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健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02-3703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年共274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副溶血性弧菌(26.3%)、金黄色葡萄球菌(14.2%)、变形杆菌(8.0%)、蜡样芽胞杆菌(2.6%)、沙门氏菌(1.5%)为主要致病菌,发生率最高在第3季度(42.3%). [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规律性,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并不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减少或消失。食物中毒是通过饮料或食物及其盛具、容器、包装材料进入人体某种致病性微生物及毒素、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多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群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最多见。现将吉林地区2003-2008年实验室收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及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08年天河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状况、分布规律,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2007~2008年发生食物中毒时食品、患者肛拭子及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样品,对其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确定致病菌的类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与2008年相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年样品总体检出率为24.1%;5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季节分布上,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2、第3季度检出率明显超过第4季度;肛拭子,食品及食品操作间涂抹样3类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肛拭子检出率最高,为37.8%,食品检出率最低,为8.3%。[结论]天河区2007~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出率稳定,检出的致病菌以奇异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样品检出率明显不同。应根据以上特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温群文  陈辉  黄锐敏  俞慕华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21-1823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某区2003—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a共2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副溶血性弧菌(23.0%)、金黄色葡萄球菌(16.5%)、变形杆菌(7.8%)、蜡样芽胞杆菌(3.0%)、沙门菌(1.3%)为主要致病菌;发生率最高在第3季度(40.4%)。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提高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2001年~2003年杭州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最为多见,细菌性食物中毒因中毒病原菌的不同,全年皆可发生,且具有人群易发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是食品卫生安全的大敌,根据近几年的资料和各类文献的报道[1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类型由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沙门菌中毒为首发生了变化,现将本实验室2 0 0 1年~2 0 0 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2 0 0 1年~2 0 0 3年本实验室收受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3 1起,采集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医院共计63 9份,其中可疑食品5 5份,大便(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桐庐县近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为建立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引起2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方法进行病原菌检验。结果:2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各类样品246份,检出病原菌100株,总检出率40.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1%,金黄色葡萄球菌9.76%,蜡样芽胞杆菌7.32%,溶藻性弧菌1.63%,变形杆菌0.81%。各类样品中以患者和厨工肛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9.4%和50.0%,其次是食物,检出率为39.4%。5~10月最多,5月和7月为高峰,2个月发生15起,占65.2%。结论:我县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毒指通过饮料或食物及其盛具、容器、包装材料进入人体某种致病性微生物及毒素、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多数是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群疾病。在食物中毒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最多,现将湖州市1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样本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本辖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和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将近年来本辖区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桂林市2004~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建立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0起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方法进行病原菌检验。结果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检测各类样品562份,检出病原菌126株,总检出率为22.4%。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8.2%,蜡样芽孢杆菌为5.5%,变形杆菌为4.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6%,副溶血弧菌为1.1%。各类样品中以病人呕吐物和肛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6%和51.4%;其次是剩余食品,检出率为45.5%。8~10月为高峰。结论2004~2006年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是EPEC)为主,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10.
杨慧  甘莉萍  金玉娟  李静媚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47-1850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季节分布、地点分布、病原菌的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为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易感染环节,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按W S/T9-1996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进行检验,使用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4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57.8%)、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1%)、沙门菌(11.1%)和奇异变形杆菌(6.7%)等9种致病菌;夏秋季高发(84.8%);集体食堂集体中毒为主(73.3%);粪便中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69.4%)。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2001~200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肃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政府、社会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2001~2005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发病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22起,中毒人数2891人,发病率2.22/10万,其中死亡33人,病死率1.14%。季度分布主要以第3季度(45.08%)和第2季度(29.51%)为主;主要场所为农村家庭(49.18%)、饮食服务单位(25.41%)和集体食堂(22.95%);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性(31.15%)、有毒动植物(28.69%)和化学性食物中毒(27.87%);化学性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11.34%)。近5年该省食物中毒平均发病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口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防制和有效处理该类食物中毒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口市1995~2008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逐年增长,2004~2008年则有减少下降的趋势。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发病场所主要是酒店,其次是学校和单位食堂。主要发病人群为旅客、学生和单位职工。主要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占36.8%;变形杆菌,占15.1%。[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以酒店、学校和单位食堂作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监控单位。而有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南山区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004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按GB/T4789-2003、WS/T9-1996检验方法进行病原菌的检验。[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有季节分布性,其中二、三季度为易发季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病原菌的主要样本为中毒病人肛拭子(呕吐物)。[结论]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及趋势,采取相应对策,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防止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渠县近10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渠县1999~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3起,以沙门菌为主,共发生19起,占35.85%(19/53),还有变形杆菌15.09%(8/53)、构橼酸杆菌7.55%(4/53)、致泻大肠杆菌3.77%(2/53)、志贺菌3.77%(2/53)、金黄色葡萄球菌1.89%(1/53)、克雷伯菌1.89%(1/53).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每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分别占35.85%(19/53)和54.72%(29/53).[结论]我县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菌为主,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致泻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夏秋季节是食物中毒多发季节;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其次是蛋类.  相似文献   

15.
1999~2001年福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登革热疫情实行预警监控,以防止福州市登革热再次流行。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测定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开展蚊种构成及蚊媒孳生地类型调查,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测定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结果:二年采集登革热病人血清3份和发热待查患者血标本186份,蚊媒标本4000余只,均未分离出登革病毒。收集健康人群血标本1920份,除18份登革热抗体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标本。登革热病家周围环境孳生白纹伊蚊幼虫为最多。幼虫对不同材料容器孳生地类型调查结果所占比例陶瓷类高于玻璃类和水泥类。刺叮率以晋安区和仓山区为最高。布雷图指数最高为仓山区,其次为恶安区和台江区。结论:福州市周边的6个区(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高度危险性,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发生现况,为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0~2009年海淀区食物中毒高发于夏秋季节;集体食堂是中毒的高发场所;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结论]海淀区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夏、秋季食物中毒高发,应针对不同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微生物污染的防控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18.
龙岩市1996~2002年食物中毒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找出关键控制点 ,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不同中毒食品、不同类型食物中毒及中毒人数等归类统计 ,分析龙岩市 1996~ 2 0 0 2年间发生的 33起食物中毒案例。结果 :7年来我市食物中毒由 1998年中毒起数 10起 ,发病率 4 .1/10万 ,死亡人数 4人降至 2 0 0 2年中毒起数 3起 ,发病率 2 .9/10万 ,无死亡人数 ;中毒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以第 3季度最高 ;中毒食品以农药污染的果蔬为最 ;其次是腐败变质的肉及肉制品 ;毒蕈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 ,占总死亡人数的 5 7.1%。食物中毒主要由细菌性、化学性、毒蕈中的自然毒引起。结论 :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 ,加大毒蕈、农药、鼠药的危害性及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科学管理农药、鼠药 ,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