的一种细胞疗法被广泛研究。该文对1997年至今大多数研究中EPCs的鉴定及培养方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孙阳  陈树春 《河北医药》2011,33(2):256-257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特殊分型,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妊娠糖尿病不仅增加了孕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甚至对新生儿有远期的影响。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糖尿病一级亲属已经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始发因素,因此及时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对预防及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5/6肾切除后引起慢性肾衰,进而诱发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随病程的进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及内皮祖细胞标志物在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行5/6肾切除术制作大鼠血管活性损伤模型,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体外灌流法测定胸主动脉舒张活性,real ti me PCR法测定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随病程进展显著升高,慢性肾衰形成;6周时乙酰胆碱刺激引起的血管舒张活性显著下降,提示血管内皮损伤,10周和14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血管中CD34,CD133,VEGFR2,VEGFa表达下调。结论 5/6肾切除可引起大鼠慢性肾衰,诱发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调,内皮祖细胞减少可能是血管随病程持续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1,25-(OH)2D3]干预培养对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EPCs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鉴定;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骨化三醇10、50、100μmol/L干预培养72 h,观察EPCs的数量变化、黏附、增殖和产生一氧化氮(NO)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50、100μmol/L组的贴壁细胞个数分别为13.91±1.58、14.28±1.66、16.9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贴壁细胞个数分别为9.55±1.11、10.25±1.15、10.8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能力(OD值)分别为0.285±0.005、0.301±0.009、0.321±0.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中NO含量分别为5.687 9±0.392 5、5.954 7±0.243 2、7.682 2±0.353 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干预培养能提高人外周血来源EPCs的黏附能力,但对其增殖能力和产NO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是急性肾衰竭(ARF)的最常见病因.研究证实,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和内皮再生,尤其在缺血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对EPC在I/R损伤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I/R肾损伤后EPC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巍 《江西医药》2010,45(7):720-722
从首个淋巴管内皮(lymphatic endothelium,LE)标记物VEGFR-3被发现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对新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寻找。近些年来,已经发现了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LE标记物为观测肿瘤淋巴管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对LE标记物的研究过程中,其对肿瘤淋巴管的变化是否能起到特异性的反应,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来源于骨髓,是具有修复内皮和新生血管功能的干细胞。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和功能均出现下降,EPC已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本文综述EPC在糖尿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和药物干预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可在人胚胎时期以及出生后促进血管新生.EPC在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被招募到目的 部位,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组织.在血管新生、内皮再生的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方面,尤其在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疾病治疗和减少冠心病植入支架再狭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PC的概况及其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皮祖细胞(EPC)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研究表明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面作为内皮细胞前体的EPC为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EPC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已成为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支架内涂层药物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生长,降低血栓发生率,但也抑制了内皮细胞的爬行,延迟了再内皮化的进展.如何促进再内皮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内皮祖细胞的发现和不断的研究进展,为再内皮化打开了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其种类多样,病因、病理、生长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均尚未完全清楚;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即能够增殖、迁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有关血管源性肿瘤的基础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成体EPCs的来源、特征、功能及其在血管瘤中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内皮祖细胞(EPC)为来源于骨髓及外周血中的干细胞,能定向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损伤后的修复。研究显示,改善糖尿病EPC功能,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追踪近年来改善EPC功能的研究进展,就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