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MTBDR plus试剂盒在北京地区快速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筛选169例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以国际标准的比例法作为对照,探讨该试剂盒在临床上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突变分布频率。结果在北京地区使用MTBDR plus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85.3%和93.2%、98.1%。rpoB基因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S531L(55.2%),其次是D516V(8.3%)、H526Y(7.3%)和H526D(3.1%)。katG基因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S315T1(62.9%),而inhA是C15T位点(21.6%)。结论 MTBDR plus是一个敏感、特异和快速的诊断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性和MDR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吉林省9个市(州)894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析。并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全部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9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者有546株(61.07%),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者有348株(38.93%);其中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36.30%(265/730),低于复治患者的耐药率(50.61%,8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53,P=0.001)。全部患者的总耐多药率为10.07%(90/894),复治患者耐多药率(20.73%,34/164)高于初治患者(7.67%,5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5.23,P=0.001)。全部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为Sm(25.95%,232/894)>INH(18.57%,166/894)>RFP(17.23%,154/894)>EMB(9.73%,87/894)。吉林省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复治患者;耐药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线性探针MTBDR—Plus检测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药物敏感性的效能。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97例临床结核菌分离株,进行传统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MTBDR—Plus检测,分析MTBDR—Plus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TBDR-Plus方法检测RFP和INH耐药的敏感性分别为88.6%和79.3%,特异性分别为98.8%和98.8%。结论MTBD-Plus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收集的菌株中选取2008年4-7月期间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126株MDR菌株,对其进行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率以及交叉耐药的情况。结果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0%(92/126)和58.7%(74/126);对于二线药物,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4%(32/126)和23.0%(29/126);其次为卡那霉素和环丝氨酸,其耐药率分别为17.5%(22/126)和13.5%(17/126);最后为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耐药率均为3.2%(4/126)。初治患者对卡那霉素(χ2=20.025,P<0.01)和环丝氨酸(χ2=6.558,P=0.017)的耐药率(卡那霉素: 20/60, 33.3%; 环丝氨酸: 13/60,21.7%)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卡那霉素: 2/66, 3.0%; 环丝氨酸: 4/66,6.1%)。此外,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间均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在对卷曲霉素耐药的4株中,有3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4株对丙硫异烟胺耐药菌株均同时对乙硫异烟胺耐药。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这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疆喀什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探讨本地区耐药结核病和菌型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确诊的214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对分离培养的214株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8种抗结核药物)和菌型鉴定试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4株分离株中175例(81.78%)为人结核分枝杆菌,39例(18.22%)为牛结核分枝杆菌,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29.14%,51/175)与牛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12.8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34),人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71%,10/175)与牛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患者总耐药率为26.17%(56/214),初治患者耐药率25.97%(20/77),复治患者耐药率26.28%(36/1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3,P=1.00)。8种耐任一抗结核药物耐药率占前四位的分别为: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 结论 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仍较严重,分型以人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在结核病治疗工作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结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早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用药过程的不合理,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1〕。本研究拟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和二线药物的获得性耐药情况。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安徽地区420例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菌耐药情况,为结核病临床治疗和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20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29.05%和14.52%;其中初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15.93%、6.79%,复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52.86%、30.0%;RIF、INH、SM、EMB耐药率分别是22.14%、20.0%、17.38%和0.95%。抗二线结核药物总耐药率为22.62%,其中左氧氟沙星和丙硫乙烟胺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3.33%(56/420)和12.86%(54/420),年龄段41~60岁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男性和女性病例组间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徽地区结核菌耐药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海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现状与特征,并获得青南地区耐药谱,为预防和控制青南地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南地区(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8—2019年全部518例病原学阳性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种鉴定,最终经菌种鉴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为154株。对上述菌株进行6种常用抗结核药品(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试验,并对上述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7.01%(57/154),单耐药率为23.38%(36/154),多耐药率为3.25%(5/154),耐多药率为10.39%(16/154),利福平耐药率为18.18%(28/154)。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64.52%(20/31),耐多药率为35.48%(11/31),利福平耐药率为38.71%(12/31),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别为30.08%(37/123)、4.07%(5/123)、13.01%(16/123)],差异...  相似文献   

9.
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果的比较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及分枝杆菌快速侦测系统(BacT—ALERT)测定结核杆菌(MTB)药物敏感度结果,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BacT-ALERT检测200株MTB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和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并以传统的耐药性测定方法作为金标准,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以绝对浓度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2%、88.3%和89.0%,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1%、97.5%和98.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7%、97.4%和97.0%;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7.2%和97.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7%、94.3%和94.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9.4%和99.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0%、93.5%和92.5%。以比例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3%、99.4%和94.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6.8%和95.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0%、96.7%和94.5%。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7.7%和95.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4.9%和93.5%,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8.8%和99.0%,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0%、96.0%和91.5%。结论:PhaB法和BacT—ALERT法检测MTB耐药性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堪萨斯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异烟肼的敏感性,并探讨引发其差异的原因。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ATCC27294)、堪萨斯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12478),以及35株分离自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堪萨斯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微孔板法测定35株堪萨斯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加入外排泵抑制剂(氰化羰基-3-氯苯腙、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维拉帕米和利血平)前后的异烟肼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变化,并评估其关联性;测定已知与异烟肼耐药相关的基因序列,了解基因序列多态性与MIC值的相关性。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KatG),利用生物层干涉技术检测蛋白与异烟肼亲和力,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35株堪萨斯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异烟肼对5.7%(2/35)、71.4%(25/35)、2.9%(1/35)和20.0%(7/35)的菌株的MIC值分别为0.5、1、4和>32μg/ml;分别加入适量氰化羰基-3-氯苯腙、二环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耐多药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布汀和利福平交叉耐药性研究分析,为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MTB提供依据.方法 在96孔板上检测利福布汀和利福平对99株耐多药MTB菌株的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交叉耐药率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两组间MIC比较经对数转化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利福布汀和利福平的交叉耐药率为85.9%(85/99).利福布汀的MIC90值为≤16 mg/L,中位数为2 mg/L;利福平的MIC9o值为≥2 mg/L,中位数>32 mg/L,利福布汀MIC90值仅为利福平的1/8 ~ 1/32.利福布汀和利福平交叉耐药率随利福平的耐药程度加大而上升,低耐利福平组和中耐利福平组的交叉耐药例数分别为0/9和5/9,而高耐利福平组几乎全部交叉耐药(98.8%,80/81).结论 利福布汀对利福平耐药MTB菌株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作为利福类药物耐药结核病的可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73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株以及5株对左氟沙星敏感的MDR-TB临床分离株,以试管二倍稀释法采用7H9培养基,测定以上菌株对MXF和LVF的MIC;通过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320bp的基因突变位点。结果MXF的MIC比LVF低4~8倍;H37Rv未发生gyrA基因突变;78株MDR-TB临床分离株均有Ser95Thr突变;73株LVF耐药的MDR-TB菌株中,35株(47.94%)对LVF低耐药(MIC为1~8μg/ml)的菌株和31株(42.46%)对LVF高耐药株中,除4株只有Ser95Thr突变外,其他菌株同时有Ala90Val、Asp94His、Asp94Asn、Asp94Gly、Asp94Ala、Asp94Tyr突变。结论莫西沙星较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活性强4~8倍,为不完全交叉耐药;gyrA基因90位和94位突变与MDR-TB菌株对LVF、MXF耐药有关,低耐药与高耐药的突变氨基酸种类有差别,有望将测序作为临床左氟沙星分子药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为临床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提供解释。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资料,共2562例,筛选同时进行利福平熔解曲线法耐药基因检测和微孔板法表型药敏试验且结果不一致的菌株1294株。通过对rpoB基因测序,分析不一致结果与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 结果: 54例(4.17%,54/1294)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45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突变型而微孔板法检测敏感,8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野生型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1例熔解曲线法检测出异质性耐药,未纳入分析。其中rpoB基因在507~512位密码子发生突变时,其与微孔板法结果不一致率最高,为70.59%(24/34),且不一致的菌株在微孔板法中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值多分布在≤1μg/ml。Leu511Pro是观察到不一致菌株最多的突变位点,占45.28%(24/53),其次观察到较多的突变位点是Leu533Pro,占所有不一致菌株的15.09%(8/53),Asp516Tyr 和His526Asn突变率均为5.66%(3/53)。8例熔解曲线法检测敏感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的菌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rpoB基因区域未发生突变。结论: rpoB基因Leu511Pro、Leu533Pro、Asp516Tyr和His526Asn位点突变是造成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与低水平耐药机制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Mtb耐INH临床分离株katG基因、inhA基因、ahpC基因突变对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耐INH的160株Mtb及对INH敏感的40株Mtb进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并对所有标本进行INH MIC测定,比较不同变异株的MIC结果,其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tb耐INH株katG 315基因变异占68.8%(110/160),katG 315基因变异株的MIC为(20.20±19.46 μg/ml),高于inhA变异株(0.73±0.82 μg/ml)(t′=10.9171,t′α=1.9807,P<0.05);低于katG 315+inhA变异株(69.33±32.45 μg/ml),(t′= 7.164,t′α= 2.0627,P<0.05)。结论 Mtb耐INH基因有不同的突变模式,各模式存在不同的耐药程度,此可以给临床用药进一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广东省2016年1—12月32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2323例临床确诊的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其中1224例阳性,涂阴培阳率为9.9%。经菌种鉴定,1177例(96.16%)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47例(3.84%)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177株菌株进行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PAS)等9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2323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培养,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29.57%(348/1177),耐多药率为2.38%(28/1177),广泛耐药率为0.08%(1/1177),单耐药率为17.42%(205/1177),多耐药率为9.77%(115/1177)。男性耐多药率(2.94%,25/849)高于女性(0.91%,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0,P=0.040)。多耐药谱有52种类型,其中耐INH+Sm者最多,占20.87%(24/115);其次为耐Sm+Km者(9.57%,11/115)。结论 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强监测与管理,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59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医院结核病人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原因。方法分析2003年5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间分离培养出并使用噻吩-2羧基肼(TCH)和对硝基苯甲酸(PNB)进行分型确认的591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包括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硫酸链霉素(SM、S)、对氨基水杨酸钠(PAS、P)、乙胺丁醇(EMB、E)、卡那霉素(KM、K)、左氧氟沙星(OFLX、O)。7种药物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59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至少耐一药为63.6%(376/591);同时对7种药物耐药率为0.2%(1/591);耐多药率(MDR)为38.6%(228/591)。结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严格的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病人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耐药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测定氧氟沙星(OFLX)及左氧氟沙星(LVFX)对101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MIC与既往氟喹诺酮类药物(Fos)的用药史及经过含有FQs方案治疗的疗效相关性,以期确定OFLX及LVFX的临床耐药界限.方法 1999年1月~2000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结核病患者101例,留取痰或脓液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MIC,并系统观察47例肺结核患者接受含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痰菌阴转率和X线吸收好转率.各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 结果(1)96%的菌株OFLX的MIC(MICF)比LVFX的MIC(MICV)高2倍.(2)既往未用过FQs治疗的临床分离株中,MICF<8.0μg/ml与MICV<4.0μg/ml者分别占91%及92%;既往曾接受FQs治疗的临床分离株中,MICF≥8.0μg/ml与MICV≥4.0μg/ml分别占54%及57%.(3)如以MICF≥8.0μg/ml、MICV≥4.0μg/ml为临床耐药界限,MICF<8.0μg/ml与MICF≥8.0μg/ml比较,3、6、12个月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4%、75%、82%及16%、32%、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12个月X线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9%、4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MICV<4.0μg/ml与MICV≥4μg/ml比较,3、6、12个月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73%、83%及 12%、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2个月X线好转率分别为90%、4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1)曾接受FQs治疗的结核病患者的分离株MICF及MICV显著高于未接受FQs者.随着用药时间延长,MIC随之升高.(2)根据MICF及MICV与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提示采用MICF≥8.0μg/ml、MICV≥μg/ml为临床耐药界限为宜.(3)既往曾接受FQs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应行FQs的药敏试验,并坚持合理、联合用药的原则、防止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