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上转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列举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病人上转的影响因素:患者的病因及病情、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关系、患者的择医心理状态及医疗广告诱导、当地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就医环境,探讨干预这些因素的基本对策,以控制新农合基金不良支出,达到患者、新农合基金管理机构和当地医疗机构三方和谐的局面,促进新农合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调查泸州市纳溪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管理者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新农舍的管理机构、新农合基金的公开公示制度、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方式的认识.分析新型新农合参合率虽高但仍然有管理者责任不专,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机构宣传力度不足,制度设计中筹资和报销的比例不合理以及由于农民本身的心理和农民的权利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原因.用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加以解释,得出要保持和提高新农合的受益面和收益水平.提高新农合的参合率和新农合管理水平,需要完善政策制度、力保政策的稳定性、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模式、加大一次性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专门的新农合管理机构以及为有偿还能力的农民建立基金会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曾敏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97-198
文章通过阐述湖南省级定点医院实施新农合妇女两癌大病救治工作现行状况,分析尚存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定额标准、保证政策宣传的公平可及、改善医院新农合工作管理、规范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等,以期促进新农合大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农村居民患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为贵州省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合理建设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月对贵州省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全面下发调查问卷,同时按照贵州省东、西、南、北、中各个方向随机选取7个市(州)、12个县(市、区),对县(市)随机选取两个乡镇进行现场调研座谈。结果新农合经办机构定位不准确、人员缺乏、属性不明确;存在不同的新农合运行方案,参合者受益程度不同;缺乏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办公经费标准不同;网络平台不统一;缺乏执法的法律依据。结论通过调研分析贵州省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属性、人员配置、网络平台、立法等方面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是保证新农合运行的根本命脉。观察其运行情况的2个基本指标是基金结存率和透支率。透支情况如何.更能敏感地反映出基金的使用情况。影响新农合透支的因素很多,主要围绕供方、需方和管理机构发生。本文主要讨论了透支对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和新农合管理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2月举行的全国基层卫生和新农合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对今年农村卫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在讲话中指出,2013年是巩固和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关键的一年,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提高效能,推动基层卫生和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继续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一是要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1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中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情况,探讨合理应用新农合经费,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夷陵区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相关文件、夷陵区2010-2011年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含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资料、夷陵区2010-201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统计报表资料,经Excel统计分析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及报销情况。结果2010-2011年共有住院肺结核患者444例次,住院医疗费用2 538 530.08元,新农合报销目录内费用2 220 064.19元,除去门槛费117 100.00元后,农合可报销费用2 102 964.19元,按不同级别医院分段报销比例,实际报销医疗费用1 091 016.43元,占农合可报销费用的51.88%。结核病门诊治疗肺结核患者715例,落实国家免费政策后医疗费用280 388.00元,新农合报销86 494元,报销比例30.85%。结论科学制定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总额控制标准和不同级别医院的报销比率,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属地管理,严格把握肺结核患者的住院标准,认真执行结核病临床诊疗路径,让门诊和住院肺结核患者同样享有较高的医疗费用报销比率,鼓励轻症患者门诊隔离治疗,这些办法将有助于在减少农合费用开支的同时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让有限的农合经费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软件系统建设情况、新农合建设的目标意义阐述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有:山西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应用技术手段,建立"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安全高效、功能齐备"的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提高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全省合作医疗健康运行的信息化管理,使全省新农合业务处理信息化、监督管理透明化、数据接口标准化与软件核心模块、硬件基本设备、数据传递方式的统一化。新农合软件系统建设:软件的架构和功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任务;新农合信息化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的开展对村卫生室产生的影响,为新农合和村卫生室更好地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定性调查结合现有政策文件,描述随着新农合的开展,新农合定点和非定点村卫生室在业务量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分析可能原因。结果随着新农合的开展,没有足够的公共卫生经费会影响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新农合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应该加大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尽快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单位,山东省应设法进一步降低村卫生室药品价格,同时给予村卫生室一定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加强北京市定点三级医院监管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方法选取北京市7个区县与6个三甲医院,收集相关数据,与区县卫生局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了解北京市新农合定点三级医院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各区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对定点三级医院均无相应的管理措施,发生在三级医院的资金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结论必须从市卫生局和三级医院两方面入手,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与新农合管理部门改革等方式,加强新农合定点三级医院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基金使用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新农合基金在2005年的平均使用率是73.6%±11.4%;农民住院呈现”高补偿比、低次均费用”和”低补偿比、高次均费用”并存的现象;各级医疗机构间住院补偿比没有拉开差距;县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费用占总住院补偿费用超过85%;门诊补偿比偏低。结论需制定科学的住院补偿比方案,同时增加保障项目、加大体检投入,以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医改三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安徽、河南和陕西作为样本省市,抽取四省市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数据,以2008年的数据作为基数,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四省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结果:新农合的人群覆盖率逐年提高,2011年四省市的参合率均在96%以上;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补偿水平逐年提升,2011年住院实际补偿比在45%以上,但参合农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未见明显减轻。新农合基金筹集和支出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收支趋于平衡;经办管理资源不足,监管仍需加强;新农合异地结算和即时结报取得进展,但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医改三年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取得明显成效,覆盖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均有所改善;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新农合自身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新农合仍面临挑战,可持续的筹资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支付方式改革亟需突破,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保制度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建议:抓紧落实稳定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加强新农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基金监管能力;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减轻参合农民疾病负担;探索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高效运行,笔者根据当地实际,对基金的管理模式、补偿模式与费用支付方式、抗风险能力和监督体系效力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A coordin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ponse to disaster management in nursing homes is desperately needed globally.During the most recent COVID-19 pandemic, aside from a few exemplary countries, most countries have struggled to protect their nursing home populations. Timely and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nursing homes during disaster response is a challenging yet crucial task to prev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residents.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homes during the pandemic was multifaceted, and responsibilities lay at the national, jurisdic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Success in managing COVID-19 in nursing homes required all these levels to be aligned and supportive, ideally through management by an emergency response leadership team. However, globally there is a paucity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This article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to propose a risk stratification system to ensur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nursing homes during disaster preparation and management. Nursing homes should be risk-stratified according to 4 domains: risk of intrusion, capability for outbreak containment, failure i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nd failure in the availability of community and health care supports. Risk stratification should also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current levels of community transmission, if applicable,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of nursing homes and services.Early identification of nursing homes at risk for infectious disease, or disasters, and targe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might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outbreaks, lower the mortality, and preserve community supports such as acute hospital services. The next step is to debate this concept to validate the selected variables and then develop and pilot test a risk stratification tool for use.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新农合对与收入相关的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的影响,以及新农合对2004和2006年之间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改善的贡献。为此,将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分解为四个部分,收入、与医疗需要相关的变量、其他变量和残差项。农村地区以"是否就诊"度量的不平等程度较小,但以"是否去较高层级医疗机构就诊"度量的不平等程度则明显有利于富人,这一不平等程度到2006年有所改善。新农合在2004年有利于富人的医疗服务利用,但这一作用在2006年有所下降。在2004—2006年,新农合的覆盖面迅速扩大,新农合对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的改善有所贡献,尤其对女性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的改善更为明显。但新农合对于在较高层级机构就诊的不平等改善贡献不明显,主要的贡献来自于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16.
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中有关支付方式选择、支付标准的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认为在支付制度改革时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费用控制与质量保证、服务监管与激励机制、费用控制与需求调节等,以保证支付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的效果,为商业保险机构介入新农合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选择新乡、江阴等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的六个市区进行现场调研,并与全国同期新农合运行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商业保险机构运行以来,新农合参合率不断提高,农民受益幅度得到提升,医疗费用得到了控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发展;但同时存在管理费到位滞后、人员不稳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结论:当基金超支严重、管理能力不足、信息系统不健全时,适宜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业务。商业保险机构更适合于大病补偿保险、新农合补充保险等业务。政府要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保险公司,并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2年间山西省卫生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卫生资源配置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2012年山西省卫生资源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省卫生机构总数呈现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9 431所增加到2012年的40 192所;公共卫生机构增幅较小,由2008年的385所增加到2012年的435所。医疗卫生人员总数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191 152人增加到2012年的279 466人。每千人口医技人员数亦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4.65人上升到2012年的5.53人;医护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1:1.48降低到2012年的1:1.24。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和床位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和农村人口在享有医疗卫生资源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结论山西省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相对薄弱。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机构的投入,制定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2012年2010篇相关文献的归纳论证,新农合制度在运行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统筹层次低,筹资水平偏低,缺乏长效增长机制和公平性;(2)补偿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补偿比偏低导致受益人群较少;(3)基金管理透明度不够,管理成本高;(4)新农合医疗费用增长迅速,缺乏有效控费措施;(5)新农合的组织管理、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不到位。上述问题均可归结为制度运行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未解决。因此,为促进新农合稳定运行,需重点完善两方面内容:一是形成新农合方案研制、修正、筹资增长测算的方法学思路,二是形成医疗费用控制方面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我国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为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机构分层分析框架,应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熵值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资源配置整体呈上升态势,但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不高,各省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机构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养老机构的总耦合协调度水平略高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后者的耦合协调度平均状况优于前者,且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整体来看,两类机构的相对发展度均由资源配置滞后型向服务利用滞后型方向发展。结论:在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中,应关注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注重养老资源配置的地区公平性,加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规划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结合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相对发展度情况,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