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l~4号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于本院儿科门诊接受舌下粉尘螨滴剂含服治疗并随访26周的78例轻-中度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SLIT组(n=40)和对照组(n=38)。持续性变态反应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两组患儿性别、平均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SLIT组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l~4号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剂量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呼气流速峰值(PEFR)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IT组在治疗结束26周时,ACT评分高、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小、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在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定2021年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SLIT标准化治疗,研究组给予SCIT标准化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最大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两组患儿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EF水平、 FEV1/...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性治疗)应用于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把216例经吸入性变应原皮试(又称过敏源实验)检测后,其结果呈阳性的哮喘患儿,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人,其中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免疫治疗时,除了使用有针对性进行配置的脱敏液进行治疗外,不再使用别的抗过敏类药物。结果对照组显效8例(7.41%),有效21例(19.44%),无效79例(73.15%),总体有效率为26.85%;治疗组显效60例(55.56%),有效45例(41.67%),无效3例(2.77%),总体有效率为97.22%。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脱敏性治疗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非常确切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尘螨过敏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儿40例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B组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两组完成为期1年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清特异性IgE(sIgE)、特异性IgG4(sIgG4)的差异.结果 B组治疗后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0.8±0.7)、(0.6±0.7)分]与A组[(1.1±0.6)、(1.2±0.7)分]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gG4[(70.4±18.6) kU/L]与A组[(50.2±23.7) kU/L]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血清sIgE [(91.0± 14.7)%、( 87.7±9.3)%、(27.8±13.3) kU/L]与A组[(94.8±10.9)%、(90.2±11.7)%、(27.2±11.6) k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在改善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日、夜间哮喘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动态监测血清sIgGG4对于临床评估脱敏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血清sIgE能否作为监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临床疗效的免疫学标志物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免疫性抗体及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早期防治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48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安脱达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5周、51周后免疫性抗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行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的78例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标准化安脱达皮下脱敏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EV1%、FVC%和FEV1%/FVC%等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娥  陈晓东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42-1243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84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细胞因子IL-4、IFN-γ、IL-13、IL-12的浓度及分泌水平变化.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血清IgE浓度显著降低,IL-4、IL-13分泌水平显著降低,IFN-γ、IL-12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使哮喘儿童T细胞两个亚种的免疫应答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有利于哮喘儿童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选择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满1年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30例作为实验组(SLIT组),同时选择未经SLIT治疗的对粉尘螨过敏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非SLIT组)。分离所有入选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给予粉尘螨浸出液刺激后检测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可分泌IL-10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①SLIT组和非SLIT组患儿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无统计学差异;②SLIT组患儿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显著高于非SLI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有可能通过上调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来诱导免疫耐受;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2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9年10-12月本院哮喘专科门诊110例6~14岁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照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通过2年随访,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PEF,每12个月复查IgG4、sIgE、粉尘螨皮肤点刺检测、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1)治疗24个月实验组肺功能FEV1%、IgG4值、C-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治疗24个月实验组粉尘螨皮试等级变化、sIgE、肺功能P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IgG4值在治疗12个月和治疗24个月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 实验组在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舌下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中,IgG4值呈逐年显著升高。粉尘螨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特异性免疫药物。  相似文献   

11.
熊明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22-502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给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5例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0%,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P<0.05.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组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组比较,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显著减少,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5,(12):21-24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今,手工进行Googel学术搜索等对文献进行查漏补缺,收集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随机对照实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0软件对提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70例患者。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P=0.76,相对危险度RR=1.33,95%CI(1.19,1.49),检验值Z=5.06,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对,治疗淋巴瘤总有效率显著提高。Ⅲ+Ⅳ级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异质性检验P=0.95,相对危险度RR=0.28,95%CI(0.14,0.56),检验值Z=3.56,P=0.000 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对,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异质性检验P=0.59,相对危险度RR=0.41,95%CI(0.22,0.75),检验值Z=2.91,P=0.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对,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总体上能增加淋巴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Sonab-late 500型"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又称"海伏刀")治疗机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42例,治疗6个月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RU)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 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6个月,IPSS由术前(25.9±4.7)分降到术后(14.5±5.1)分,QOL由术前(4.1±0.8)分降到术后(3.1±1.1)分,Pv由术前(66.8±20.9)ml下降到(50.4±21.7)ml,Qmax由术前(9.4±4.0)ml/s增加到术后(14.4±4.4)ml/s,Ru由术前(145.3±43.3)ml降到术后(58.7±21.9)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RU)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经直肠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种微创、无痛苦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彭玥  赵晓明 《现代医院》2014,14(9):18-21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吸入变应原作用于机体导致的IgE介导的鼻粘膜免疫反应,其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常伴有结膜炎,也可诱发过敏性哮喘。根据致敏作用和地理环境因素,变应性鼻炎症状可能是季节性或常年性的。根据自动放射免疫测定乙酰胆碱受体诱导性活性蛋白(ARIA)的分级,症状按时间划分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2004年4月~2007年10月的50例HIE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上纳络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前囟张力、意识障碍、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及惊厥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28例)DQ值为(90.60±9.04),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DQ值(81.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p<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7例中重度发作哮喘儿童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3个月,重度组短期加用口服泼尼松及缓释沙丁胺醇等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1月、3月时的肺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37例患儿治疗后肺功能FEV1、FEV1%、FVC、FVC%、PEF、PEF%、MMEF、MMEF%等各项指标鞍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3-4d;治疗后2周91.2%患儿症状得到完全控制,治疗1月、2月及3月时完全控制率为100%;3月内无1例患儿需急诊就医或吸入短效D:激动剂缓解症状;不良反应为声嘶、咽部不适。[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is a common medical disorder affecting elderly men. Sildenafil citrate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oral agent for treating 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adult men with ED of broad-spectrum etiology. Elderly me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concomitant medical problems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men with ED.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ldenafil administ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D. Forty-four elderly men with ED (≥60 years old) of broad-spectrum etiology were treated with 25?mg or 50?mg doses of sildenafil citrate. Age ranged from 60 to 78 years (65 ± 4.5; means ± S.D.).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2.3 ± 6.5 months, with a range of 1 to 25 months. Primary efficacy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5 (IIEF5) before their first dose of sildenafil and after at least 4 weeks of therapy. Serum testosterone was measured before treatment. The mean IIEF5 among all patients increased from 8.5 ± 3.9 to 20 ± 4.2 after sildenafil use (P < 0.0001).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70 years, the IIEF5 score increased from 9.5 ± 5.0 to 17 ± 4.3 while in patients 70 years and older, the score increased from 8.2 ± 3.6 to 21 ± 3.9, a near normalization. The rate of improvement in younger men was higher than in older men. Serum testosterone before treatment was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The most commonly experienced adverse events were flushing and dyspepsia, which occurred in 6.8% and 2.3%, respectively. No patients discontinued sildenafil treatment due to adverse events. In conclusion, oral sildenafil is efficacious and well tolerated by elderly men with ED, even among those older than 70 yea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规律雾化吸入推荐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后症状的动态变化,了解哮喘儿童始动雾化吸入ICS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趋于达到最佳疗效的时间。方法 50例既往未使用过ICS规范治疗的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采用喷射式雾化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治疗。治疗期间患儿家长使用哮喘日记的形式每日对哮喘症状分别进行日间和夜间评分,每周随访1次,总疗程12w。分别对治疗1~12w哮喘症状评分进行控制评估,并对周-周之间的评分及控制评估行两两比较。结果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和按需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第3~12周与第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12w之间周-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症状评分t=1.09~0.00,p=0.28~1.00;夜间症状评分t=0.81~0.00,p=0.42~1.00;按需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t=1.27~0.00,p=0.21~1.00);连续应用2周以后患儿的完全控制比例呈明显上升达82%,并维持至疗程结束。结论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规律雾化吸入ICS治疗2w其症状即能得到明显改善。由此推测,婴幼儿喘息雾化吸入ICS试验性治疗判断是否有效的观察时间以2w后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排除禁忌证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893,P﹥0.05),治疗后7d和14d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4.098,5.310,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53,P﹤0.05),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88,9.469,P﹤0.05)。两组中、重度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9,2.963,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恺  陈恩亚  王艳 《现代医院》2008,8(1):36-37
目的探讨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塑形修复复杂性眼眶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术前应用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眼眶骨壁缺损的大小和形状;应用Medpor进行眼眶缺损修复和眼球内陷的复位。结果在39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中,35例治愈,2例有明显的改善,2例有改善。结论Medpor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其良好的可塑性及操作的简便性是最大的优势。用Medpor塑形修复复杂性眼眶骨折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