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及异位自主性心动过速都是主动性快速性异位心律失常,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后者异位节律点无保护性传入阻滞功能,前者却具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功能,其表现为节律活动不受外来激动侵入,不会重整节律周期,但当其发放冲动的同时,恰遇周围心肌处在不应期而发生传出阻滞,从而形成异位的波形(P‘-P’或R‘-R‘)之间距长者是短者简单整倍数,或者各长短间距之间可寻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2.
伴有不规则传出阻滞的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遇 2例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异位周期极不规则 ,考虑为并行灶与心室肌之间存在不规则传出阻滞所致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男 ,34岁 ,心悸及发作性头晕 1个月 ,体检除心律不齐外 ,无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心电图 (图 1)为Ⅰ、Ⅲ、aVL及V1 导联 ,上行数字表示异位RR周期 ,下行数字表示推算出的并行节奏点固有周期。图示 :基础心律为窦性 ,频率 73次 min。反复出现提前的、宽大畸形的室性异位搏动 ,多成串发生 ,持续 3~ 6次心搏 ,且联律间期不固定 ,变动在 0 4 4~ 0 80s之间 ,V1 导联中R2 .4 形态异于其它异位搏动 ,…  相似文献   

3.
<正>房室交接区通常是窦性或房性冲动传向心室的必经之路,其发放的异位冲动(期前收缩、加速的逸搏及逸搏)大多具有双向传导,前向传导产生QRS波群,逆向传导出现P波;当其冲动在异-肌交接区发生双向性传出阻滞时,所形成的不应期会影响下一个窦性或房性冲动的下传,出现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严重者则会出现短暂性心室停搏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现将我们所遇到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朱萍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7-107
患者女,2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示窦性频率为115次/min(P-P间距0.52s),P波与QRS波无关,QRS时限增宽为0.14s,R'-R'间距呈规律性短、长交替,短R'-R'间距为1.32s,长R'-R'间距为1.80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呈3:2文氏型传出阻滞。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40岁 ,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 ,咳痰伴胸闷 ,乏力而就诊。心电图检查示 :心房扑动 ,T波改变 ,中度电轴左偏。临床诊断 :1 上呼吸道感染 ,2 心律失常 ,3 急性心肌炎而入院。体检 :体温 37 9℃、血压 13/8kpa ,心界无扩大 ,心尖搏动不明显 ,双侧中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实验室检查 :各项指标均正常。心脏彩超示 :左心室稍大 ,轻度二尖瓣 ,主动脉返流。胸片示 :主动脉型心影。次日复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频率 36~ 45次 /分 ,交接区逸搏 ,逸搏夺获二联律 ,ST -T改变。第三次复查心电图示 :短阵性房颤…  相似文献   

6.
例1 患者女性,55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导联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仅有4个窦性P波,P—P短间期为0.94s,是窦性固有周期,P—P长间期(P2—P3间期)为5.64s,恰为窦性固有周期的6倍,说明有5次窦性激动在窦房交接区连续受阻,构成高度窦房传导阻滞,并诱发房室交接区近端(U)逸搏(NE)心律,逸搏间期和逸搏周期皆为1.48s,第3个逸搏周期突然延长到1.76s,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 ,6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促3年 ,加剧12h入院。临床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功能Ⅳ级。体检 :BP20/14kPa(150/105mmHg) ,神志清 ,口唇发绀 ,双肺可闻及中等量细小湿音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102次/min ,律齐 ,心尖部第1心音低钝伴分裂 ,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P2>A2。腹软 ,肝剑突下4cm ,右肋下2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清GOT、LDH明显升高 ,钾、钙正常 ,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入院时心电图显示非阵发性交接区心动过速。1h后出现神志不清 ,给予碳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8岁。因胸闷、心悸6h入院。体检:BP105/70mmHg。神志清。心界正常,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连续记录(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不等,为0.86~0.38s。异位搏动短间期基本相等,为1.64~1.66s,长间期不是短间期的倍数,有室性融合波群。因此基本可以确定为室性并行心律。仔细测量可见E-E间期呈短长、  相似文献   

9.
并行心律(PSR)是由一个或多个外周具有传入阻滞保护屏蔽,并且存在不同程度传出阻滞的并行节律点规律地发放冲动引起的,其起搏点可位于心脏的任何部位,以心室最多见,其次为房室交接区,少见于心房、窦房结.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性,71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电图(图1)主导心律为窦性,频率约60次/min,异位节律(E)来自左前分支区域(显性QRS呈左后分支伴右束支阻滞型,电轴右偏)。aVF上异位节律的显性QRS之间距呈渐短突长现象(E1-6各周期分别为1.98→1.96→1.88→3.70s)据文长周期等同传导时间原理,推算出该例异位节律周期为1.90s(E1-6为一完整文氏周期,总长9.52s,  相似文献   

11.
传出阻滞是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电极和心肌界面间有瘢痕组织形成,致使起搏阈值升高,发生间歇性起搏不良甚至永久性起搏不良的现象。但起搏器感知功能良好,心内膜测定的R波高度也正常。传出阻滞多见于术后数周至数月,术后早期发生者很少见,需要与起搏器电极微脱位、心肌穿孔等鉴别。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起搏器安装数量的增加,此病有增加的趋势。本病例出现于术后第5天,是很少见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3岁。因间歇性头晕、乏力1年加重半月入院。体检:BP 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心律不匀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Ⅱ和V_1同步记录,窦性心律,频率为107次/min,P-P间期匀齐,且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心房率>心室率,R-R间期长短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2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体检:BP160/100mmHg,心界略向左下扩大,心率约95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心率84次/min。R-R间期不匀,QRS波群呈室上性型,频率95次/min。P-R间期长短不一,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R1-R2、R3-R4、R8-R9、R10-R11、R12-R13、R14-R15间期相同,为0.49s;R2-R3、R4-R5、R7-R8、R9-R10、R11-R12、R13-R14间期相同,为0.74s;R6-R7间期为0.41s;0.49s与0.74s之和恰为0.41s的3倍。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女性,36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症。心电图(图1)为Ⅰ、Ⅲ及V1导联非同步记录,窦性P波在V1导联较为清晰,频率70~100次/分,与QRS波完全无关。QRS波宽大畸形,R-R间距极不规则,变动在0.28~0.79s之间,长、短异位R-R之间无明确的倍数关系,提示异位搏动传出时伴有不规则的传出阻滞。Ⅲ导联R12为心室夺获。异位搏动的QRS波表现为左后分支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提示该种异位搏动起源于左前分支。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VT)伴不规则传出阻滞;不完全性房室脱节。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0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于1994年4月安装DDD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功能良好。后因患者房室传导功能尚可,故程控改为AAI方式起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0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于1994年4月安装DDD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功能良好。后因患者房室传导功能尚可,故程控改为AAI方式起搏。  相似文献   

17.
耿学军 《心电学杂志》2006,25(2):101-101
患者男性,35岁。因反复晕厥半年入院。体检:BP10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30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相等,频率100次/min,R—R间期长短不一,QRS时间0.16s,R波之前均无相关P波,其中R1-R2、R2-R3、R3-R4、R4-R5、R5-R6间期分别为1.72、1.80、3.63、3.60、1.72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伴二度Ⅱ型传出阻滞。经植入永久性VVIR型心脏起搏器后,反复晕厥消失。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88岁。2004年9月26日13:45因脑梗死、冠心病、心功能Ⅳ级入院。临床疑有周围性循环呼吸衰竭,于当日15:47死亡。  相似文献   

19.
报道一例酸中毒、低血钾症女婴,因循环衰竭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双重文氏现象,20min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文氏型阻滞随之消失,考虑此心电变化与酸中毒及低血钾时使用肾上腺素有关。结论:建议此时使用肾上腺素应注意心率的监测,有条件时应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4例起搏—心室(S-QRS)阻滞的患者。其发生与局部心肌纤维化、心肌膜电位降低,导致心肌丧失应激能力有关。本文2例因Ⅲ度S-QRS阻滞死亡。临床应注意与电极脱位等起搏故障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