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手机心电远程监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现代化的发展,采用手机或手机方式的通讯技术进行心电远程监测,已获得成功,是心电监测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项技术的推广,对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整个地球村作为一个大心脏监护室的目标将成为可能。本文简要介绍当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和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进行性能测试和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评价远程监测仪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人选2008年4月至2008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4例住院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心电手机)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分为远程心电图组及常规心电图组。对两组进行心电图诊断及时间和幅度参数的比较。结果远程心电图组胸前导联的图形质量及基线稳定性相对优于肢体导联。经比较远程心电图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P〈0.05),共识别出心律失常266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35例,缓慢心律失常131例,最常见心律失常依次是室性早搏(18.7%),一度房室阻滞(13.9%)及心房颤动(13.5%)。两组仪器所测得正常心电图组在心率、P波、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等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参数相关良好;V2、V3、V5及I导联进行P波振幅、QRS波振幅、QRS综合压代数和压差及T波振幅等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心电信号记录准确,能够检测出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高,使用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比较,探讨远程心电监测(REM)应用于心律失常诊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42例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慌、头晕、晕厥患者,3个月内每例酌情行REM一周至1个月,监测期间每天定时以及有症状时进行REM,随访期3个月内每例患者至少行3次ECG检查。其中72例同期进行了Holter检查,比较REM与ECG以及Holter对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42例行REM的患者中有10例脱落,REM共产生出6 945份有效心电图,132例有效病例中REM与ECG分别检出105例(79.5%)及76例(57.6%)患心律失常,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检出30例(22.7%)及26例(19.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其中Holter检查的72例患者中,REM与Holter分别检出62例(86.1%)及52例(72.2%)心律失常患者(P<0.05);同时分别检出21例(29.2%)及25例(34.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结论 REM能及时准确诊断各种心律失常,诊断正确率几近100%,对院外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CG和Holter。  相似文献   

6.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TTEC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756例患者接受TTECG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57例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结果进行比较;②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18例、随访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2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29例、外科手术前监测心律失常52例。结果疑诊心律失常636例中541例明确诊断,阳性诊断率为85.1%;发现高危室性心律失常55例;其中先后进行TTECG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7例患者中,TTECG确诊49例(86.0%),动态心电图确诊38例(66.7%),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发生晕厥33例患者中11例明确诊断,阳性率为33.3%,而24h动态心电图仅发现4例,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TECG对于偶发心律失常,尤其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晕厥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明显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农村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沂源县中医院在宽带网上申请设立IP心电远程会诊中心,中心下设终端分站,分站将所采集到的心电图信息通过宽带网传至中心,中心医生即刻作出诊断并回复.选择自2009年8月~2010年7月,我中心监测的异常心电图9353例为1组,心律失常3758例为Ⅱ组,异常S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城乡远程心电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山西省6个县乡和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997例受检者,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就医费用及就医时间。结果县乡组比社区组受检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就医费用高,就医时间长(P〈0.05)。结论县乡开展远程心电监测检查可节省更多就医成本,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程心电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 从总院、分院、社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通过远程心电网络系统记录并上传的386500份心电图中,随机抽取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资料来源、心电图特征和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000份网络心电图中533份来自总院,467份来自分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渝东北片区医疗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基层医生心电图诊断水平较低的现状,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于2014年6月采取“1+X”模式,以“四统一”“一共享”为核心,建设了区域性远程心电监测网络诊断-会诊中心,方便区域内的心血管病患者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都能享受到同质化的心电检查与治疗。本文介绍了该会诊网络的组织及技术架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与应用成效,分享了系统建设运营的经验与建议,并展望了系统其他应用的深度开发、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改造与社区居民智慧健康医疗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电话遥控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方法:对进行电话遥控心电图检查的56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与同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8例患者的监测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①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偶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偶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动态心电图高(P<0.05);②电话遥控心电图对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及频发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与动态心电图无差异(P>0.05);③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电话遥控心电图可连续监测3 天,而动态心电图仅能监测1天,且电话遥控心电图可随时随地将心电图信息发送到医院,及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④电话遥控心电图不能记录到24 h心跳的总次数,其自动化分析对心律失常判断的准确性较差,需通过人工分析进行补充。结论:电话遥控心电图对大多数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乙酰胆碱试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时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时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64名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排除具有缺血意义的病变后进行乙酰胆碱试验,术中进行包括胸前V1,3,5在内的9导联心电图记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心电图ST段、T波变化及各种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乙酰胆碱试验阳性组(n=46)中ST段抬高者为19.60%,阴性组(n=18)无ST段抬高(P<0.05);ST段压低者分别为39.1%及11.1%(P<0.05);出现T波高尖者分别为82.6%和16.7%(P<0.001),阳性者ST段变化幅度与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时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2,P=0.042),其中ST段抬高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时狭窄程度均在99% 以上;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短暂性冠状动脉痉挛不一定伴有ST段抬高,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痉挛程度有关,而T波高尖町能比缺血性ST段改变更敏感。试验中的心律失常可能与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13.
王友武 《心电学杂志》2010,29(1):12-13,57
目的探讨加速性房性或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的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加速性房性或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患者53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分别测定和比较窦性最快和最慢心率、加速性房性或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的最快和最慢心率。结果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化范围(57.92±7.58)~(125.85±25.87)次/min.明显大于房性或房室交接区心律的心率变化范围(59.82±9.13)~(88.42±17.36)次/min,两者最快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最慢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心律和房性或房室交接区心律的重叠部分基本为前者心律的最低至后者心律的最高心率。节律转换时的心率相近,易出现竞争心律或房性融合波,房性或房室交接区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节律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农村及社区远程心电监测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7月,我中心共远程监测心电图51327例,检出异常心电图33062例,其中心律失常13758例、异常ST-T改变13265例、心肌梗死126例。分别进行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异常ST-T改变及心肌梗死阳性率的统计,对105例病程6h行溶栓术与21例病程12h未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人数统计。结果共监测十二导联同步24h动态心电图3961例、十二导联同步静态常规心电图47366例,其中异常心电图33062例,阳性率64.4%,心律失常13758例,阳性率26.8%,异常ST-T改变13265例,阳性率25.8%,心肌梗死126例,阳性率0.23%。由网点转入我院治疗的病人7613例,抢救网点急危重症病人3600余例,医院专家通过网络对农村及社区卫生室首诊的复杂病症患者给予了4800余人次的远程指导。结论农村及社区远程心电监测的建立,实现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了分工明确、信息互通、农村及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心电图诊断标准化即心电图专业技术质量控制。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时间,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R段改变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不同时间记录的首次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各导联PR段的方向和幅度。以60例心肌梗死和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结果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中,44例(73.3%)在I、Ⅱ、Ⅲ、aVF、V3~V6导联普遍出现PR段下移,aVR导联出现PR段抬高。普遍导联PR段改变的检出率在发病第l天,第2天记录的心电图中最高,达88.6%,随后记录的心电图中逐渐降低。在心肌梗死中有1.7%记录到普遍PR段下移,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普遍PR段下移的检出率也为1.7%。结论普遍导联PR段下移是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rough minimally invasive sensor-bas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individuals can manage their blood glucose (BG) levels more aggressively,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hemoglobin A1c level, while reducing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Tighter glycemic control through CGM, however, requires an accurate glucose sensor and calibration algorithm with increased performance at lower BG levels.

Methods

Sensor and BG measurements for 72 adult and adolescent subjects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course of a 26-week multicenter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Paradigm® REAL-Time (PRT) sensor-augmented pump system (Medtronic Diabetes, Northridge, CA)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Subjects in the study arm performed at least four daily finger stick measurement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se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a new calibration algorithm utilized in the Paradigm® Veo™ insulin pump (Medtronic Diabetes) and to compare these results to performance metrics calculated for the PRT.

Results

A total of N = 7193 PRT sensor downloads for 3 days of use, as well as 90,472 temporally and nonuniformly paired data points (sensor and meter values), were evaluated, with 5841 hypoglycemic and 15,851 hyperglycemic events detected through finger stick measurements. The Veo calibration algorithm decreased the overall mean absolute relative difference by greater than 0.25 to 15.89%, with hypoglycemia sensitivity increased from 54.9% in the PRT to 82.3% in the Veo (90.5% with predictive alerts); however, hyperglycemia sensitivity was decreased only marginally from 86% in the PRT to 81.7% in the Veo.

Conclusions

The Veo calibration algorithm, with sensor error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40- to 120-mg/dl range, improves hypoglycemia detection, while retaining accuracy at high glucose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