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 3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9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 3组 :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测定瘦素、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 :LEP与 BMI、WAIST、HIP、FINS、PINS、IRI、TG呈正相关 ,而与 FBG呈负相关 ;LEP与PBS、TCH、HDL-c无关。肥胖组的 LEP、FINS、PINS、IRI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结论 :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瘦素水平受肥胖、高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等多因素的影响 ,提示瘦素可能在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状态与瘦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耐量正常、单纯肥胖、糖耐量减低人群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状态 ,及其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李光伟指数 (IAI)、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IR)和反映胰岛 β细胞功能的指标空腹 β细胞功能指数 (FBCI)、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分别检测成年男性 :11例正常对照 (NGT )、8例单纯肥胖(FAT)、10例糖耐量异常 (IGT)的胰岛素敏感性和 β细胞分泌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①IGT组与NGT组比较IAI、IR、HBCI差异均有显著性。IGT组IAI、HBCI较NGT组降低、IR升高 (P <0 0 5 ) ,而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则无统计学意义。②FAT组与NGT组比较IAI、IR、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IAI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 <0 0 1) ,IR、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则升高 (P <0 0 1;P <0 0 5 ;P <0 0 1)。③IGT组与FAT组比较IAI、IR差异无显著性 ,但HBCI和FBCI及血清瘦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AT组HBCI、FBCI及瘦素较IGT组增高 (P <0 0 5 )。④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体重等因素后 ,腰臀比是影响IAI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血清瘦素水平是影响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独立因素。结论 ①单纯肥胖和糖耐量异常人群与正常人群比较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胰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及 2型糖尿病 (DM)的关系。方法 :选 16 3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 2型 DM组 4 3例 ,糖耐量低减组 (IGT) 80例 ,正常对照组 (NGT) 4 0例 ,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血脂 ,并做 OGTT,测定 2 h血糖、胰岛素 ,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值 (WHR)、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结果 :IRI 2型DM组分别较 NGT、IGT组高 (P均 <0 .0 5 )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 2型 DM组分别较 NGT、IGT组高 (P均 <0 .0 1) ,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及 2 h胰岛素及 IRI呈正相关 (P <0 .0 5 )。按性别和糖耐量分 6组 ,在男、女性各组 ,空腹血清瘦素与空腹及 2 h血糖无相关。结论 :瘦素与 IR及 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瘦素水平增高是 I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OGTT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糖负荷对瘦素分泌的影响 ,进而探讨瘦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正常对照者 (肥胖与非肥胖各为 2 0例 )及 5 0例初发 2型糖尿病者(肥胖者 2 0例 ,非肥胖者 30例 )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结果  ( 1)对照组和初发 2型糖尿病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者 (均P <0 .0 0 1) ,但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 2 )不论是对照组 ,还是 2型糖尿病组 ,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而瘦素水平呈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3)相关分析显示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 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短期血胰岛素水平升高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初次诊断为PCOS的170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P1组,n=69)、超重组(P2组,n=44)和肥胖组(P3组,n=57).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分析BMI、腰臀比及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以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14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且同样分为正常体质量组(C1组,n=102)、超重组(C2组,n=20)和肥胖组(C3组,n=21).结果 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和分析结果 显示,P1组与C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2组>C2组,P3组>C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腰臀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 h血胰岛素、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OMA-IR、HOMA-IS相关;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和HOMA.IR独立相关.结论 PCOS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血清瘦索水平升高导致糖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肥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肥胖患者 15 2例 ,其中包括糖耐量正常者 6 8例 ,糖耐量异常者 46例和糖尿病患者 38例 ,以及正常对照者 47例 ,测定并比较他们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采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 ,分析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和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者 (P <0 .0 0 1) ;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 >糖耐量异常者 >糖耐量正常者 (P <0 .0 0 1) ,体重指数和瘦素水平三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肥胖者HOMA值与瘦素呈正相关 (r=0 .2 0 ,P <0 .0 5 ) ,但性别分层后 ,男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仍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0 1) ,而女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无显著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肥胖者男性瘦素水平是HOMA值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体脂水平相同情况下 ,不同的糖代谢水平的肥胖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相同 ;肥胖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 ,而这一关系仅在男性中存在  相似文献   

7.
不同葡萄糖耐量的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不同葡萄糖耐量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经 75gOGTT确定糖耐量正常(NGT) 6 1人 ,糖耐量减低 (IGT) 36人 ,糖尿病 2 0人。测定空腹及葡萄糖负荷后 2h的血浆葡萄糖 ,血清瘦素、胰岛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等生化指标 ,并测定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及血压。结果 :①瘦素水平在女性显著增高 [男 (5 12± 2 38)ng/ml和女 (8 13± 3 5 3)ng/ml,P <0 0 1],瘦素与BMI (r2 =0 6 4,P <0 0 0 1)、腰臀比 (r2 =0 78,P <0 0 0 1)、空腹血糖 (r2 =0 72 ,P <0 0 1)、空腹胰岛素 (r2 =0 5 8,P <0 0 1)、舒张压 (r2=0 5 3,P <0 0 5 )、甘油三酯 (r2 =0 76 ,P <0 0 5 )等显著相关。②不同的葡萄糖耐量水平瘦素差异显著。③OGTT前后的瘦素水平为 :空腹 6 91± 1 46 (ng/ml) ,2h :5 72± 1 6 8(ng/ml) ,P =0 117。结论 :①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腰臀比、舒张压、甘油三酯有关。②不同葡萄糖耐量水平的瘦素水平有差异。③瘦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相关 ,而葡萄糖负荷后瘦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说明短期的胰岛素浓度的增高并不引起瘦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西布曲明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西布曲明 (Sibutramine)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测定 3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服用西布曲明前后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肥胖组用药前BMI、WHR、空腹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服用西布曲明后 ,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瘦素水平的变化在排除性别影响后更为显著。 结论 :西布曲明作为一种口服减肥药 ,不仅能减轻肥胖患者的体重 ,而且能明显降低肥胖患者的空腹瘦素和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变化对血清瘦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清胰岛素含量分为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良好组(DA组)和代偿功能不良组(DB组),并以2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真胰岛素和瘦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在瘦素及其相关因素之间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C组、DA组和DB组胰岛素分泌高峰分别出现在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C组OGTT各时相点胰岛素含量低于DA组(除30分钟时相点外)但高于DB组(P<0.001);DA组瘦素含量高于C组和DB组(P<0.05~0.01),服糖后120~180分钟时,三组瘦素含量与空腹时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2型糖尿病患者ISI低于正常健康者(P<0.001);空腹瘦素与体重指数(BMI)、空腹真胰岛素、ISI独立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长时间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胰岛素血症影响血清瘦素含量,但是生理剂量范围内的胰岛素水平快速变化对血清瘦素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不同糖耐量(GT)状态下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糖耐量者(NGT)及糖调节受损者(IGR)分别按BMI≥25kg/m。分为肥胖与非肥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以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组和NGT组中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者,T2DM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T2DM组及NGT组。空腹血清抵抗素与BMI、HOMA-IR呈正相关,与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腰臀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抵抗素可能在肥胖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成为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Obesity has already become a challenging healthproblem in either Western societies or Eastern socie-ties. It is a risk fa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mortality.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adipose tissueis not only a passive energy store, but also an activeendocrine organ, the secretions of which influencethe function of many organ systems[1] . An incom-plete list comprises leptin, adiponectin, resistin andTNF-α is known to closely correlate to insulin resist-ance , the most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Yang J  Li M  Wu CY  Wang H  Xu QS  Deng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471-1474
目的 探讨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 2型糖尿病 (DM)的关系。方法 5 1例新诊断的 2型DM患者和 5 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对照者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空腹及口服 75 g葡萄糖后 2h的血清抵抗素、瘦素和真胰岛素水平 ,同时观测血糖、血压、身高、体重、腰 /臀围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值 (WHR)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指数 (QUICKI)。结果  2型DM组的WHR、真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无论空腹( 2 3ng/ml± 15ng/ml与 30ng/ml± 18ng/ml,P <0 0 5 )还是糖负荷后 2h( 2 2ng/ml± 11ng/ml与 31ng/ml± 15ng/ml,P <0 0 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瘦素水平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糖负荷前后比较 ,两组的 2h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增加 (P <0 0 0 1) ,但抵抗素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空腹抵抗素水平与性别、BMI和WHR、血压以及瘦素水平等均不相关 (P >0 0 5 ) ,但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r =- 0 2 1,P <0 0 5 ) ,与QUICKI敏感指数 (r =0 30 ,P <0 0 1)正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而不是升高 ,且与肥胖关系不明显 ,因而抵抗素可能并不是肥胖和 2型DM的主要连接点  相似文献   

13.
王艳  管一平  蔡雪 《海南医学》2014,(11):1578-1581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并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并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1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脂、血压、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后,患者的FBG、2 hPBG、HbA1c、TG、BMI、FIns、HOMA-IR、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HOMA-β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但两者均较轻微且短暂。结论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联用且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控制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肥胖危险因素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LP)与肥胖、体重指数、性别、胰岛素、血糖、血脂及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6 0例肥胖与 5 0例非肥胖受试者禁食 1 0h ,于清晨排大、小便后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 ,空腹测血瘦素、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 ,Tch)、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HDL c)。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分别根据性别及是否有 2型糖尿病进行两次分组 ,对瘦素及其他各参数作比较分析。结果  (1 )肥胖组瘦素均较非肥胖组显著增高 ;(2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3)肥胖组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血脂Tch、TG、LDL c水平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HDL c水平肥胖组低于非肥胖组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性 ;(4)肥胖组、非肥胖组中 2型糖尿病与非 2型糖尿病之间的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瘦素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瘦素与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呈正相关 (P <0 .0 1 )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LP与性别有相关性 (P <0 .0 5 ) ;LP与胰岛素 (P <0 .0 1 )、Tch(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2型糖尿病人的血清瘦素 (L P)水平与肥胖度、胰岛素的关系。 方法 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禁食 10 h取晨血测血浆血糖 (FPG)、胰岛素 (FINS)、瘦素 (L P)、血脂。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 L P水平。 结果  (1)女性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 ;肥胖组男性、女性瘦素均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增高 ;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2 )相关分析显示 ,瘦素与体重指数 (BMI) (P<0 .0 0 1)、性别(P<0 .0 1)、胰岛素 (P<0 .0 5 )相关。较正 BMI、性别后瘦素仍与胰岛素相关 (P<0 .0 5 )。 (3) BMI相近情况下 ,糖尿病组中男性、女性均发现长期使用胰岛素者瘦素、胰岛素均较口服药者高。 结论 机体的体脂量、性别、胰岛素都是调节瘦素的重要因素。高瘦素血症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肥胖及超重人群中血清Wnt5a水平与肝脏脂肪变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34例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并在内分泌代谢科就诊,同时完成了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检查的肥胖或超重患者,根据Fibroscan检测结果〔肝脏实时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CAP)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瞬时肝脏弹性测量值(elasticity,E)评估纤维化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27例)、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组(51例)和中重度NAFLD组(56例)。同时测量腰围(waist circumstance, WC)、臀围(hip circumstance, HC),进行糖耐量试验和胰岛功能试验,检测血清转氨酶、血脂等,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Wnt5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 对照组、轻度NAFLD组和中重度NAFLD组3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WC、H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间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NAFLD组与对照组的CAP值、E值、血清Wnt5a和β-catenin水平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重度NAFLD组CAP值、E值和血清Wnt5a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Wnt5a水平与CAP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 r=-0.19, P<0.000 1),与E值无显著相关关系( r=0.02, P=0.241)。结论 血清Wnt5a水平与NAFLD有关,在肥胖或超重合并NAFLD的发病不同阶段可能起着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判定的肥胖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抵抗素(Resistin,RST)、瘦素(Leptin,LPT)血浆水平临床意义的异同。方法采用200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200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CALIP)MS诊断标准中对肥胖的判定切点,将80名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测量体脂参数、血压,检测临床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APN、RST、LP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尿微量白蛋白(UAE)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泌指数(HOMA-β)、敏感指数(ISI)。结果(1)3种不同标准的肥胖组血浆APN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肥胖组(P均〈0.01)。(2)血浆RST水平在2004CDS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1),在2005IDF和2007CALIP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浆LPT水平在2005IDF和2007CALIP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1,P〈0.05),在2004CDS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总体分析,血浆APN与性别呈显著正相关,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ln FINS、lnHOMAIR、总胆固醇(TC)、ln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nhsCRP呈显著负相关;血浆RST与lnhsCRP呈显著正相关,与腰臀比(WHR)呈显著负相关;血浆LPT与性别、年龄、BMI、In空腹血浆血糖(FPG)、lnFINS、lnHOMA—IR、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WHR、ISI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WC、lnhsCRP与血浆APN独立相关,WHR、lnhsCRP与血浆RST独立相关,性别、BMI、ISI、LDL-C与血浆LPT独立相关。(5)血浆APN在不同标准的各肥胖组均与性别呈显著正相关,在20051DF和2007CALIP时与WC、lnTG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86例分肥胖组56例,非肥胖组30例,非脂肪肝伴肥胖36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eptin、TNF-α水平在NAFLD患者中升高,与肥胖、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化浊法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6例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益气化浊方随症化裁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05±1.11)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6:±1.32)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