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把183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和对照组 (90例).研究组实施药物治疗加12周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两组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SDS和SAS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 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2049-20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抑郁(PD—D)患者的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6例PD—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实验组除按常规护理外,还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02%,高于对照组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2,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提高PD—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提高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性精神障碍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着伴演重要的角色,且相互影响。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在2型糖尿病中的表现,学习一点心理干预的技术,有助于临床思维和技能的提高,从而加速疾病防治的实际进程。更好地促进2型糖尿病患全面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对照组50例,入院后给予常规的药物及相应的物理康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d指数.结果 发病第5天两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0 d和60 d后,治疗组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给予心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身心放松法、集体心理治疗及家庭社会支持治疗。对所有入院患者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心理干预后SDS评分变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马灵灵  毕丽丽  程蕾 《中国康复》2012,27(4):314-31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抑郁状态的康复疗效。方法:白内障患者2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2组均给予白内障病常规用药及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后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评定。结果:干预7~15d后,2组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项目评分显示,除生理机能项外,观察组其他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4w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w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对照组50例,入院后给予常规的药物及相应的物理康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d指数.结果 发病第5天两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0 d和60 d后,治疗组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媛玲  甘萍  胡梅 《天津护理》2007,15(4):188-18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加常规护理,对照组单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定,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及NF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新亚  刘霞英  任勇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62-116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47例艾滋病患者采取社会家庭支持、认知及情绪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干预前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住院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荐心理健康,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40例及其家属同时接受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和治疗4周,采用HAMD量表、MBI指数法评分分别对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4周后,两组HAMD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MBI评分均上升,而实施同期护理干预组其MD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其家属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蒋爱丁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40-174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1周未采取护理干预前及采取护理干预2个月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之间在入院1周未采取护理干预前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护理干预两个月后干预组SDS各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消除焦虑、恐惧、悲观情绪,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按摩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产后抑郁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按摩,比较2组产后抑郁评分的变化、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8 d、42 d时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按摩从认知和物理性接触两方面改善了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提高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6例PS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进行了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1个月后分别复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及ADL量表有显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秀敏 《天津护理》2009,17(2):87-88
嗜酒和酒精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长期饮酒不仅引起躯体损害,而且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改变等严重的神经精神问题。通过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17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饮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