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不同皮损状态下血清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IgM抗体、IL-2、IL-10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带状疱疹30例早期轻症患者、30例早期重症患者、26例恢复期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IgG抗体、IgM抗体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部分患者和健康者IL-2、IL-10的水平。结果:IgG抗体在早期轻症组与早期重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有差异,与恢复期之间无差异,但在早期重症组与恢复期、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也无差异;IgM抗体、IL-2在四组之间无差异;IL-10在早期重症组高于早期轻症组,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与其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早期轻症组、恢复期组、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并无差异;IgG抗体、IgM抗体与IL-2、IL-10以及IL-2/IL-10之间经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结论: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gG抗体、IgM抗体和IL-2水平与皮损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IL-10水平在早期重症患者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用酶标SPA法对68例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及HZ半年后无PHN的患者的血清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和非HZ患者血清对照.结果显示HZ在发病一周内其抗VZV抗体大都处于低水平,抗体滴度与年龄无关,仅与疼痛程度有关.HZ在发病一周后其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该滴度与患者年龄、疼痛程度均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抗VZV抗体滴度越高,疼痛程度也越剧烈.无PHN者在发病半年后其抗VZV抗体均降至正常水平,而有PHN的HZ在一年后抗体仍呈高滴度,显示PHN的发生与抗VZV抗体有密切关系.而对照组抗VZV抗体呈阴性或低滴度阳性.  相似文献   

3.
赵林栋 《中国性科学》2004,13(9):9-9,13
目的:了解生殖器疱疹(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40例GH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提高GH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例带状疱疹水疱和治愈后皮肤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16例所有水疱损害中均可检测到385bp的VZV DNA片断。6例痊愈2个月内活检组织中2例(33.3%)检测到VZV DNA。10例超过2个月的临床治愈皮损内均未检测到VZV DNA。VZV可在带状疱疹治愈皮损中短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起水痘及带状疱疹,幼年及老年较常见,目前对其分子机制、免疫机制以及疫苗研发的研究居多。本文针对近年来VZV致病情况、免疫机制及疫苗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左腰腹部疱疹4天,右肩胸部疱疹2天伴针刺样疼痛于2006年12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无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病、性病等病史。患者在工厂上班,发病前因连续加班,自觉身体比较疲劳。体检:T36·5℃,P 84次/分,R 22次/分,BP132/85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北京地区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基因型。方法采用测序的方法测定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ORF38、ORF54基因序列。结果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306医院8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中基因型均为J型,其中ORF22序列中37990位点有1例存在A-G的突变。结论北京地区306医院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中基因型均为J型,其中ORF22序列中37990位点存在1例A-G的突变。  相似文献   

9.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治疗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和致畸。近几年国外在其抗病毒治疗方面取得许多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无环族抗病毒药、阿糖腺苷、干扰素等药在水痘-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CD8+ )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BC C3 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 ,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带状疱疹组sIL 2R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T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CD8+ 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 ,CD4+ /CD8+ 与正常组比较均降低 (P均 <0 .0 5 ) ;RBC C3bRR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RBC ICR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检测示患者血黏度增高。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及紊乱及血黏度增高学。  相似文献   

11.
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以往的抗带状疱疹病毒药物副作用大且疗效有限。无环鸟苷是当前首选的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对加快皮疹愈合和减轻急性疼痛等有较好疗效。近年来许多新的抗带状疱疹病毒药物显示出较好的抗带状疱疹病毒活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伐昔洛韦、法昔洛韦、索立夫定和Bw882C87等,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2.
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以往的抗带状疱前病毒药物物副作用大且疗效有限,无环鸟苷是当前首选的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对加快皮疹愈合和减轻急性疼痛等有较好疗效。近年来许多新的抗带状疱疹病毒药物显示出较好的抗带状疱疹病毒活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伐昔洛韦,索立夫定和BW882C87等,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报道3例接种COVID-19疫苗后发生带状疱疹的患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0岁。因右胸肋部带状簇集性红斑、水疱伴剧痛2周、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3d、突发左眼失明2h入院。起病后曾在门诊按“带状疱疹”诊治(具体用药情况不详),1周后部分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3d前双下肢开始麻木、乏力,入院当天不能独自行走,入院前2h出现突发性头晕,左眼部疼痛、失明伴恶心,出现尿潴留、便秘。体检:一般状况可,神清合作,心、肺、肝、脾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左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无光感。左眼底视盘色淡,右侧正常。右上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均为Ⅲ级,…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痣”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性皮肤病 ,好发于春秋季节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感冒、肝炎、结核、HIV病毒感染等可诱发 ,男女老幼都可发生 ,以老年人多见。好发于腰背部 ,头面部 (三叉神经 )通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 ,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发病前常有局部灼热和刺痛感觉 ,经 1至 3天后迅速发出皮疹 ,有的病人刺痛和皮疹同时发生。皮疹表现为密集成簇的小米至绿豆大的水疱 ,周围有红晕 ,呈带状排列 ,可伴有发热和类似感冒症状 ,自然病程 2~ 3周 ,本病虽可自愈 ,但对一些年老体弱者 ,临床护理仍然十分重…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疾病。其发病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1]。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30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白细胞介素2受...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出现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偶尔,这两种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很难鉴别,需用实验室方法帮助诊断。实验室所用的方法可按形态学、免疫形态学、血清学及分子病毒学进行分类,每种实验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方法 收集96例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标本。采用煮沸、冻融方法提取标本中的DNA。多重PCR扩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38、54,并测序。用ClustalW软件比对和Primer premier 5软件酶切位点分析核酸序列。结果 多重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标本阳性率为81.3%(78/96)。与Dumas序列进行对比,78份阳性标本ORF22在37902、38055、38081、38177存在点突变,符合基因型J型特点。ORF38和 ORF54分别存在PstI和BglI酶切位点。结论 武汉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J型、ORF38 (PstI+) 和 ORF54 (BglI+)。  相似文献   

20.
从 9例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的水疱液中分离出 2株病毒。经过典型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测定的鉴定 ,结果证实这 2株病毒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