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接种乙肝疫苗3年的幼儿及小学生216名进行抗一HBs测定,与对照组50名未接种者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而幼儿接种组168名与小学生接种组48名的抗-HBs及抗-HBc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3年后,抗-HBs已达到保护水平,应加强接种1次,以延长疫苗保护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接种乙肝疫苗3年的幼儿及小学生216名进行抗-HBs测定,与对照组50名未接种者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而幼儿接种组168名与小学生接种组48名的抗-HBs及抗-HBc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3年后,抗-HBs已达到保护水平,应加强接种1次,以延长疫苗保护时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单隆抗体HBsIgM聚合酶链反应(McAbIgM/PCR)技术对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肝病毒131例的HBV低水平感染检出率为43.05%(57/131),显著高于分子杂交技术21.30%(28/131)p〈0.05;对乙肝疫苗免疫加强接种仍无应答者检测结果显示:9例中有7例阳性,而分子杂交法仅检出4例。提示McAbIgM/PCR技术对低水平HBV感染的检测,是探讨特发性肝病的病因和研究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4.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对百色市1449例孕妇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2.49%(181/1449),城镇孕妇与乡村孕妇的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 ̄2=6.13,p<0.05),不同职业孕妇的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 ̄2=5.99,p<0.05),但民族之间孕妇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 ̄2=0.04,p>0.05).提示百色市孕妇的HBsAg携带率较高,应加强对孕妇产前HBsAg的检测工作,阻断母婴HB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对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现场效果评价。1年的效果评价表明,所用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抗-HBs应答率为93.1%,对HBV感染的保护效率为93.4%,对HBsAg阳性的保护率为100%。长期效果观察发现,疫苗接种后4年保护率,单项低水平抗-HBs(S/N:2.1~10)组为81.9%,HBV标志全阴性组为73.5%。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与血清中HBV标志全阴性者一样,对HBV感染是易感者,而非免疫者,对接种乙肝疫苗也能获得一定效果。采用减量疫苗接种和减量加强接种与大剂量疫苗接种的近期免疫学效果相同;长期效果观察发现,减量和常规剂量接种虽可产生相同的免疫学效果,但从保护效价和有效比率来看,减量接种的长期流行病学效果则不如常规剂量接种显著。对无应答和弱应答者复种1针疫苗后,具有良好的抗体应答,但较缓慢,且抗体持续性也较差;复种前抗体滴度越低,复种后抗体上升的幅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初种应答好者,对复种应答也好;复种前抗-HBs滴度(S/N值)≥50者,复种后不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  相似文献   

6.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63例母亲HBsAg阳性的1-10岁儿童,分别于出生时,1个月、6个月乙肝疫苗120μg接种,结果各年龄段HBsAg阳性率平均为4.18,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3.49%。说明予双倍剂量乙肝疫苗接地其儿童避免乙肝的保护作用是成功的,且免疫效果可达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产干扰灵和进口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其中干扰灵300万u/d,连续或间日共3月;干扰能3O0万u/间日,共3月。治疗结束时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4.4%和39.28%(P>0.05)。随访3-24月,HB_sAg转阴率分别为11.1%及7.1%,HB_sAg及HBV-DNA转阴率达51.85%和46.43%(干扰灵组有1例夏发)说明国产干扰灵与进口干扰能疗效相似,两组干扰素清除病毒的疗效均以、4LT≥100u/L比较<100u/L者疗效高(P<O0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这一指标是否与保护性免疫力有必然的关系。方法对855名经乙肝疫苗按标准程序预防接种后的小儿及22例未接种疫苗而抗-HBs阳性的门诊病人,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放射免疫法半定量测定抗-HBsP/N值及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CR-HBVDNA)。结果部分预防接种后的小儿抗-HBsP/N值在10以下时,其定性测得的抗-HBs仍为阳性。22例抗-HBs阳性门诊病人中仍测得一部分PCR-HBVDNA为阳性者,抗-HBsP/N值<10的HBVDNA阳性率远高于P/N值>10者。结论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并不说明一定能使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判断是否有保护性免疫力应联系抗体滴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PCR检测HBV DNA对乙肝疫苗应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应答反应率高(为96%)[1];而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比较低(为65.12%)。本文对成人组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反应15例(34.88%),进一步探索了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抗-HBs的原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5例正常成人经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反应者和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结果发现15例不产生抗-HBs者,经PCR扩增HBVDNA均为阴性;仅3例为阳性。本文作者在PCR检测指导下,对15例成人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30微克乙肝疫苗联合应用105天后,有12例产生抗-HBs。提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正常人群,凡经PCR扩增HBVDNA阴性者,经过重复大剂量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绝大多数得到可靠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4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血清e系统作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HBV-DNA均阳性,HBeAg(+)/抗HBe(-)组(30例)和HBeAg(-)/抗HBe(+)组(12例),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组存活3例(10.0%),均未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  相似文献   

11.
用地高辛标记的HBV基因组探针检测了66例肝细胞性肝癌(HCC)中HBV的存在状态,从中筛选出32例仅有HBVDNA整合的HCC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检测了HBVX基因、S基因、Pre-S、C基因DNA片段的整合情况,并探讨了HBV4种基因亚片段整合与ras、myc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HBVX、S、Pre-S和C基因片段的整合率分别为87.5%(28/32)、62.5%(20/32)、62.5%(20/32)和25.0%(8/32)。p21ras、p62myc在H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20/40)、81.2%(26/32)。通过对HCC中4种HBV基因片段整合与p21ras、p62myc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p62myc的表达与HBVX、Pre-S基因整合关系密切,p21ras的表达则主要与HBVX基因整合有关(P<0.05)。提示HBVX、Pre-SDNA片段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可能直接或通过其蛋白启动myc和(或)ras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87例先天性巨结肠症采用四种不同根治术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Soave's法(S法)45%(18/40例,P<0.01),Duhamel-Grob's法(D-G法)35%(5/14例,P>0.05),Ikeda's法(Ⅰ法)11%(3/27例,P>0.05),Rehbein's法(R法)16%(1/6例)。56例获得随访,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D-G法20%(2/10例,P>0.05),R法50%(3/6例),S法和Ⅰ法无术后晚期并发症(P>0.05和P>0.05)。随访病例排便功能评分:S法优、良70%(14例,P>0.05),差、极差30%(6例,P>0.05),D-G法优、良90%(9例,P>0.05),差、极差10%(1例,P>0.05);Ⅰ法优、良78.9%(15例,P>0.05),差、极差21.1%(4例,P>0.05);R法优、良3例,差、极差3例。我们的经验Ⅰ法和D-G法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重组干扰素α1与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干扰灵和进口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其中干扰灵300万u/d,连续或间日共3月;干扰能300万u/间日,共3月。治疗结束时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4.4%和39.28%(P〉0.05)。随访3-24月,HBsAg转阴率分别为11.1%及7.1%,HBeAg及HBV-DNA转阴率达51.85%和46.43%(干扰灵组有1例复发)说明国产干扰灵与进口干扰能疗效相似,两组干  相似文献   

14.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肝癌裸鼠模型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反义H-ras寡脱氧核苷酸(ODN)对高表达蛋白p21H- ras的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细胞生长、凋亡及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LCI-D20细胞,经10μmol/L浓度反义ODN处理后,以1.5×10细胞数分别接种于14只裸鼠皮下缝制皮囊内:6只接种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4只接种H-ras非特异性反义ODN处理细胞,余4只接种未作处理的对照细胞。结果反义H-ras对LCI-D20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t=31.529,P<0.01),反义ODN处理细胞,S期比率(36.0±1.4)显著低于对照组(58.5±0.9,t=13.519,P<0.01),而G1/G0期比率(56.7%±1.1%)高于对照组(37.4±0.7,t=14.802,P<0.01);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的凋亡发生率(3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2.5%±1.2%,t=13.434,P<0.01);反义H-ras处理对LCI-D20细胞在接种动物体内的生长具有显著延迟抑制作用(t=3.509,t=3.452,P<0.01);接种动物的肺转移率,反义H-rasODN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了西安市86名易感的小学生接种痘苗病毒重组乙肝疫苗一年的效果观察结果。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免疫剂量分别为2.0,5.0,10.0μg,按0,0,6程序接种。本实验疫苗的免疫原性良好,5.0μg与10.0μg组的抗-HBs在免疫后3年将能保持较高水平,因此,痘苗重组乙肝疫苗以5.0或10.0μg剂量免疫为宜。  相似文献   

16.
将大学生244名血清感染指标均阴性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种三步灭活和加热灭活疫苗,并设对照组,进行二年的免疫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疫苗水平一致。首免后7个月(全程免疫后),前者抗-HBs阳转率为89.7%,几何平均滴度549.69mIU/ml。后者不同批号抗-HBs阳转率各为100%和93.3%,14μg组显著高于前者同剂量组外,1、2年均无差异。几何平均滴度各为566.05和601.07mIU/  相似文献   

17.
梁新威  覃云鹏 《右江医学》1998,26(3):185-18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田阳县参加健康体检的9920名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麝香草酚(TTT)的检测,结果表明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12.98%和2.84%;ALT和TTT异常率为2.64%,HBsAg检出率1992年最高,1995年最低(χ2=5.81,P>0.05);HBeAg阳性检出率1995年最高,1993年最低(χ2=11.23,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TT、ALT异常率1992年最低,1994年最高(χ2=4.62,P>0.05);城乡HBsAg、HBeAg感染率无差异;18~27岁感染率最高,46~65岁最低;男性感染率比女性高(χ2=5.42,P>0.05)。  相似文献   

18.
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保护持久性及加强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保护持久性及何时需要加强免疫。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新生儿计划免疫7年后的血清学效果和加免实验的抗体反应。结果1018名乙肝免疫儿童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从免后1~2年的75.0%下降为第7年的48.2%,而HBsAg和抗-HBc阳性率却均始终处于低水平。144名免后6~7年且HBsAg和抗-HBc均阴性儿童,加免前抗-HBsGMT为10.4mIU/ml,抗-HBs阳性率54.9%;加免后1个月和1年,抗-HBsGMT分别为190.6和25.3mIU/ml,而抗-HBs阳性率则分别为89.6%和75.5%。加免后1个月抗-HBsGMT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加免前的水平(P<0.01)。但加免后1年时抗-HBsGMT又接近加免前水平,而阳性率仍显著高于加免前。65名加免前抗-HBs阴性儿童,加免后1个月有40名儿童抗-HBs≥100mIU/ml,提示乙肝疫苗免后抗体阴转者可能仍保持免疫记忆。结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持久性,初免后7年不必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9.
乙肝疫苗与卡介苗同时免疫接种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病毒型肝炎的高发区,携带病毒的母亲约有40%可将病毒直接传染给婴儿,所以我国的免疫程序要求婴儿出生后24h之内接种乙肝疫苗(HeVac)。出生后结核感染的早期性,我国一直规定新生儿于出生后尽快接种卡介苗,以上要求均符合WHO扩大免疫计划的要求。两种疫苗在新生儿中同时接种的问题需要认真的研究。我们对周口市几家城市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有关研究,探讨了乙型肝炎疫苗与卡介苗(BCG)在新生儿中同时接种时每种疫苗对另一种疫苗在免疫生成方面的交互作用。同时组与单独乙肝疫苗免疫组相比,抗-HBs产生水平于免后1个月分别为27.21049mIU/ml(n=103)及22.01286mIU/ml(n=105),差异不显著(t=1.117734,P>0.05)。而于免后7个月时分别为69.22172mIU/ml(n=105)及43.76266mIU/ml(n=105),前者极显著的高于后者(t=2.717489,P<0.01)。同时组PPD皮肤阳性率和BCG单独组比较,结果相近,分别为83.66%及75.68%,P>0.05,无显著性差异。利用病例-对照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组相比免后1个月OR值(95%可信限)分别为4?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肝疫苗穴位注射加中药黄白汤(治疗组)与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治疗慢性乙肝各50例,两组比较,症状体征消失和肝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HBsAg阴转率;治疗组为26%,对照组为10%,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6.32%(P〈0.05);HBV-DNAP阴转率,治疗组为14%,对照组为2%,结果提示,乙肝疫苗穴位注射加中药黄白汤治疗慢性乙肝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