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对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学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1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病史6个月~20年,房颤持续时间1周~4个月,左心房直径37~47 mm平均(40.8±26.0)mm,左心室射血分数0.26-0.68平均0.55±0.11。术前抗凝治疗2~3周。术中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及右心室起搏导管。房间隔穿刺成功后送入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电极导管)及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预设功率30 W,温度50℃,于肺静脉口依次对4根肺静脉进行隔离。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后,再将Lasso电极导管依次送入各肺静脉口部标测,在残存肺静脉电位(PVP)的部位继续消融至心房与肺静脉完全电隔离。结果共对54根肺静脉进行电隔离,左上肺静脉14根,左下肺静脉13根,右上肺静脉14根,右下肺静脉13根,电隔离成功后PVP均完全消失,即刻成功率100%,平均放电时间(2 972±843)s。1例出现心脏压塞。随访12-18个月,无房颤复发5例(36%);症状明显减轻、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4例(28%);症状无改善,房颤仍持续发作5例(36%),总有效率64%。结论肺静脉电隔离对持续性房颤治疗有效,其方法学可行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方法学@杨延宗!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刘少稳!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高连君!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林治湖!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以左心房-肺静脉电联系双向阻滞作为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终点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达到左心房-肺静脉传入阻滞后,分别于每根肺静脉内起搏评价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情况.据此分为双向阻滞组(传入与传出均阻滞)和传入阻滞组,随访观察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疗效.结果 76例均完成导管消融术,306根肺静脉(2例患者存在右中肺静脉)均达到左心房-肺静脉电学传入阻滞之传统终点.18例消融术后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呈双向阻滞,58例仅传入阻滞.平均随访(6.85±1.08)个月,1次消融成功率为77.63%.其中,双向阻滞组为83.33%,传入阻滞组为75.8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26%(4/76),无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结论 以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双向阻滞为房颤导管消融终点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策略似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进展,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学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对应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的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房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 )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我们应用普通射频消融导管 ,通过消融肺静脉口 ,对 6例局灶性房颤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一、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 1~ 6 3岁 ,有阵发性房颤病史3~ 10年 ,心电图示频发“PonT”房性早搏 (房早 ) ,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房颤发作频繁 ,3~ 4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术。主肺动脉造影显示肺静脉解剖位置后 ,两次房间隔穿刺放置 7F 10极Lass…  相似文献   

6.
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在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顽固性PAF患者 30例 ,男 19例 ,年龄 5 3± 15 (41~ 70 )岁 ,在肺静脉口用Lasso环形电极导管对肺静脉逐一进行标测 ,于肺静脉最早的心房 肺静脉电位处消融 ,电学隔离肺静脉。消融温度控制在 5 0℃ ,功率 2 5~ 35W。结果 :电学隔离肺静脉 6 9根 ,其中左上肺静脉 2 8根、左下肺静脉 2 0根、右上肺静脉 15根、右下肺静脉 6根 ,电隔离成功6 5根 ;电隔离上腔静脉 6根 ,左房后游离壁异位兴奋灶消融 8个 ,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成功率 94 %。随访10 .1± 5 .1(5~ 2 2 )个月 ,成功率 (无心房颤动发作 ) 6 1%。结论 :在Lasso环形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对PAF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安全有效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PAF的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发生机制和再次消融治疗结果。方法采用Lasso导管和电解剖(Carto)标测,对135例房颤患者行环同侧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的102例患者中,33例患者仍有ATa发作。其中20例接受再次消融治疗。再次消融术均采用单Lasso导管标测,Carto指导下点状消融肺静脉与心房的传导点(gap),或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左心房。消融成功终点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结果Lasso导管标测表明,20例患者均存在心房与肺静脉(A—PVP)的电传导,一侧和双侧A—PVP传导分别为8例和12例。再次消融,18例患者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其中10例为局部补点式消融,余8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另2例患者的左侧或双侧肺静脉未能电隔离。平均随访(5.5±5.3)个月,18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的患者,仅1例仍有阵发性房颤。结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后,存在或恢复左心房与肺静脉的电传导是导致ATa发生的主要原因。再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腔静脉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36例,年龄(42.5±13.2)岁。经1次房间隔穿刺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和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在Lasso导管的指导下,采用全肺静脉或上腔静脉与靶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肺静脉和腔静脉行标测和电隔离治疗。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位处和/或心房起搏时最短的心房和静脉电位间期处为靶点行消融。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接受一次电隔离治疗,共电隔离大静脉115根,其中左上肺静脉34根,左下肺静脉22根,右上肺静脉30根,右下肺静脉17根,上腔静脉1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为95.6%,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78%。随访3~22个月,成功率(无房颤发作或房颤发作明显减少)为75.0%。结论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腔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活动连接,可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与心房电连接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目的 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肺静脉的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的结果,评估中国人肺静脉与心房的电连接类型和特点。方法 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43例,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电位(PVP)记录和分析,并对能标测到PVP的肺静脉进行开口部的点或段的消融电隔离治疗。根据窦性心律和心房起搏下的肺静脉内环形标测电报导管标测到的PVP的激动顺序,以及有效放电对PVP的影响,分析和总结肺静脉与心房之间的电连接特点。结果 共标调和域电隔离肺静脉100根,其中呈单束状电连接35根(35%),双束状电连接48根(48%),多束状电连接11根(11%),环状电连接3根,无电连接3根。结论 根据环状电报标测到的PVP激动顺序和对放电的反应,提示肺静脉与心房之间电连接的类型多为单束状和双束状(83%),说明对于大多数肺静脉不必进行环状消融,而只需在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处进行点状或节段性消融即可达到完全电隔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终点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Pappone率先采用的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CPVA)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主流术式,本文通过前瞻性研究,对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的疗效是否依赖于肺静脉的完全电学隔离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承办的第 3届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研讨暨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 ,于 2 0 0 2年 7月 12~ 14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来自内地 2 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约 10 0余名心脏电生理学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心房颤动 (房颤 ) ,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的诊治是当今心律失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 ,其发病机制、电生理特点、消融方案以及治疗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仍无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较快 ,呈现出百花齐放、百…  相似文献   

12.
蒋晨阳  刘强 《心电学杂志》2010,29(2):175-177
基于心房颤动的肺静脉起源理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目前已成为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下称消融)的主要术式。在完成电隔离的肺静脉中,常可以记录到与心房电活动无关的自发电位,其通常也被认为是肺静脉与心房间达到电隔离的标志。本文报道1例未完成肺静脉隔离即出现自发电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在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PAF患者103例,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结果分为:单纯CPVI组和CPVI+SVCI组,随访1年以上,观察AF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103例患者共消融120人次,其中11例消融2次,3例消融3次。综合电生理检查及RFCA结果进行分组:单纯CPVI组88例、CPVI+SVCI组15例。随访期间,共计81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8.6%;CPVI+SVCI组13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6.7%;单纯CPVI组68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7.3%。CPVI+SVCI组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未恢复。结论 SVC是常见的AF触发灶之一,SVCI有助提高行CPVI的PAF患者的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行心房 肺和 /或上腔静脉 (大静脉 )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 ,药物治疗无效的 10 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性 72例、女性 2 8例 ,年龄 2 7~ 75(54± 10 )岁 ,均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 (Lasso导管 )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心房 靶大静脉 (指术中标测证实为房颤相关的肺静脉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和 /或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指术中无心律失常发作而不能明确房颤相关大静脉 ,主要对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进行电隔离 )。结果  10 0例患者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2 0次。行单纯心房 靶大静脉电隔离 2 2例 ,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78例 ,共电隔离大静脉 2 68根 ,其中肺静脉 2 44根 ,上腔静脉 2 4根。即刻电隔离成功 2 57根 (96% )。平均随访 (2 2 9± 177)d ,随访期内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部分患者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 ,无房颤发作 65例 (65%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 12例 (2例服用胺碘酮后 ,12 % ) ,总有效率 77%。并发症包括脑卒中 2例 ;肺静脉狭窄 9例 ,其中单支轻度狭窄 7例 ,2支重度狭窄 1例(均为 2次消融 ) ,左上肺静脉完全闭塞 1例 ;术后心包积液 2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3 %。结论 (1)使用Lasso导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隔离术(CPVI)和以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的分步隔离术(分步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110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PVI组(n=55)和分步隔离术组(n=55)。CPVI组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绕两侧肺静脉前庭的线性消融,消融终点是肺静脉电学隔离。分步消融术组首先通过节段性消融隔离肺静脉,然后根据术中房颤诱发试验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左心房顶部或二尖瓣环峡部的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房颤诱发试验阴性。结果:消融术后3个月内,两组的症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VI组20例(36.4%)vs分步隔离术组23例(41.8%);P=0.69]。复发患者中,分步隔离术组7例,CPVI组5例患者接受了再次消融(P:0.76)。末次消融术后随访3~9个月,分步隔离术组和CPVI组分别有43例(7S.2%)和46例(83.6%)在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亦无症状性ATa发作。并发症见于3例患者(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和严重的皮下血肿)。结论:对于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以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为核心的分步隔离术式和CPVI策略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仍然是当今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2003年8月9日~11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300名专家学者对现阶段国内、国际房颤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价,就其中的热点、难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成功地对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手术演示.  相似文献   

17.
自90年代后期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应用于临床以来,对房颤的发生机制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报道。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以任何一种方法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在不同的中心采用的方法亦不统一。以下结合1例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治疗左心房线性消融后复发的阵发性房颤,以阐明肺静脉电隔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但由于复发率较高以及出现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对其方法学有很大争议。近来我们对 1例局灶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左肺静脉口成功的造成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 ,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患者男性 ,6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10年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房早 ) ,可见“P在T上”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平时房颤发作频繁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此次因发作房颤入院。入院诊断 :阵发性房颤 ,冠心病、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对肺静脉-心房(PV-LA)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26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1~69(52±11)岁,均有阵发性房颤病史.患者分为2组,第1组15例应用普通4 mm电极温控导管消融,第2组11例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所有患者均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3根或4根肺静脉(PV)消融.结果第1组15例患者第1次消融了50根PV,即刻PV-LA电隔离成功率92%,手术时间平均3.5 h.其中在2例因房颤复发行第2次消融的患者中,第1次消融的7根PV中有6根(86%)恢复了与LA间的传导.第1组随访平均13个月,无房颤发作者8例(53%,含2例经再次消融患者),有效3例(20%).第2组11例患者第1次消融了44根PV,即刻PV-LA电隔离成功44根,成功率100%,11例手术时间平均2.8 h,1例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消融时发生心脏压塞.第2组随访平均4个月,无房颤发作者7例(64%),有效2例(18%).结论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进行PV-LA电隔离可能(1)缩短PV-LA电隔离所需的时间和提高成功率;(2)减少术后PV-LA电传导恢复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复发率;(3)初步结果表明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较安全,但是否增加PV狭窄和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2001年8月到200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107例行经验性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术中只要所标测静脉的肌袖电位明确且与心房之间存在传导关系,以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到位不困难,则行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静脉电隔离。术后不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症状缓解且无房颤的心电图证据判定为手术成功。结果:107例房颤患者中105例即刻静脉电隔离成功(98%),平均每人行3.3±0.8根肺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共隔离静脉352根。21例因房颤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20%),3例进行了第3次手术,平均每人共完成1.2±0.5次静脉电隔离术。82例(78%,82/105)手术成功的患者随访13±8个月,66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及房颤复发的证据(80%)。结论:射频消融电隔离3根以上心脏大静脉可以预防约4/5患者房颤的复发,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