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颏反射也可见于正常成人,但与病理性的掌颏反射表现不同。作者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掌颏反射阳性者,按反射强度划分为+~(?),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对病灶定位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掌颏反射,作者在参加北京城区老年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广东省早发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广东省7个城市18所医院住院病人中收集早发性(≤45岁)脑卒中病人371名(Ⅰ组);选取相同数量的老年脑卒中病人(〉60岁)作为老年对照组(Ⅱ组);并按1:1配对方法选取青年对照组人群(Ⅲ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早发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是BMI〉24、高血压史、病前血压波动、高脂血症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因素,而高血压家族史和病前血压波动史进人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3.704和13.511)。结论早发性脑卒中的防治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重点是控制血压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黄爱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19-4720
目的探讨“五架马车”预防中青年脑卒中发生的积极意义,制订预防中青年脑卒中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临床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380例,分别给予“五架马车”治疗(观察组)和对症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预防率为69.4%,而观察组总有效预防率为92.7%,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中青年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采用“五架马车”的预防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吸入性肺炎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合并吸入性肺炎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并进一步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27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其中观察组84例(30.77%),对照组189例(69.23%);单因素分析后显示,鼻饲、吞咽困难、体位不当、咳嗽无力、既往脑卒中数、舌头歪斜、咀嚼肌瘫痪、无呕吐反射、NIHSS评分是老年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位不当、吞咽困难、舌头歪斜、无呕吐反射、NIHSS评分是老年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预后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体位不当、吞咽困难、舌头歪斜、无呕吐反射、NIHSS评分是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的高危因素,且这类患者预后差,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口市某社区老年人群中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横断面调查的设计,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某社区年龄逸6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患病率及常见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女性,有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为超重或者肥胖的的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与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脂的特点。方法选择198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74例,脑梗死124例,正常对照组86例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含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各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脑梗死、脑出血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55岁组人群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组病人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与脑卒中有一定联系,脂质代谢紊乱是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脑卒中组42例(卒中组)和不伴脑卒中组4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血压,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病程、舒张压、HbA1c、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管辖社区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管辖社区老年人群(≥60岁)脑卒中的患者340例,并同期选取该社区健康老年人160例作为对照组,对引起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检出率较对照组老年人群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均是引起老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两组的血细胞比容、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且大部分人群处于脑卒中发病的低危阶段,早期加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AC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衣香明  郭涛  杜彦辉  马斌武  张涛 《重庆医学》2006,35(10):916-9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中、青年患者55例,老年患者41例)和58例中、青年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在3组人群中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肖庆余 《河北医学》2014,(7):1204-120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价值。方法:10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72-92岁,男性68例,女40例,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四组,分别是:对照组、咳嗽反射刺激组、口腔护理组、及口腔护理+咳嗽反射刺激组,分别按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并统计四组患者中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及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各组,且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咳嗽反射刺激组与口腔护理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相似,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口腔护理+咳嗽反射刺激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有其特殊性,降低吸入性肺炎最好的护理方法是联合口腔护理和咳嗽反射,因此我们应加强咳嗽反射的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将我院1996~2005年44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卒中组96例和对照组(无脑卒中组)35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病史、合并疾病、体征及辅助检查、用药情况。结果:两组对照,脑卒中危险因素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75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痛、高胆固醇、心力衰竭、未抗栓治疗是老年房颤并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社区老年人群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该队列的基线调查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19年8月,收集了包括队列成员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史和家族史、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信息。根据自我报告有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或脑卒中将全部队列成员分为4组: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共患组以及对照组(无冠心病及脑卒中)。对这4组对象的基本信息、共患其他疾病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睡眠状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 94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纳入队列研究,其中冠心病单患组2 050名、脑卒中单患组724名、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269名、对照组14 905名。4组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70.4±6.2)岁、(71.8±7.1)岁、(73.2±7.0)岁和(68.3±5.9)岁。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血压(76.6%)、高脂血症(38.3%)、糖尿病(26.0%)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74.2%、26.8%和25.8%)、冠心病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06-109
目的 了解宜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脑卒中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一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对宜春市彬江、高城和灵泉3 个社区,年龄≥40 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对判定为高危人群者进行分析。结果 12 420 名受检对象中检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609 名(21.01%),以60~69 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除城乡外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方面高危人群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分布排前三的是缺乏运动(55.31%)、高血压(51.78%)、吸烟(36.95%),具有危险因素者其高危人群检出率均高于非高危人群,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宜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以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到本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8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测定其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将检测结果与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baPWV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B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 baPWV依序升高,ABI依序降低。(3)并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baPWV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ABI明显低于无并发症者。(4) baPWV重度异常组,同型半胱胺酸、高脂血症、并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baPWV轻度或中度异常组。结论: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血压分级升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baPWV和ABI是冠心病或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子越多,动脉硬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5.
张辉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4):392-393,395
目的:探讨老年人再发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再发组(109例)与首发组(326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冠心病4种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高血脂是明显增加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糖与冠心病不是增加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再发多见于老年患者;高血压与高血脂明显增加再发脑卒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徐敏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0):1042-1043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将2002-2007年收治的21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卒中组40例、对照组(无脑卒中组)176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合并疾病、用药情况。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中,其脑卒中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0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增大、未抗栓治疗是老年房颤并发脑卒中的高危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可减少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翔 《当代医学》2016,(28):60-61
目的:对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使该病的发病率得到降低。方法根据“十二五”新医改专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筛查标准,对800例患者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其中高危患者有170例,而非高危人数有630例。观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吸烟、肥胖等情况,收集并归纳整理2组人员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筛查表,并检测2组人员的GLU(血糖)、TC(总胆固醇)、UA(血尿酸)、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以及Hcy(同型半胱氨酸)等项目,最后对检测结果作具体分析。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组高血压93例(54.7%)、糖尿病82例(48.2%)、吸烟81例(47.6%)、心房纤颤10例(5.9%)、血脂异常111例(65.3%)、BMI 104例(61.2%)、无体育锻炼149例(87.6%)、脑卒中家族史74例(43.5%),其占有比例与非高危人群组比较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LU(5.78±0.11)mmol/L、TC(5.13±0.85)mmol/L、UA (322.54±96.26)mmol/L、LDL(3.32±0.68)mmol/L、HDL(1.36±0.34)mmol/L、TG(1.88±0.37)mmol/L、Hcy(10.95±6.14)mmol/L水平高于非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卒中的家族史、高Hcy血症吸烟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定期对高危人群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和Hcy水平能帮助指导和预防脑卒中,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付伟  陈俊红 《当代医学》2010,16(36):12-13,95
目的比较、分析青年出血性脑卒中和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9月住院的102例45岁以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00名老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性别、临床特点、病因、危险因素、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是青年组和老年组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发病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脑血管异常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吸烟、饮酒也是青年组常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头痛症状典型(P〈0.05),急性期病死率高于老年患者。结论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脑血管异常,以头痛为典型症状,急性期病死率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与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各48例,对患者的患病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观察2组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脑梗死史、三高症、心脏病,中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吸毒、家族遗传史、超重,其他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劳累、酗酒)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与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有明显差别,明确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可以对症采取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基线总胆固醇(TC)是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 探究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开滦研究队列,选取2006年度TC资料完整且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基线观察人群(n=95 943),根据TC水平分为理想水平组(TC≤5.2 mmol/L,n=59 065)、边缘升高组(5.2 mmol/L6.2 mmol/L,n=10 548),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单次TC测量值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选取其中2008、2010年度TC资料完整且2010年度前无脑卒中病史者(n=51 394)作为重复测量观察人群,随访(6.77±1.00)年,每年收集1次新发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依据TC纵向轨迹分为低-稳定组22 116例(43.03%)、中-稳定组24 441例(47.56%)、高-稳定组4 837例(9.41%),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结果 在基线观察人群中,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与理想水平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3(1.03,1.23)、1.21(1.11,1.33)、0.80(0.65,0.99)。随访期间,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随TC纵向轨迹的增高而增高(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1(1.08,1.35)、1.32(1.11,1.5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5(1.09,1.43)、1.34(1.05,1.72),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校正2010年度TC水平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1(1.07,1.37)、1.33(1.05,1.6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8(1.13,1.44)、1.44(1.20,1.72),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度TC水平对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TC测量值升高是新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新发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TC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新发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无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