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方法搜集、整理绵阳传染病疫情资料、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工作实践,描述并分析卫生防疫效果。结果总结出10条卫生防疫措施: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医疗卫生防疫覆盖到村;统一技术方案,规范应急处置;狠抓环境整治和消杀防疫,消除疾病隐患;注重能力恢复,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分析;现场快检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保证饮水安全;严格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进行应急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开展卫生学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救灾防病知识。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9.23%。结论汶川地震灾后绵阳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鉴以往灾害救援经验,防止地震灾区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疫情暴发。方法结合灾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暴发并进行总结。结果总结出8项措施:(1)抓好宣传教育,确保灾后卫生防疫知识普及;(2)抓好应急培训,确保乡村防疫骨干培训到位;(3)抓好饮水卫生,确保灾区群众喝上安全水;(4)抓好饮食卫生,确保不发生肠道传染病暴发;(5)抓好环境卫生,确保垃圾和粪便有效处理;(6)抓好消毒杀虫,确保无虫媒传染病传播;(7)抓好预防接种,确保群体免疫屏障建立;(8)抓好动物防制,确保无人畜共患病流行。通过这些防疫措施.确保了灾后无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疫情暴发。结论尽管地震灾后,医疗卫生资源以及生活卫生条件遭受严重破坏,但只要综合防疫措施跟上,就可以实现大灾之后无暴发疫情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地震灾后学校卫生防病措施,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后的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定性、定量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文作者根据"8.03"鲁甸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分析灾区学校采取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技术培训、疫苗群体接种、健康教育、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监测等方面的卫生防疫措施,经初步评估,鲁甸县地震后3个月学校无传染病爆发,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但校医配备、常规工作规范开展是确保地震灾后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4·20"芦山地震3个重灾县发生传染病的风险,针对性采取卫生防疫措施,吸取"5·12"汶川地震经验教训,科学防控疫情,为过渡期卫生防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方面出台的各种方案、技术文件、风险评估资料及抗震救灾一线应急队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与困难。结果芦山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包括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血吸虫病、流行性腮腺炎、甲肝、水痘、肺结核、风疹等,结合灾区周边历史疫情,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为甲肝和麻腮风疫苗。结论 "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全覆盖早,工作开展与医疗救援几乎同时展开,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较好,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巴楚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措施与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抗震救灾中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确保灾区军民的健康。方法根据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总结出重点落实的6项防疫措施:(1)制定灾区群众及救灾部队卫生防疫工作要点,大力宣传灾后防疫措施。(2)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掩埋死亡动物。(3)进行现场水质检验,提高给水卫生质量。(4)严格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5)注重四害密度观测,防止医学昆虫孳生蔓延。(6)加强疾病监测分析,严防传染病暴发流行。由于采取这些措施,灾区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食物中毒,卫生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采取的各项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对非常时期卫生防病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现场评估,为灾区下一阶段卫生防疫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与巧家县,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9月27日,2个县传染病控制效果良好,卫生防疫能力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卫生防疫工作基本科学规范。灾后灾区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区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多部门卫生防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外援力量撤离工作交接,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恢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功能等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马里维和部队的卫生流行病特点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维和部队的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马里卫生流行病学特点,总结马里维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结果马里中国维和部队驻地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卫生基础设施缺乏,居民生活卫生意识差,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卫生防疫措施主要采取规范维和驻地营区卫生制度,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监督,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加大疟疾和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结论马里维和卫生防疫工作措施得力,维和期间中国维和医疗队官兵无一例地方病、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生,圆满完成卫生防疫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后四川江油市卫生防疫需求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四川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救援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5月14日至6月16日广州市卫生防疫工作队赴四川江油市救灾相关调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卫生学评估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对地震灾区卫生防疫救援现场的消毒杀虫、饮水监测、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存在问题整理归纳,探讨应对策略.结果灾后江油市的疾病监测系统不同程度受损,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比地震前下降12%,比去年同期减少45%;生活用水安全存在较多隐患, 大部分居民饮用水游离余氯低于0.1mg/L;消杀工作已开展,但不规范;强化免疫接种冷链条件不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22.1%的灾民出现焦虑症状.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控制灾后疫情发生. 结论 卫生防疫救援队深入现场后应迅速开展灾区卫生学评估工作;科学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加强居民饮水监测及计划免疫,尽快恢复疾病监测体系,及时排查可疑传染病;心理健康教育为一项长期灾后卫生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口疾病谱和死因序的变化已经引起卫生工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主要领导同志最近明确提出要求:各级卫生部门今后要用右手抓传染病,滕出左手抓非传染性慢病。据此,笔者联想到我国传染病的构成、分布及流行程度亦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防疫工作策略似乎也该进行相应的调整。1 传染病流行态势的变化 (1)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传染病发病率以1970年为分界线,前20多年随着疫情报告网的健全,疫情呈上升趋势;后20多年才正常显示防疫工作效果,疫情呈下降趋势。1970年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震灾后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奉命组建新疆军区防疫队赴理县某乡执行震后卫生防疫工作。到达灾区后我们采取了应急消杀灭工作,同时展开环境治理消除媒介生物孳生和栖息场所,有效防止了灾后疫情的发生。1震灾后农村消杀灭工作的特点1.1环境卫生质量下降,媒介生物大量孳生地震过后,动物的尸体未及时处理、大量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的腐败、生活等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生活废物的乱堆乱放等,  相似文献   

12.
人口疾病谱和死因序的变化已经引起卫生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主要领导同志最近明确提出要求:各级卫生部门今后要用右手抓传染病,腾出左手抓非传染性慢病。据此,笔者联想到我国传染病的构成、分布及流行程度亦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防疫工作策略似乎也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传染病流行态势的变化 1.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建国40多年来,我国传染病发病率以1970年为分界线,前20多年随着疫情报告网的健全,疫情呈上升趋势;后20多年才正常显示防疫工作效果,疫情呈下降趋势。1970年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区粪便管理问题与疫情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度重视地震灾区粪便管理工作,科学地进行卫生处理,防止大震之后有大疫。〔方法〕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派出的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在参与汶川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的要求,构建临时厕所,强化粪便管理。采用浓度为0.02mg/L溴氰菊酯对负责区域内的所有公共厕所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结果〕在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负责的防疫区域内未发生由粪便引起的传染病疫情。〔结论〕在任何抗灾救援的大型行动中,外来人群与当地灾民的粪便处理和管理是丝毫不能懈怠的,特别是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更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 1 优化卫生资源,卫生防疫事业投资的基本原则1.1 统筹规划的原则 处理好卫生防疫事业与卫生事业间的关系,卫生防疫事业与地域经济发展的比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以卫生防疫最佳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协调发展。1.2 均衡发展的原则 卫生防疫工作包括卫生监督、防疫防病、科研培训、宣传教育四大方面,通过加大卫生监督、监测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发生,达到防病目标;通过加强疾病监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从而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地地震频发,大地震可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死亡者尸体埋于废墟下;幸存人员瞬间失去衣、食、住等最基础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井、厨房、澡堂、厕所、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停水、停电、交通瘫痪、通讯中断;下水排放系统遭破坏后,污水、粪便、垃圾等形成大量传染源;灾民大批流动,露宿或临时居住防震棚;他们的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抵抗力下降。上述震后状况极有利于传染病的暴发、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确保大地震后无大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防止禽流感通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传播,保护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分析禽流感的病毒特点、流行特征、临床体征,探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预防禽流感的措施.[结果]食品生产企业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对禽流感的预防工作;加强对职工进行预防禽流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好职工体检和日常健康监督工作;培养职工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落实企业有关预防传染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结论]禽流感的流行不仅会给畜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类和动物重大疫情疫病,采取综合措施,确保食品加工企业人员的健康,避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海上医疗救护中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治、预防及管理措施,做好海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呼吸道传染病在舰艇的特殊环境下能有效救治和预防,防止其蔓延扩散。方法根据海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特点,采取防治结合方法,加强防病宣传工作,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病情、疫情。结果通过针对海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特点和实践,总结出所采取的海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及管理的4点做法:(1)抓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官兵的卫生防病意识;(2)抓源头,针对患者所在舰艇,做好预防疫情扩散工作;(3)抓重点环节,重点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呼吸道传染病不发生流行;(4)抓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防护意识,确保加强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结论针对舰艇部队的特殊性,总结出的海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及管理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海上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时立即开展防治工作和病源管理起到规范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境外演习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远距离实施卫生防疫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跟随演习部队伴随保障的方式,组织实施卫生防疫.结果 根据演习保障特点总结出6点做法:(1)积极开展调查,准确进行流行病研判;(2)加强疾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3)加强对外联系,及时交换驻地疫情信息;(4)加强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20.
灾害发生后卫生防疫工作最迫切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解决饮用水卫生问题.通过参加四川省平武县和江油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笔者认为地震灾后不同时期饮水卫生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地震灾害应急期主要解决维持人生命的饮水问题:包括寻找可饮用水源、水源的保护、水质的消毒及临时性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地震灾害恢复期主要防止灾后因饮水污染引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地震灾后饮水卫生工作的评估指标应包括水源选择及保护、水质消毒与检测、水质指标达标情况等内容.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地震灾后饮水卫生工作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