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谢旭善主任医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学验俱丰,是山东省著名中医,从医30余年,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面临床经验颇丰,注重结合患者体质辨证用药,根据病情的发展,临床上分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寒热错杂、胃阴不足四类证型,以健脾益和胃为主要治则,常用四君子汤、保和丸、泻心汤辈、沙参麦冬汤等,并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泄泻之病因病机,简言之,外因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有关,内与脾阳不振,肾阳虚衰相联,其病位在肠间(大小肠),湿为主因,脾为主脏,病变与脾胃肠肝肾有关,总属湿邪下注,脾胃肠功能失调。泄泻前人分类较乱,王国三老师临床上以虚泻、实泻分为两类,切合实用。 相似文献
4.
5.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陈颜主任医师通过学习孙定隆老中医“苦薤香汤”治疗痢疾经验,结合贵州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及居民嗜食辛辣的饮食特点,临证时发现贵州泄泻患者以湿热泄泻居多,运用苦薤香汤治疗湿热泄泻,处方精简灵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2则验案介绍王自立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指出慢性泄泻多责之于"虚"与"湿";辨证分为肠道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证4型;治疗要因人制宜;缓图取效,慎用收涩。 相似文献
7.
徐富业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富业教授为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师在辨证论治慢性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结出治泄六法 ,获效甚多。现介绍如下。1 健脾止泻法急性泄泻初期多表现为一派湿热、食滞证候 ,常用苦寒清热除湿、消食导滞等法治疗。若因苦寒太过伤胃 ,致脾阳受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并无论述泄泻的专篇,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29篇中,涉及了泄泻的名称、病因、病机、表现及治疗等各方面.其中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和肾者胃之关的精辟论述,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泄泻的辨治有着深远影响.本文摘录胡珂主任医师在临床中运用柴胡汤类和四神丸加减治疗泄泻的验案2则,旨在与同道共飨胡师灵活多变的临床辨... 相似文献
9.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适用于脾胃气虚、肺脾气虚证,如:脾胃气虚,饮食不化,湿从内生,胸脘痞闷,呕吐或腹泻,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腻,脉虚、缓;肺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导致痰湿不化,见慢性咳嗽、咳痰色白、量多,脘痞胸闷,乏力,气短,面白无泽,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弱而滑等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老午陵性泄泻病的经验,从病机的认识,组方用药特点以及调护等方面介绍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沈林教授在治疗慢性泄泻中,以健脾贯穿始终,并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温肾、健脾、祛风、渗湿、收涩等法,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13.
章浩军教授以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灵活运用六经辨治经行泄泻病,认为其病机当责之为太阴脾土不运、厥阴肝木不疏而致,可分为"太阴证""太阴厥阴证""厥阴证"三个证型,分别选用理中丸、当归芍药散、乌梅丸加减治疗,临床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刘昌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6):69-71
姜松鹤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在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针对不同的胃肠疾病,如胃痞、腹泻、腹痛等常见疾病,通过辨证论治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灵活用药,精于辨证,疗效确切,本文通过介绍姜松鹤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后世对常见脾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毛德西教授为全国第三、第六批名老中医,治学严谨,方简效验,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总结毛德西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病机在于脾虚湿胜,或涉及肝、肾2脏,如肝木克脾土、肾虚(火衰)不能生土;临证可分为湿困胃肠、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郁脾虚4个证型。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