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手术前后持续进行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患者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泌尿外科进行TURP的患者2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在术前、术后以及拔除尿管后均进行提肛肌训练;对照组只在术后拔除尿管出现尿失禁时进行提肛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P<0.01;观察组发生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为(4±0.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2.0)d,P<0.05;且观察组进行提肛肌训练的时间越长,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越低.结论 TURP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拔除尿管后进行持续有效的提肛肌训练能预防或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 TURP)前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拟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尿失禁评分、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TURP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尿失禁状况,减少其发生及持续时间,对TURP术后患者尿失禁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牟宗娟  杨锐  袁春丽  郑范容 《全科护理》2016,(33):3499-3501
[目的]了解早期行为干预对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30例前列腺增生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根据行为训练参与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以锻炼盆底肌功能,对照组90例按护理常规实施。观察比较两组在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发生率以及尿失禁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尿失禁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URP手术病人进行早期系统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病人尿失禁状况,使病人早日恢复控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肛肌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总被引:92,自引:4,他引:92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术前提肛肌训练对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择 88例前列腺增生行TURP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43例术前给予严格的提肛肌训练 ,对照组 45例按护理常规实施。观察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失禁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 48.8% ,明显低于对照组 93 .3 % ,P <0 .0 5 ;实验组发生尿失禁持续 2± 0 .5天 ,明显少于对照组 1 3± 3 .0天 ,P <0 .0 5。结论 :TURP患者术前行提肛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对缩短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59例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30例,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和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术前、术后均给予规范的提肛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持续时间与失禁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23.33%比44.83%)、尿失禁持续2周(14.29%比83.92%)及失禁程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进行提肛肌训练能有效降低BPH患者TUR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漏尿时间,减轻失禁程度,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对TV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围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对TVP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将62例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患者随机分组,32例为实验组,于术前诊断明确始即行盆底肌锻炼;30例为对照组,常规于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失禁时,给予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失禁持续时间。实验组术后尿失禁5例,发生率15.6%,持续时间2~5d;对照组术后尿失禁14例,发生率46.7%,持续时间7~13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能有效预防或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对TV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刚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对TVP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将62例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患者随机分组.32例为实验组.于术前诊断明确始即行盆底肌锻炼;30例为对照组,常规于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失禁时.给予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失禁持续时间。实验组术后尿失禁5例,发生率15.6%,持续时间2~5d:对照组术后尿失禁14例,发生率46.7%,持续时间7~13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全程盆底肌锻炼能有效预防或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4例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对照组术前术后进行提肛肌训练。对比2组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1;观察组发生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为(7.8±3.0)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3.8)d,P〈0.05。结论: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能预防或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术前不进行肛提肌功能锻炼,术后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行肛提肌功能训练,但不做具体的时间和强度规定;观察组对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术前和术后早期进行肛提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前训练时间越长,术后尿失禁发生率越低。结论:术前和术后早期进行肛提肌训练可以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叶丽丽 《当代护士》2016,(10):63-64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60例膀胱癌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患者。按住院号顺序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28例采用常规护理,仅在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出现尿失禁时,行盆底肌训练。双号为实验组32例,除进行对照组的上述护理外,于术后1周留置导尿管期间即行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尿失禁的程度,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拔除尿管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的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病人提肛肌训练的时机。[方法]将15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术后拔除尿管出现尿失禁时指导提肛肌训练;对照组从术前3 d、术日、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均训练提肛肌,拔除尿管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则继续训练提肛肌,两组均观察至拔尿管后的第90天为止。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尿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拔尿管当日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术后带尿管期间病人膀胱痉挛、血尿发生率分别为40%和3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拔尿管当日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训练提肛肌治疗暂时性尿失禁时机以拔除尿管当日发生尿失禁时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前提肛肌训练对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2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术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术前提肛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治疗与训练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出导尿管当日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管拔出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率(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前提肛肌训练可明显降低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程度,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但TURP术后患者的尿路梗阻症状虽然已经解除,由于手术创伤及膀胱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拔除导尿管后几乎都出现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近年来,作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切除术(PV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BPH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PVR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前列腺症状[依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估];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血、尿失禁、尿道狭窄)。结果 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术前IPS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TURP比较,PVRP治疗BPH患者可缓解前列腺症状,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均较短,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收治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1周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干预模式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中,可显著降低尿失禁发生率,缓解尿失禁程度,有效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训练组、全程训练组及术后训练组各38例。预防性训练组患者于术前3 d开始接受提肛肌训练,全程训练组患者在整个住院全程均接受提肛肌训练,术后训练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时进行提肛肌训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评分及尿失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三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较前一个时间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预防性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训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的提肛肌训练,能够明显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尿失禁的发生率,但同时增加尿路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4例,依照数据分组原则将与时间相对应的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3天,B组3~7天,C组7天。尿管拔除后采用ICI-Q-SF量表对患者尿失禁情况进行评分,分析留置尿管时间对尿失禁的影响及原因。结果 B组尿失禁评分低于A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C组尿失禁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以3~7天为最优。结论术后过早及过迟拔除留置导尿管,均可导致术后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HIB型前列腺炎)患者行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术中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术前6周起口服特拉唑嗪,直至术后6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术前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icsymptomscore,IP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等评估症状,术后3个月再次评定上述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行TURP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67例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及NIH—CPSI均下降,最大尿流率增加。结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应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围手术期应接受抗前列腺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拔导尿管法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拔除导尿管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主观舒适度及拔除导尿管后至出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导尿管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主观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 0. 05),拔除导尿管后至出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后拔导尿管法能避免尿道黏膜损伤,减轻患者拔管后的膀胱刺激征,提高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PST)对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RP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ST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拔除导尿管3个月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问卷评分低于拔除导尿管1周时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导尿管3个月STAI、贝克抑郁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除导尿管3个月改良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高于拔除导尿管1周时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导尿管3个月PTGI、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除导尿管3个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及尿失禁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T可有效改善RP后尿失禁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