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前后我院心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现状,提高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干预前(2012年1~6月)及干预后(2012年7~12月)心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我院心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率有明显上升,第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52.9%提高到81.5%;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的比例由61.1%提高到99.3%;术后用抗菌药时间≤2d1的比例由2.6%提高到31.5%;治疗使用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达到67.7%、86.9%。结论:实施综合干预可提高我院心外科围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药学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杰  刘振娥  陈鹏 《中国药房》2011,(26):2427-2429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监管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7月和2010年8-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第2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28.5%提高到44.0%;术前0.5-2h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由74.5%提高到97.0%;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48h的比例由12.5%提高到94.0%;平均用药时间由4.5d缩短到1.8d;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675元降低至270元。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出院的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8~11月出院的为干预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干预前的100%分别降至30.51%(甲状腺手术)、60.42%(疝气修补术)、35.00%(乳腺手术);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等较干预前也更为合理。结论:我院合理用药干预使得抗菌药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的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用药干预对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170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2014年4~12月收治的173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预防用药比例、时机、药物选择和用药疗程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重点干预,干预前组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比例为67.65%,干预组降至26.59%(P<0.01);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比例由15.88%降至4.63%,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比例由30.58%降至8.09%,联合用药由10.59%降至5.20%。结论:通过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甲状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干预前(2011年1~3月)和干预后(2011年9~12月)3种Ⅰ类切口病历各150份,比较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由100%下降至11.33%,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趋向合理。结论:医院综合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加强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对照组),2014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1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总预防应用率由92%下降至48%;药物选择合理率由46.38%上升至90.2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7.68%上升至87.50%。结论整治后该院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准确、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等情况,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彭玲  范全领 《中国药房》2012,(14):1268-127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年6-8月558例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同年10-12月337例同类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干预,我院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由干预前的78.1%降至干预后的45.1%,合理应用率由干预前的43%提高到干预后的89.6%,术前0.5~2h给药比例由干预前的60.8%提高到96.1%,介入治疗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标也更趋合理。结论: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我院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费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曾玲  周述香  程刚 《中国药师》2012,(12):1763-1764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检验专项整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清洁手术病历198份,其中1~6月(整治前)病历98份,10~12月(整治后)病历100份,按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清洁手术抗菌药使用强度从49.2(DDD)大幅降为21.5(DDD),人均使用抗菌药费用从616.0元降为230.6元,术前0.5~2h给药率提高至73.0%,但整治后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比例仍较高(84.0%),总预防用药疗程不超过24h者仅占50%,抗菌药品种选择符合卫生部要求者仅占8.0%。结论:整治后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整治措施行之有效。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比例过高、用药时间长、品种选择不合理等现象,需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现状,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209例,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从预防用药指征、选药情况、用药时机、总预防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75例(35.89%);使用频最的药物品种为头孢菌素;术前0.5~2h给药者为64例(85.33%);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5例(6.67%)。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的使用率、适应证、给药时机情况较好,但抗菌药品种选择、联合用药、使用疗程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医院用药干预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应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某院普外科2009年6~12月(干预前组)和2010年6~12月(干预后组)入院的部分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干预前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83%,干预后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用药起点过高、不合理联用、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该院实施的合理用药方案对提高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减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等有效,但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患儿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查2006年我院外科5种常见手术出院病历100份,分别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基本情况和预防用药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使用是否合理。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频度最高(72例次),占预防用药总例次的40%;Ⅰ类切口平均用药4.1 d,Ⅱ类切口平均用药8.0 d;72%的Ⅰ类切口手术使用了抗菌药,其中56%缺乏用药指征。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档次偏高,用药持续时间过长,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等问题,应按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原则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的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实施干预措施前(2010年9–12月)及干预后(2011年9–12月)眼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率分别为98.94%和97.49%;预防用药选药合格率从69.62%上升至94.84%;预防用药时间从5.03 d降至1.67 d。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朱卫江  张丹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2,(18):1658-1660
目的:制定医院合理用药干预管理规范,观察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试验组(180例)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用药,对照组(178例)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从干预前的49.4%下降至干预后的21.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从干预前的4类17个品种下降为干预后的1类2个品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5.7%上升至干预后的76.3%;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6%上升至干预后的68.4%。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PDCA循环干预前(2015年1~6月)、第一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6年1~6月),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7年1~6月)各600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比较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80.1%降至24.5%(P<0.05),药物选择、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的不合理率均较PDCA循环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抗菌药占住院费用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能有效地促进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实施双重干预措施(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专项整治前2011年1~3月120份出院患者病历设为非干预组,专项整治干预后2012年1~3月120份出院患者病历设为干预组,采用综合指标法对2组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抗菌药费用均明显降低(P<0.01),平均抗菌药费用由(1 706.92±1 228.32)元降低至(257.17±65.61)元;干预后,Ⅰ、Ⅱ类切口手术术前0.5~2 h内给药比例从6.67%上升至33.33%;合理用药比例从1.67%上升至81.67%,预防用药合理性比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实施双重干预措施,可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医院规范抗菌药应用、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2020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年龄> 65岁患者187例作为干预组,采取药学干预,选2019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年龄> 65岁患者152例作为对照组,不采取药学干预,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费用、疗程、预防用药率以及预防用药遴选、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及无指征预防用药等现象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预防用抗菌药物费用、疗程、预防使用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预防用药遴选、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及无指征预防用药等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后老年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显著改善,药学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费用及使用率,缩短用药疗程,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医院对乳腺手术、疝修补术、甲状腺手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了解医院干预前2011年8~10月和干预后2012年1~3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实施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平均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术前0.5~2h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有所提高,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明显上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有所下降.结论 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在干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干预前组)、2011年3~12月(第一次干预组)及2012年6~11月(第二次干预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对全身用抗茵药的品种、用药时机、给药途径、金额、药费及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术后全身用抗茵药比例从97.8%降至26.7%,抗菌药金额中位值614元降至0元,平均药费从(883.13±475.61)元降至(272.53±171.63)元,住院天数从7.73 d减少至6.53 d。结论:临床药师干预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茵药效果明显,对促进抗茵药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4—10月(干预前)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04例和2012年4~10月(干预后)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32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48.08%下降至12.12%(P〈0.01);其中用药指征、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1);干预后抗菌药费用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