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五官科患者全麻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耳鼻喉咽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术后眼部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但是对手术难度较大、出血较多、费时较长或儿童及心理恐惧较重的患者,还需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能完成手术。全麻患者由于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使眼睑肌肉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眼睑闭合。常会使患者在术后表现出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眼痛等不适。眼部检查发现角膜上皮点状浸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下眼睛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嘱其自然闭眼,全麻后无任何眼睛护理。B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涂上适量金霉素眼膏,再轻轻合上双眼,使上下眼睑闭合。C组在麻醉诱导后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滴适量(3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手术结束时再滴3滴。记录手术结束后眼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血丝,术后48 h内眼部症状。结果:手术结束后A,B两组眼结膜充血水肿、血丝情况高于C,D两组。术后48 h内,A,B,C三组眼睛异物感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两组眼睛不适感发生率高于C,D两组(P<0.05)。结论:双眼滴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眼膏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脊柱手术患者眼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轻轻外翻上眼睑,将金霉素眼膏涂于睑结膜内,再用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对照组则直接用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部持续不适感、眼睑红肿或视物模糊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3.3%)较对照组(26.7%)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脊柱手术患者,先以眼膏涂于睑结膜内,再以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可减少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许多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往往双跟不能完全闭合,导致眼球外露过久而引起球结膜干燥、眼睑水肿及细菌性结膜炎等症。头面部手术患者,手术前消毒时,消毒液容易流人眼内,刺激角膜,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使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保护患者双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暴露性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全麻手术中麻醉插管系深度麻醉,因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导致眼睑松弛,消除眼睑正常闭合作用,若手术时间较长,导致角膜外露,或手术中无意磨擦角膜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为此我们在术中使用眼药膏和输液贴膜对全麻患者的眼部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远凤 《护理研究》2011,25(11):995-996
暴露性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由于麻醉药品的肌肉松弛作用使眼睑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眼睑闭合,常使病人在术后表现出畏光、流泪、异物感以及眼痛等不适。术前使用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而出现视物模糊,病人及家属则感到恐慌,担心全身麻醉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现将2009年1月—12月实施耳鼻喉科全身麻醉手术发生暴露性角  相似文献   

7.
许多全麻手术患者往往双眼不能完全闭合,导致眼球外露过久而引起球结膜干燥、眼睑水肿及细菌性结膜炎等并发症。头面部手术患者,手术前消毒时,消毒液容易流入跟内.刺激角膜,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使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保护双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身麻醉患者由于麻醉作用,使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患者眼睛常处于半睁状态,眼角膜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干燥和被细菌污染,导致眼睑水肿、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发症。我科应用手术贴巾保护患者眼角膜,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筋膜囊下麻醉与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200名经小切口巩膜隧道囊外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配到筋膜囊下(Tenon)麻醉组和表面麻醉组,表面麻醉组(n=100)用0.5%丙美卡因点眼;Tenon下麻醉组(n=100)筋膜囊下注射2%利多卡因。患者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对手术不同阶段(术中、术后刚结束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进行评分,并记录手术的并发症。结果 Tenon麻醉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刚结束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较表面麻醉组低,2组在控制眼球运动、眼睑挤压及总的合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巩膜隧道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中,Tenon囊下麻醉比表面麻醉能够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82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43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均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表面麻醉,联合组采取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术中制动效果、术眼配合度、患者麻醉满意度、术中麻醉并发症。结果术中10、20 min及术毕,联合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中眼球运动、眼睑挤压的制动效果均优于对照组;配合率及麻醉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结膜出血、眶压升高等手术并发症,适用于白内障合并PACG手术。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手术局麻导致呼吸停止||(MayerAS,etal.AnnEmergMed,1993;22:1357)患者,72岁,女性。在行白内障手术前常规应用2%利多卡因8ml行左眼睑阻滞麻醉,0.75%布比卡因及透明质酸酶5:1液6ml球后阻滞麻醉,2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眼部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3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A、B、C、D、E等5个干预组及1个对照组(F组),每组50例。手术开始时在常规保持眼部清洁的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3M透明通气胶布粘贴,B组患者予以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小纱布覆盖,C组患者予以人工泪液滴眼剂滴眼,D组患者予以好视力护眼贴敷贴,E组患者予以红霉素眼膏涂眼后3M透明通气胶带粘贴,F组患者不予任何护理干预。6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后3d内进行每日随访,以患者主诉及角膜损伤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各组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各干预组的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各组患者在眼部刺痛、畏光、异物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术后效果优于其他干预组。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要重视眼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中采取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通气胶带的眼保护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沈丹 《天津护理》2016,24(5):447
正基底细胞癌为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约占眼睑恶性肿瘤的90%及眼睑肿瘤的29%[1]。病程进展缓慢,多为局部浸润生长,破坏眼睑、眼眶前部组织,甚至累及颜面部,极少发生转移。临床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肿瘤联合眼睑修复术,术后皮片的存活,眼睑功能的恢复及患者心理护理是护理重点内容。现将我院门诊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行肿瘤切除联合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生了眼睑裂伤患者如要使用何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及治疗后的护理和预后等相关情况的讨论。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复杂眼睑裂伤患者,其中所有患者的病因为:外物击伤10例,车肇事伤30例,摔伤6例。根据不同程度及类型的眼睑裂伤采取相应的美容缝合。结果轻中度眼睑裂伤患者术后外观以及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出现了重度眼睑裂伤的患者,在手术后有着较好的预后情况,同时患者的Ⅰ期修复手术完成后眼睑的功能以及形态都有则较好的恢复,在此过程中强调了手术经验,但重度眼睑裂伤患者的预后性较差,同时对于患者的功能以及形态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套眼睑植皮术治疗眼睑皮肤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20只眼眼睑皮肤缺损行眼睑植皮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3只眼眼睑重建满意,7只眼术后由于瘢痕组织收缩,需要再次手术.结论提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是提高该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27-1728
目的探索一套眼睑植皮术治疗眼睑皮肤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20只眼眼睑皮肤缺损行眼睑植皮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3只眼眼睑重建满意,7只眼术后由于瘢痕组织收缩,需要再次手术.结论提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是提高该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睑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眼睑恶性肿瘤切除+皮瓣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4例眼睑恶性肿瘤行大范围眼睑恶性肿瘤切除+皮瓣成形术患者,术前进行个性化心理指导,术后进行一般护理,皮瓣及供皮区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14例患者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经1年随访,除1例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外,其余病例均对手术及外观满意.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重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刘远英 《全科护理》2014,(3):195-195
正全身麻醉病人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约60%的病人在全身麻醉后眼睑不会自然闭合[1]。如不加保护容易引发暴露性角膜炎。以往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将3M透明小敷贴对半剪开,轻轻下拉眼睑进行闭合粘贴,或在粘贴3M透明小敷贴前涂红霉素眼膏进行眼部保护。但用3M透明小敷贴保护眼睛不但费用贵,而且在撕下3M透明小敷贴时,如用力不当或方法不对容易撕脱眼睑皮肤。现介绍一种既廉价又可避免撕脱皮肤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2种泪道留置材料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89眼)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硬膜外麻醉导管组(33例)和硅胶管组(56例),术中分别置入硬膜外麻醉管和硅胶软管作为支撑管留置方式。比较2组患者眼睑形态(泪小点撕裂,睑外翻、眼睑畸形)、置管脱出的发生率和泪道通畅情况。结果硅胶管组泪小点撕裂、睑外翻、眼睑畸形发生率为3.57%,置管脱出率为3.57%;硬膜外麻醉导管组泪小点撕裂、睑外翻、眼睑畸形发生率为21.21%,置管脱出率为24.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硬膜外麻醉导管组术后3个月拔管时发生泪道冲洗不通畅者9例(27.20%),硅胶管组无泪道冲洗不通畅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留置硅胶管稳定性佳,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支撑管留置方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较好的眼部保护方法。[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湿生理盐水纱布遮盖病人双眼并用3M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与透明敷料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结果]两组病人眼部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采用透明敷料与氯霉素滴眼液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可有效减轻病人眼部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中眼部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