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形模仿菌(Mima Polymorph)曾称粘液双球菌(Diplococcus mucosus)、又称米马菌(mima)。是一种分布很广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脑膜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等。以往由于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师对此菌认识不足,往往将它误认为奈瑟氏菌属(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为了协助临床给患者明确诊断早日治疗,如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时应谨慎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 11例男性新生儿,出生后5天出现皮肤黄染、吃奶差伴发热,大便稀、黄色,脐带7天脱落后仍有粘液,精神不振。拟诊:新生儿败血症;脐部感染。体检:发育营养差,体温38℃。皮肤全身明显黄染,无出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肋缘下1.5cm。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6例经临床和细菌学检查证实为复数菌败血症患者,分析了其发病原因、易并发基础疾病,如血液病、恶性肿瘤、肝硬化失代偿期或应用免疫抑制疗法及化疗等。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高,而积极控制感染,抢救感染性休克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复数菌败血症(polymicrobial bacteremia)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混合感染,近年有增多趋势。我院收治1例4种菌的败血症,特结合文献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近年来由李司忒菌(Listeria)、假单胞菌属、黄色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引起者亦有所报道。我院近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儿中有两例系多形模仿菌(Mima polymorpha)所致。该菌是不动杆菌属之一,又名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也有粘性双球菌之称。尚未见国内有关该菌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报告,特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真菌败血症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全身性真菌感染。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可以在血液循环及组织器官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寒战、高热、昏迷等毒血症表现。若不及早诊治常易引起死亡。本文报告12例中有10例死亡。 真菌败血症的诊断,生前主要靠血培养及多途径培养来确诊,死后则靠尸解来证实。本 相似文献
7.
王佩英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
变应性亚败血症为一临床综合征,以长期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白细胞增多、血细菌培养阴性为特征.本病病因尚未阐明,从其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及对激素治疗有效,可将其归入结缔组织疾病或免疫性疾病。作者报告4例,并讨论其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8.
各种抗生素尤其新一代头孢菌素的应用,使败血症的发病率降低,治疗及预后显著改善。现将我院1980年1月~1989年12月收治的,经血和(或)骨髓培养证实的败血症58例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18天~63岁。一、原发病与夹杂症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指在某种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多个重要生命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生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败血症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MOF一旦发生,病情重笃,预后险恶。兹将我科所见败血症合并MOF2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自发性血气胸是较少见的疾病,我院胸外科从1976年12月~1984年1月,共收治7例,占我院同期自发性气胸209例中的3.3%,与挪威UIIEVal医院1960年~1970年10年内收治自发性气胸228例中有5例占2.2%稍高,而与国内瑞金医院1969年2月~1977年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208例中有7例占3.4%相似。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并作简单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全部男性,年龄20~59岁,平均30岁,除1例59岁外,其余均为30岁以下,以 相似文献
15.
16.
<正> 金黄色萄葡球菌(简称金葡菌)败血症是小儿常见病之一。现将我科1980~1990年经血培养证实为金葡菌败血症25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81例,女76例,男女之比为2.3∶1。年龄1天~12岁,其中新生儿、婴儿占59.1%,来自农村214例,占83.3%。春季发病26例,夏季78例,秋季86例,冬季67例。二、临床表现 1.原发病呼吸道感染72例,肠炎53例,皮肤感染116例,其中擦口排黄21例,脐炎12例,皮肤化脓灶83例,营养不良15例,早产儿 相似文献
17.
(1)本文报告经血培养证实为白色葡萄球菌败血症60例,其中凝固酶试验阳性49例,阴性11例.认为本病的发病数在逐年增多.(2)对本病的发病年龄、季节分布、感染途径及临床特点作了分析讨论,认为及时作血培养是获得正确诊断的关键.(3)肯定了凝固酶试验阴性葡萄球菌的致病性.(4)本组治疗结果痊愈率80%,病死率5%. 相似文献
18.
我病区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因静脉输入被细菌污染的液体后引起败血症。他们皆在静滴开始后30~120分钟内骤起面色苍白、寒战、发热、精神萎靡、头晕、胸闷、气急,并伴腹绞痛,解大量糊状便。恶心,呕吐。严重者之排泄物及呕吐物呈咖啡色。患者表现四肢冷、紫绀、休克状,诉腰酸痛。继而,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急剧上升,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经抢救1例生存,2例死亡。本文讨论了早期诊断、处理、合理选用抗生素和预防方面的问题。我病区全年收治36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输液引起的败血症。静滴液体送验均有细菌生长。其中1例血培养含同种细菌。败血症的发生致使原发病不同程度的加重。经抢救治疗,1例存活,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1980~1984年收治的17例白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以下简称白葡菌败血症,SAS)。与以往资料相比,其发病年龄有推迟,皮疹发生率增高,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主要为顽固性发热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泌尿系及消化系症状均较轻微。作为条件性致病菌,其病原作用已获得公认。其前驱病或既存的基础疾病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早期多次做血培养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实践证明,无论凝固酶试验是否阳性,治疗上均应严肃对待。白葡菌为机会性的弱毒性致病菌,体外实验虽耐药,但坚持用多种抗菌素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亚败血症又称Wissler-Fanconi′S综合征。据国内、外报告,主要为儿童型,成人型罕见。我院和江陵县医院自1979年7月~1982年3月,共收治成人型变应性亚败血症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