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9月8~10日,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通过网络和电话发现2例印度出差返黔疑似登革热病例.为了进一步核实疫情及波及范围,及时控制疫情发展,2010年9月10日下午,贵阳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现场流行病调查组分别前往两患者住处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4年10月14日下午14点30分,沈阳市某综合医院报告1例疑似登革热病人,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及组织专家会诊,确认为沈阳市首例登革热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区首次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7~8月武汉市青山区先后发生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1.疫情经过:首例患者男性51岁,武汉某冶金公司工程师。2004年6月28日至7月9日去孟加拉国劳务输出,2004年7月10日返回武汉,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腰部疼痛,17日至医院就诊,体温:39.7℃,明显酒醉面容,前胸、手背有明显出血点,腰部酸痛,乏力;诊断疑似登革热。20日该患者血样送至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7日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8日,商河县医院报告该院接诊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该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1日15点40分,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浏览到什邡某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该病例是1987年以来发生在什邡市的首例狂犬病,什邡市疾控专业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及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胜国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56-2457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由伊蚊传播,以突起畏寒、发热、皮疹、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2008年11月1日16时腾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人民医院报告:传染科收住1例缅甸籍病人,疑似“登革热”。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经过各级部门的通力合作,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第2代病例。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 ,中山市小榄地区发生登革热局部暴发。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对此次暴发做了病原学检测 ,证实是IV型登革热病毒。在 1 999年 8月中旬~ 2 0 0 0年 3月下旬 ,我院共收治登革热或疑似登革热病例1 4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山市卫生防疫站的专家排除了 2 7例 ,其余 1 1 8例均确诊为登革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使用统一的“广东省登革热个案调查表”对1 999年 8月~ 2 0 0 0年 3月住院的登革热或疑似登革热患者作详细个案调查 ,对 1 1 8例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1 .2 诊…  相似文献   

8.
狄飞 《首都公共卫生》2008,2(6):276-277
2008年7月25日,北京市延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疫情息网接到北京市佑安医院报告1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疑似AFP)病例,接到报告后县CDC专业人员立即赶赴北京佑安医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深圳市宝安区疑似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以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联系进行分析,并对疫情的扩散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该起登革热疫情共有2名病例,发病原因均为参加同次旅行团在印尼旅游期间感染后回国的输入性病例。对其中1名患者家庭周围的91户居民调查后发现,存在播散登革热疫情的可能(灭蚊前后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8.68和6.98)。结论该疫情为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2020-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入境管理措施)对境外输入性登革热(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整理广东省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资料、2016-2021年蚊媒密度监测数据、2011-2021年国际航班旅客年运输量及登革热年报告病例数, 分析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0日)与实施后(2020年3月21日至2022年8月31日)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变化。结果 2020年3月21日至2022年8月31日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52例, 其输入传播风险强度为0.12, 低于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1 828例, 5.29)。与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 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在季节、性别、年龄、职业和来源国分布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隔离点发现病例占59.62%(31/52), 在口岸发现占38.46%(20/52), 入境管理措施实施前以医院发现为主(95.08%, 1 738/1 828)。在提供入境日期的51例病例中, 82.35%(4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宁波市海曙区一起城市点源登革热本地疫情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18年7月30日—9月15日发生的海曙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描述性分析疫情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本起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43例,均为本地感染病例。出现3个发病高峰,分别为8月15—25日,20例占46.51%;8月30日—9月2日,8例占18.60%;9月13—15日,5例占11.63%。疫情主要发生在日平均气温为25~35℃。疫情形成16个疫点,由1个原发疫点扩散至周围临近5个点,形成一个中心疫区,5个临近疫点均有本地感染病例发生;再由中心疫区呈放射性向外围远距离扩散至10个点,其中1个外围疫点引发本地感染。结论本次海曙区登革热疫情传播时间受防控措施、疫点扩散和气温等因素影响;空间传播特征为由原发疫点向周围临近区域扩散,同时向距离较远的外围区域放射性扩散。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5日,大连市中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通知,中山区某小学出现水痘疫情。为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管理人员立即赶往该小学进行调查处理,证实为1起发生在小学中的水痘暴发疫情,确诊病人72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20日我院收入1例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从其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奈瑟球菌.该菌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C群,并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证实,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8日,新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漠沙镇卫生院报告:漠沙镇在4月8日前后发生疑似麻疹病例5例.随着发热和出疹病人仍不断出现,经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及采取有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至5月2日止,疫情先后波及到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和1个流动人群集聚地,共报告病例20例.经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本次疫情初步确定为一起点状散在麻疹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病病例与蚊媒密度情况,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海曙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病例资料,通过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蚊媒密度监测资料和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分析发病病例与蚊媒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海曙区共15个疫点,报告登革热病例43例。望春街道病例和疫点最多,病例29例占67.44%,疫点5个占33.33%。流行曲线呈多峰分布,8月14日—22日为发病高峰,17例占39.53%。布雷图指数为0~175.00,中位数为5.00;叮咬指数为0~20.00只/(人·h),中位数为2.00只/(人·h)。不同地区的布雷图指数和叮咬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例数与布雷图指数(r=0.743,P=0.002)和叮咬指数(r=0.543,P=0.037)均呈正相关。结论海曙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病例数与蚊媒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24日,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澄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澄江县九村镇七江村委会七江村发现2例疑似皮肤炭疽病人。接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市畜牧兽医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和疫情处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4月,绩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接到乡镇和县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12例临床诊断疑似麻疹病例。为进一步核实疫情信息,我们根据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下发的麻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及时进行了麻疹疑似病例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采血样送检。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2日下午,旅顺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民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的疫情,接报后,我中心立即对该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4月13日上午又陆续接到该人民医院电话,同时网上报告3例疑似麻疹病例,经现场调查人员核实后,4例麻疹病例均为某幼儿园集体儿童。接到报告后,我中心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理。经现场证实,这是一起流动儿童麻疹疫情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3月9日,通州市某小学发生一起疑似流感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后,通州市教育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3日,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右江区大椤乡报告,发现1例初步诊断为疑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该患者血液送广西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后,诊断为猪链球菌2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