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光明中医》2021,36(20)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使临床诊断及治疗都很棘手。经验性抗生素疗效不甚理想,常令临床医生困扰。本案患者青年男性,反复高热3个月余,经西医应用抗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等治疗,病情反复,要求中药治疗。结合患者体质因素、生活习惯、工作及居住环境等,进行灵活辨证。掌握患者发热、寒战及舌脉特点,辨证为邪伏膜原半表半里证,以开达膜原,祛湿化浊为法,通过临床观察达原饮联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此案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滋阴养血和营法治疗瘾疹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昌禄 《光明中医》2005,20(1):45-45
患者黄某 ,女 ,3 2岁 ,于 2 0 0 2年 12月 2 8日傍晚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皮肤灼热、痊痒 ,随即全身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 ,因瘙痒难受而搔抓刺激 ,风团逐渐增多 ,部份互相融合成片 ,深夜最重 ,凌晨开始消退 ,至中午全部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 ,每日如此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曾就诊于本地县皮肤防治中心 ,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被诊断为“荨麻疹” ,先后予以注射、内服抗组织胺制剂 3月余效果不佳 ,于 2 0 0 3年 3月 3 1日求治于我科 ,诊时正值上午 ,见患者全身散在的大小不等的鲜红色圆形风团 ,皮肤灼热、瘙痒 ,头晕目眩 ,心烦易怒 ,口咽…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蛇串疮颇有特色和优势。该文所治蛇串疮之病情具有特殊性,风邪侵袭阳位头面,红、肿、痛较剧烈,水疱较少,辨证为风热湿毒上犯,热毒重而湿邪轻,谨遵“开窗散热,火郁发之”“花升如羽,轻可去实”之旨,以升降散为主方治之,并使用花类药物芳香轻清解毒,获得良效。此外,结合本案对辛凉宣透诸法进行比较,并对易混淆之龙胆泻肝汤证、芎芷石膏汤证进行类证鉴别。  相似文献   

5.
雄陀散外治蛇串疮1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串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多以局部皮肤出现成簇水疱和痛如火燎为主要特征。因而笔者多年来 ,恒以祖传秘方“雄陀散”为主外治之 ,均每验必效 ,效如桴鼓 ,今不揣浅陋 ,据手头保存的 116例完整医案作临床小结如次 ,敬请同仁参考指正。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所小结的 116例蛇串疮患者 ,均为 1996年~ 1998年门诊收治的病人 ;年龄分布于 8岁~ 72岁之间 ,平均 36岁 ;其中男 76例 ,女 40例 ;单纯型 88例 ,合并感染型 2 8例 ;病程最短 2d ,最长 12d。1 2 分 型1 2 1 单纯型 局部疱疹基本无破裂、无渗液、无发热 …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4药相合,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升降相因,调畅气机,有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源流     
《中医杂志》2005,46(8):636-637
升降散是中医温病名方。一般认为首见于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本书共六卷,撰于1784年。此书是沟通寒温,将其整合为完整的外感学说的著怍。畅璿在外感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贡献。他总结说:“伤寒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温病治疗,急以逐秽为第一义”(《寒温条辨·孙宏智叙》)。他创立治温病15方,其中以升降散为总方,认为无论轻  相似文献   

8.
升降散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为清初杨栗山所创,治疗温病之方,又名太极丸,治疗杂气无声无臭之病。古来治温病报告皆愈,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杂气之毒顿消,主要特征是久热,舌红,脉数,呈一派火热症侯,外感和内伤皆可应用。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治疗胆囊炎40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散治疗胆囊炎40例小结北京市怀柔县第一医院(101400)张德祥关键词胆囊炎,升降散一、一般资料选择1988~1994年门诊病例28例,住院病例12例,共40例。其中年龄最小35岁,最大62岁,男16例,女24例。40例患者均经临床体检及化验、B...  相似文献   

10.
杨旭 《福建中医药》2003,34(6):22-22
郑则敏先生行医近 5 0载 ,精于中医外科 ,现为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外科中医主任医师。郑老平生精于辨证 ,用药灵活 ,治疑难重证 ,每每奏效。笔者常年随从先生左右 ,折服于先生精湛的医术 ,兹选 4案 ,以见其临床经验之一斑。1 系统性红斑狼疮兼趾端坏疽[例 1 ]陈某 ,女 ,5 0岁。因右下肢疼痛 0 .5 a,继见右足第2、3趾紫暗溃烂流脓 ,伴面部、足背、足趾散发蚕豆大小红斑样皮损。曾就诊于某省级医院住院治疗 ,查狼疮细胞、抗 ds-DNA抗体、抗 Sm抗体及 ANA等均为阳性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激素、抗炎及免疫等治疗 ,疗效不佳 ,遂转…  相似文献   

11.
张增祥 《北京中医药》2014,(12):961-962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取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酌加黄酒一盅至二盅、蜂蜜五钱至一两,调匀冷服。"张子久主任认为该方短小精悍,药味相反相成,配伍协调,应用此方治疗杂病,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瘾疹是指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 ,现代医学认为多由过敏引起。本病病程较长 ,用抗过敏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 ,笔者运用三九集团生产的免煎中药颗粒剂治疗瘾疹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1 验案举隅例 1:虞某 ,女 ,16岁 ,1999年 4月 2日初诊。反复荨麻疹发作半年。初始皮肤有小块隆起、色白 ,抓挠后皮疹发红、扩大 ,呈风团样 ,遍及全身。每日午后发作 ,傍晚及入睡前加重 ,晨起稍安。皮肤科诊为荨麻疹 ,给予赛庚啶、息斯敏、克敏能等药物治疗 ,初起有效 ,但停药后复发。伴见鼻塞 ,流清涕 ,轻咳 ,畏风 ,口干欲饮 ,胃纳尚佳…  相似文献   

13.
罗茂林 《四川中医》1999,17(5):43-44
尹志美老师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名老中医,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将其治疗皮肤病经验整理于后,供同道学习、借鉴。五蛇串疮王某,女,63岁。leqs年9月1日初诊。患者双侧乳房下及腰胁部集簇水疮掀痛难忍3天,经服中药(具体不详)及西药去痛片、病毒灵,肌注聚肌胞等罔效。刻诊:痛苦面容,双侧乳房下及腰胁部黄豆大水癌,顾助间隙成带状排列,疤液透明,周围潮红,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肌睛,络脉瘀阻。拟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为法。用李东垣方当归枯病散去人…  相似文献   

14.
张志坚运用升降散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产 《中医杂志》1999,40(4):213-214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4味药组成。功用能升清降浊、疏风清热,原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家父张志坚主任,习用该方治疗便秘、瘾疹、暴聋、乳蛾等,常出奇取胜,屡获良效,爱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1 尿血、紫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朱某,女,13岁,1983年3月15日初诊。患  相似文献   

15.
升降法治疗眩晕验案二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力从 《光明中医》2010,25(1):141-141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升降散,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的《方剂讲解》收在解表剂中;原方出自杨栗山《寒温条辨》。《方剂讲解》书中列举治证及方论甚详,在此不再赘述,升降散对病机属升降不利者,皆可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的经验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升降散,方出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全方由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四味组成,是杨氏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方。吾师赵绍琴教授临床擅长运用升降散治疗外感内伤多种疾病,现将其运用本方治疗某些血...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具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原本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之证。笔者临床应用并研究其组方发现,该方对风湿郁阻气机、郁而化热导致气血瘀滞的风湿瘀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郑惠伯主任医师妙用升降散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郑惠伯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 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从医60余年,现将郑老运用升降 散验案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0.
升降散加减治疗重症肺炎11例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