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BAEP与TCD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 64例前庭性眩晕者进行了BAEP与TCD检查 ,并与 5 0例正常健康受试者作对照。 结果 :64例中BAEP、TCD异常率分别为 5 6.2 5 %、81 2 5 % ,BAEP表现分为两型 :①内耳型 12例 :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 ,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 ,LID相应增大 ,②脑干型 2 4例 :表现Ⅰ波正常 ,Ⅲ、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 ,Ⅲ波或Ⅴ波、PL、Ⅰ~Ⅲ及Ⅲ~ⅤIPL延长 ,ILD相应增大。TCD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 ,有或伴有血管张力异常。二者诊断符合率为 5 4 69%。 结论 :BAEP有助于前庭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是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方法。TCD则有助于前庭性眩晕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76例椎-基底动脉缺血(VBI)患者,BAEP测定:应用国产NDI 200F神经诊断仪检查,观察Ⅰ、Ⅲ、Ⅴ波潜伏期等情况。TCD检测:采用智能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探讨大脑前、中、后动脉;经枕窗探测椎动脉、小脑下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结果76例中,BAEP异常50例,TCD异常59例。结论BAEP检查能敏感反映脑干缺血程度;TCD检查不仅较早反映脑血流改变,还能反映脑缺血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不明 ,起病急骤 ,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聋 ,是耳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非一独立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是无创性的物理探测和电生理探测技术 ,是目前突发性耳聋的常用检查手段。BAEP主要检测听神经功能 ,TCD是检查颅底动脉血流动学变化、观察脑缺血范围和程度的一种技术。这两项突聋辅助诊断检查哪项阳性率更高呢 ,目前作者尚未见有关的报道。现将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4年 8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 5 5例突聋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查对照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眩晕患者BAEP变化。方法51例患者在发病5d内进行BAEP检查。结果眩晕患者BAEP异常率为80.4%,周围性异常45.1%,中枢性异常23.1%,混合性异常11.8%。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敏感的反映听觉脑干功能,可区别周围性、中枢性、混合性引起的眩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D和BAEP技术对128例临床诊断为PCI的患者进行检测,评价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供情况,同时对BAEP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TCD异常率为75.0%(96/128);BAEP异常率为68.7%(88/128)。TCD和BAEP总异常率为87.5%(112/128)。TCD、BAEP、TCD+BAEP 3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D、BAEP在PCI诊断中各具优势,分别从神经电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方面为PCI的诊断和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联合应用能更全面地反映病情,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对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眩晕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分析,并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128例中有96例(75%)测定异常;异常病例中内耳型异常20例(20.8%),脑干型异常48例(50%),混合型异常28例(29.2%)。对照组检查无异常。结论 BAEP为无创和客观测定检查,对眩晕患者的损伤部位(脑干或听觉通路)具有定位诊断价值,可作为眩晕患者内耳型、脑干型或混合型病变的客观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十分常见 ,本文对 62例临床上确诊的VBI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2例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34例 ,年龄 4 1~ 72岁 ,平均 58岁 ,病程 1月~ 2 0年。诊断标准[1] :⑴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 ,多因头位和 /或体位改变诱发 ;⑵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 ,如眼症 (黑朦、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 )、耳内疼痛 ,肢体麻木或无力 ,猝倒昏厥等 ;⑶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 ,如角膜和 /或咽反射的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诊断为PCI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查,并选择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BAEP检查.结果 BAEP异常率为62%,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内耳型5例,脑干型49例,混合型8例.TCD异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59例中老年发作性眩晕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之眩晕多属前庭周围性,其病变血管广泛,主要累及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而基底动脉系短暂缺血发作患者之眩晕属前庭中枢性,其病变仅限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但后者椎动脉缺血程度重于前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2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了BAEP检查,并对其中58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后复查BAEP,测量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IPL),耳间潜伏期差(ILD)。结果152例中BAEP异常126例(82.9%),BAEP异常表现分为两型,脑干型99例(65.13%),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分化差或波型消失,Ⅲ波或Ⅴ波潜伏期(PL)、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IPL)延长,ILD相应增大,Ⅲ-Ⅴ/Ⅰ-Ⅱ〉1,各指标中,Ⅲ~Ⅴ/Ⅰ~Ⅲ〉1有78例(51.3%)。内耳型27例(17.77%),表现为Ⅰ波分化差或波型消失,潜伏期(PL)延长及其后各波延长,ILD相应增大。58例缓解患者BAEP异常16例(27.58%),其中脑干型5例(8.62%),主要为Ⅲ-Ⅴ/Ⅰ~Ⅲ〉1改变,内耳型11例(18.96%),为Ⅰ波分化差或波型消失,潜伏期(PL)延长。结论BAEP有助于前庭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是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方法,Ⅲ-Ⅴ/Ⅰ-Ⅲ比值是反映脑干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 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 要异常表现为Ⅰ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 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 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 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I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研究组102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TCD和BAEP检测。观察比较2组各项检查参数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D显示研究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管搏动指数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BAEP显示研究组V波峰潜伏期(PL)和I~III、III~V、I~V峰间潜伏期(IPL)及(III~V)/(I~III)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V波PL和I~V波IPL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TCD的异常率为80.39%,BAEP的异常率为82.3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TCD和BAEP联合检测可作为VBI的一种简便、无创、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检查并统计分析40例无症状者(正常组)和86例老年眩晕病人(眩晕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其结果。得出正常组BAEP各项参数及其上限值,同时以正常组各参数的均值评估眩晕组的BAFP改变,发现后者BAEP异常率为79.1%,发作期检查其异常率升高至87.2%(P<0.05)。本组引起眩晕的病因为脑动脉硬化所致之脑供血不足,少数为脑干梗塞。本文作者认为BAEP改变较CT等特殊检查改变早,建议作为特殊检查前筛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牵引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同时应用TCD和BAEP观察血流及脑干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01 3,P=0.000 7),观察组治疗后TCD和BAEP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90 2,P=0.013 6;χ2=7.140 2,P=0.007 5)。结论牵引及中医按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期经颅多普勒(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30例,偏头痛组60例,行TCD、BAEP和SSR检查。结果:偏头痛组中脑血流增快43例(71.6%),血流减慢8例(13.3%),血流正常9例(15%)。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V)、小脑后下动脉(PICA)、椎动脉(BA)和基底动脉(VA)血流均高于对照组;偏头痛发作期BAEP异常率为53.3%(32/60)。SSR异常率为51.7%(31/60)。偏头痛病程越长,BAEP、SSR异常率越高。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有部分脑血流改变,同时有BAEP和SSR的改变,病程越长,异常率越高,提示TCD、BAEP、SSR相结合对偏头痛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系统性眩晕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42例中枢性眩晕(中枢组)、58例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BAEP,观察其相关指标。结果:中枢组BAEP表现为:Ⅴ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Ⅲ~Ⅴ和Ⅰ~Ⅴ的IPL延长;Ⅲ~Ⅴ/Ⅰ~Ⅲ>1,Ⅴ/Ⅰ<0.5。周围组BAEP表现为:Ⅰ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其后各波PL均延长,但各波IPL无明显变化;Ⅲ~Ⅴ/Ⅰ~Ⅲ<1,Ⅴ/Ⅰ>1。结论:BAEP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为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伴有眩晕症状者并不少见 ,但病因复杂 ,确诊常有困难。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三年间对 166例颈椎病伴眩晕症状的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颅底血流频谱和射血速度的检测 ,并对 10 0例相近年龄组无相关症状的正常人进行了TCD检测作为对照组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并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6例中男 98例 ,女 68例 ,年龄在3 2~ 79岁 ,平均 60 7岁。本组病人在临床上均排除了耳源性、感染、中毒、外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眩晕。病程在 10h至 7年半。临床症状除主诉眩晕外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