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品种繁多,性质复杂,大多数品种易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来源及不稳定,且多具有季节生产,常年使用,一地生产,多地使用的特点。因此,必须切实做好贮藏保管工作,防止药品变质损失,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而中药材在贮藏保管过程中,若养护不当,容易发生药品的霉变、生虫、变色和风化、潮湿等变质现象。如何防止药品变质失效,就必须了解药  相似文献   

2.
谈谈中药材标本的贮藏与保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强 《中国药事》2003,17(7):455-456
中药材标本是作为药检部门检验中药的实物参考依据 ,妥善地贮藏与管理除保证药材标本的外观质量外 ,还可保证药材内部组织结构 ,以及所含成分尽量不受影响 ,即最大限度保证药材固有的特征与特性。因此 ,中药材标本的贮藏保管目的主要是保证中药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长期性 ,如贮藏管理不当 ,药材就会发霉、虫蛀、变色、变质 ,使药材标本的形态、色泽、质量发生改变 ,失去“实物参照物”价值。下面就其贮藏和保管 ,谈谈自己的体会。1 药材变质的原因引起植物药材变质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药材本身具有的可变性 ,因植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易发生变质的各种条件入手,针对外界水分、湿度、光线等影响因素,研究制定符合药物保存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方法根据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同的贮存保管方法将我院药房贮存的药品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分类贮存、干燥低温贮存、封闭或对抗贮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法贮存保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常规组采用常规状态下自然贮存保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结果两年内观察组所保管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和药效均超过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类贮存、干燥低温贮存、封闭或对抗贮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法贮存能提高药品的保管质量。  相似文献   

4.
赖中福 《中国药业》2002,11(9):62-62
中药材在贮藏保管中易发生结块潮解、霉烂变质和污染生虫等质量问题,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药材极易受潮。就此介绍通风、吸潮、密封等解决药材受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治病的疗效.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二:一是中药材本身的质量;二是药房工作人员对中药材贮藏、管理质量的好坏.笔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多年从事中药保管工作的经验体会,就如何提高中药质量,加强中药库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00-1601
由于中药饮片基源复杂 ,无论制作方式、药材成份、包装形式等都存在着千差万别 ,中药饮片及药材性质不同 ,所以干燥方法就相应有所不同 ,基于上述原因 ,首先应将饮片按照不同药材成份、药效情况以及中药材性质等进行分类 ,按照不同方式去贮藏、干燥 ,现介绍如下 :1根皮制成的饮片根皮制成的饮片其药材特性大多是纤维性的 ,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生霉变质。但是一遇炎热潮湿 ,药房通风条件差时 ,也会受潮霉变 ,在保管这类药时 ,在夏季应经常进行摊晾 ,如遇潮湿 ,可进行烘烤 ,在其它季节里只要保持药房通风、凉爽 ,一般不会生霉变质。这类药材常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中药贮藏技术的研究报道如气调、空调、冷藏、辐射、红外、机械吸潮、真空密封、钴60照射等,均以大型药材库为主,对基层医院药房小批量中药材保管的研究及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选择普遍常用的不同容器及易生霉生虫的药材,分别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进行封存保管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材的保管及养护方法。方法总结分析引起中药材质变的原因及中药材保管养护注意事项。结果中药材变质多由消毒不规范,温度、湿度不适宜,空气及日光照射等原因引起。结论在中药材储藏中管理人员需勤查看,勤翻晒,勤打扫,多进行翻晒工作。放置药材的器具,要定时清理干净,然后再装入新药,以有效避免虫害霉菌等的繁衍,有效保证药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药材的贮藏、保管是否得法,对于药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贮藏保管不好往往发生药材受潮、发霉、虫蛀、走油、挥发、变色等变质现象,而导致药材变质或完全失去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5,(12):1289-1291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现象,会导致某些化学成分含量下降、升高或新成分的产生。了解贮藏过程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改善贮藏条件,可以制定合理的贮藏期。为了保证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笔者建议,在控制有效成分含量指标的同时,应增加新产生的或含量升高的化学成分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历来是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生药的临床疗效和药品质量,防止生药变质失效,本文就生药在贮藏与保管中的变质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1 虫蛀 即害虫侵入生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生药经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有的完全蛀成粉状,失去药用价值。生药产生虫蛀的原因主要有:①生药在采收时受到污染,在加工干燥中未能将害虫或虫卵消灭;②贮藏生药处所或容器本身有成虫或虫卵;③在贮藏  相似文献   

12.
在医院中药房的调剂工作中不时地看见一些因中药材加工和贮藏不当而掺有杂质、霉败、虫蛀等现象 ,这些不仅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使其在处方中起不到的治疗作用 ,更主要的是这类中药材混进处方中后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 ,购进的中药材一定要搞好加工贮藏。本文仅从药房中常见的药材易发霉、生虫的现象谈谈搞好中药材的加工贮藏的意义。1 中药材的加工中药库购进的药材一般都是经过炮制加工的 ,但因为药材的包装、运输等原因 ,有的药材含有多量水分和杂质 ,这些都是引起发霉、生虫的主要原因。很多中药材中常见到掺有一些泥砂 ,甚至可见到一些…  相似文献   

13.
蒋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674-675
目的结合药品日常监管工作实际,探讨中药饮片市场中以假充真、品种混淆等质量问题。方法分析中药饮片质量与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原药材质量、贮藏保管条件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结果与结论提出了解决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药在贮藏保管中,因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微生物以及害虫等,容易引起药材的物理、化学变化,可引起发酵、生霉、腐烂等。特别是种子类如枸杞子,因含菜碱、维生素、脂肪油等,贮藏保管中,最容易霉烂变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贮藏过程中的致霉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如保管不妥,极易发霉变质,尤其是在夏季,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药材发霉现象更为普遍。霉菌对人体危害极大,如果服用大量发霉的中草药,霉菌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引起各种疾病。霉菌致病病程长,且顽固,无特效药可以治疗,这样,中药非但没有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反而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中药在贮藏过程中的发霉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进行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传统药物,做好中药的保管养护工作,对于防止中药质变,保持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蛀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是在中药材在储存中引起变质,以致报废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思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12-213
中药品质的好坏,除与采收加工得当与否密切相关外,贮藏保管对其品质亦有直接影响.如果贮藏不当,药材就会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从而使中药质量降低,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由张紫洞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材保管技术》一书共27万字,32开本,382页,插图42幅,定价1.05元。本书是编者继《药物贮藏法》《卫材仓库技术管理》之后所写的有关药材贮藏保管的第三本专门著作,也是结合教学和科研心得并总结历年来我国药材部门保管经验所写的一本较全面而系统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雯 《中国药事》2009,23(3):264-266
目的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探讨中药饮片质量不高的原因。方法分析中药饮片质量与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原药材质量、贮藏保管条件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结果与结论提出针对中药材质量不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使其能够安全而高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坚航 《海峡药学》2005,17(3):189-192
本文就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从原植物、自然环境、播种季节、采收、生产年限、初加工、贮藏保管、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以及人为掺假等诸多方面予以论述,探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