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可达龙 (胺碘酮 )加小剂量地高辛对部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心病 )与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 (房颤 )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与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住院连服 2周可达龙 (0 .2g,3/d)未复律的高心病、冠心病并房颤患者 32例 ,加服地高辛 0 .1 2 5g ,2 /d ,2周后为观察终点 ,判断其房颤转复成功率与用药安全性 ;并随访半年 ,观察房颤复发率。结果 32例中转复窦性心律 2 3例 ,转复率 71 .9% ,平均转复时间 (7± 2 )d ,无一例出现药物副作用 ;随访半年 ,复发 6例 ,复发率占复律者的 2 6 .1 %。结论 可达龙加小剂量地高辛对高心病、冠心病患者的房颤转复窦性心律 ,具有疗效较高 ,安全性与依从性好等优点 ,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房颤发作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采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旨在观察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心衰伴快速房颤3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胺碘酮组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治疗显效分别为13例和8例,显效率分别为68.42%和42.11%。有效分别为4例和4例,有效率分别为21.05%和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快速房颤,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部分患者转变为窦性心律,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窒上性心律失常。尽管目前有许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7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慢性心衰(排除原发性瓣膜病变)伴快速房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0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4例),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并快速房颤,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使部分患者转变为窦性心律,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地高辛加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型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5):457-457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型房颤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洋地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心率不能满意控制,心功能难以改善。我科于1995年2月—1997年10月以地高辛加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型房颤患者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 相似文献
7.
欧艳勉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0,(1):61-62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6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198+46)mg,转复成功率为78.1%,副作用发生率9.4%。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有效、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快速房颤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之后改为0.5mg/min静脉点滴24~48h;同时用药当天给予口服胺碘酮1200mg,第2天为600mg,3天后改为200mg/d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9例,转复率39.6%;3天内45例,转复率93.8%。应用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负荷静脉、口服胺碘酮用药治疗快速房颤可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病死率高于窦性心律者2倍,房颤本身可产生心脏扩张和进行性心力衰竭[1]。因此,对房颤的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我们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减少房颤患者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甚为重要。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62例患者观察口服胺碘酮治疗及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负荷量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26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3-5mg/kg静脉注射治疗,如无效10-15分钟后重复负荷量150mg。结果26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于用药前为(149.46±10.02)次/分,用药后5、10、30、60分钟平均下降至(118.62±13.81)次/分、(110.73±14.99)次/分、(98.46±13.77)次/分、(90.92±10.77)次/分,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60分钟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0.8%。5例当天发生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在用药30-60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治愈率为19.2%。结论静脉负荷量胺磺酮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患者CRP和房颤复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患者CRP和房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胺碘酮+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每组各23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左房内径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结果两组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在治疗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与复发可能与炎症有关,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CRP和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心房颤动患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后,继之以0.6mg/min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治疗,2周内给胺碘酮负荷量7g,然后维持量0.2g/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82.1%)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于2小时、2~24小时、24~48小时、2~7天转复率分别为12.8%、28.2%、23.1%、18.0%。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0.05),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P<0.05),这可能是7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恶心、腹胀,经减药后恢复。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与单用地高辛控制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的近期疗效与再住院率。方法:选择永久性房颤患者48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加地高辛联合组(28例)与单用地高辛组(20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随访1年间因心功能恶化的再住院率。结果:联合组控制房颤心室率优于单用地高辛组,且再住院率较低。结论: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4周后能满意控制房颤心室率并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地尔硫卓、胺碘酮及西地兰在快速房颤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胺碘酮及西地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73例快速房颤的患者 ,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地尔硫卓组 ( 2 5例 ) ,以 0 .2 5 kg加液体 2 0ml静脉注射 ,观察 2 0分钟 ,如无效重复用药 1次 ;胺碘酮组 ( 2 4例 ) ,以 15 0mg加液体 2 0ml静脉注射 ,10分钟注入 ,继以 0 .8-1.0mg min静脉滴注维持 ;西地兰组 ( 2 4例 )作为对照组 ,以西地兰 0 .2 -0 .4mg稀释后静脉注射 ,如无效可灼情追加 0 .2 -0 .4mg,总量 0 .4-1.0mg。结果 地尔硫卓、胺碘酮及西地兰控制房颤的快速心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93 %、72 % ,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 3 5 %、3 3 %和 2 4% ,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 ( 7.9± 3 .7)分钟、( 14 .1± 8.7)分钟、( 3 3 .1± 10 .3 )分钟 ,发生复律分别为 1例、4例、1例 ;地尔硫卓组出现低血压 3例 ,窦缓 1例 ;胺碘酮组窦缓 1例 ;西地兰组低血压 1例 ,均自行缓解 ,未发生心衰加重。结论 与西地兰比较 ,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及胺碘酮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室率 ,但地尔硫卓更迅速 ,而胺碘酮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1例年龄≥60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和胺碘酮 厄贝沙坦组(Ⅱ组,n=46).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18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8.4%,与Ⅱ组(90.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18个月,Ⅰ组窦性维持率分别为72.1%,65.1%,60.5%,55.8%.Ⅱ组分剔为88.6%,86.4%,81.8%,79.5%,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Ⅱ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4例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26)、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Ⅱ组,n=28),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内径大于Ⅱ组(P<0.05).Ⅰ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在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ACS伴新近发生快速AF的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随后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维持0.5~24 h,观察治疗后30 min、2 h、24 h时AF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心功能与复律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36例AF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75.0%;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不明显(P>0.05),但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P<0.01).心功能Ⅰ、Ⅱ级的ACS患者复律率(82.9%)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组复律率(46.2%)(P<0.0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10.4%),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血压偏低4例(8.3%),予多巴胺升压后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CS并发快速AF转复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