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构建C57BL/J6狼疮性肾病(LN)鼠模型,探讨降植烷在其发病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C57BL/J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降植烷0.5ml,对照组予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注射后第5、10天分别检测脾脏中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B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情况;每月定期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及尿蛋白,7个月后观测肾脏HE染色和免疫复合物(IC)的沉积情况。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降植烷第5、10天后,脾脏中的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不同程度活化(P〈0.05),B细胞表面CD21、CD86、MHC-Ⅱ等分子表达也不同程度上调(P〈0.05);4个月后血清ANA、dsDNA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0.05);7个月后,78%的小鼠出现蛋白尿(≥+),肾脏HE切片显示肾脏出现肾小球肿胀,淋巴细胞浸润等典型的肾病改变,IC沉积。而对照组中血清ANA、dsDNA阴性,未见蛋白尿,肾脏组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降植烷成功地诱导了C57BL/J6LN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57BL/6J-HBV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以及与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的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和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及C57BL/6J小鼠的血清测定T-BIL、ALT、AST、TP和ALB值。结果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与同周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T-BIL、ALT、AST、TP和ALB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与其8周龄鼠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T-BIL、ALT、AST、TP和ALB值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且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值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ICOSL单克隆抗体对BXSB狼疮鼠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涵露  吴雄飞 《四川医学》2010,31(3):285-287
目的观察大鼠抗小鼠ICOSL多克隆抗体抑制ICOS(可诱导共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对BXSB狼疮鼠病变的影响。方法大鼠抗小鼠ICOSL(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抗体尾静脉注射BXSB狼疮鼠,100μg/次,3次/周,共4周,对照组以相同量PBS注射,在治疗后观察血IgG型dsDNA抗体、尿蛋白、肾小球IgG沉积以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狼疮鼠的蛋白尿和IgG型dsDNA抗体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IgG在肾组织沉积以及肾组织病理损伤也较对照组减轻(P〈0.01)。结论抑制ICOS信号通路可减轻BXSB狼疮鼠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型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肾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病理检查和超微结构检查,以评价小鼠肾脏病理学损害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鼠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肾脏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水平。结果:MRL/lpr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滴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明显高于同龄C57BL/6J小鼠;随着年龄的增加,MRL/lpr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急性和亚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RL/lpr小鼠肾脏中,HMGB-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同龄C57BL/6J小鼠,和MCP-1mRNA的表达量成正相关。结论:异常升高的HMGB-1可能参与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形成。  相似文献   

5.
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血清生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57BL/6J-HBV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以及与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的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和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及C57BL/6J小鼠的血清测定T-BIL、ALT、AST、TP和ALB值。结果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与同周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T-BIL、ALT、AST、TP和ALB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与其8周龄鼠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T-BIL、ALT、AST、TP和ALB值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且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值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种属和造模方法对黄褐斑动物模型的影响,为成功复制符合黄褐斑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思路借鉴。方法使用SD大鼠,KM小鼠以及C57BL/6小鼠复制黄褐斑动物模型。其中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黄体酮高、中、低剂量造模组(25 mg/kg、15 mg/kg和7.5 mg/kg),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黄体酮高、低剂量造模组(30 mg/kg、20 mg/kg),造模组分别于后肢根部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正常组于相同部位注射与高剂量造模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0 d。此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紫外线联合黄体酮造模组和紫外线造模组,紫外线联合黄体酮造模组后肢根部肌内注射20 mg/kg的黄体酮注射液,每日一次,同时每2 d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组每天肌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2 d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不做紫外干预,连续21 d。各组造模结束后取病变局部皮肤组织做HE染色和Masson-Fontana染色,光镜下观察黑色素颗粒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D大鼠和KM小鼠造模组黑色素未见明显变化,C57BL/6小鼠造模组黑色素颗粒明显增多。结论黄体酮单独干预SD大鼠和KM小鼠等白化鼠难以模拟黄褐斑黑色素沉着的典型临床表现,C57BL/6小鼠是一个建立黄褐斑模型相对可靠的动物品系,利用紫外线联合黄体酮以及单独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均能成功复制C57BL/6小鼠黄褐斑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L-lpr狼疮小鼠模型中B细胞表面Fcγ受体ⅡB(FcγRⅡB)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构建MRL-lpr狼疮小鼠模型,在4、8、12、20周龄时检测外周血总IgG、抗dsDNA抗体、抗ribosomal P0抗体、抗smRNP抗体含量,分析狼疮小鼠的疾病活动度;流式检测20周龄的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细胞表面FcγRⅡB及CD69表达情况,分析FcγRⅡB的表达情况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结果:随着周龄的增加,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总IgG及抗dsDNA抗体、抗ribosomal P0抗体、抗smRNP抗体含量逐渐升高;MRL-lpr狼疮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细胞表面FcγRⅡB表达丰度明显降低(均有P<0.05),CD6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正常C57BL/6小鼠脾脏CD69+的活化B细胞FcγRⅡB表达上调,但MRL-lpr狼疮小鼠脾脏CD69+的活化B细胞FcγRⅡB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RL-lpr狼疮小鼠B细胞表面FcγRⅡB的表达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FcγRⅡB的表达异常可能是MRL-lpr狼疮小鼠B细胞异常活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方法。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造模组通过左侧颈动脉外放置鞘管方法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两组小鼠均饲以高脂饮食12周,分别留取造模前后血清进行生化检测,颈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染色。结果:12周后两组小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造模前有明显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造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模组ICAM-1染色呈阳性,HE染色可见造模组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结论:通过内置鞘管法可成功建立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金狼疮解毒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复制诱导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狼疮样小鼠模型,研究紫金狼疮解毒丸对GVHR狼疮样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显示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输入能诱导出dsDNA和抗组蛋白抗体的持续升高。尿蛋白异常并发生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等SLE样病变;用紫金狼疮解毒丸能显著地控制模型小鼠血清中抗dsDNA和组蛋白抗体的升高(P〈0.05,P〈0.01,P〈0.001)降低尿蛋白的阳转率(P〈0.05);非常显著地减轻肾小球病理改变。结论紫金狼疮解毒丸能控制SLE样小鼠相关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南  吕晓雅  饶宗建 《中外医疗》2010,29(18):5-6,8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MRL/lpr狼疮鼠外周血清IL-2、IL-4、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红斑狼疮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只MRL/lpr狼疮鼠和10只野生对照型MRL/MPJ小鼠,分为4组,狼疮鼠雷公藤内酯醇组、生理盐水组、未干预组、野生对照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d)和等量的生理盐水5d后24h后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2、IL-4、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对照型MRL/MPJ小鼠相比,MRL/lpr狼疮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升高(P〈0.05,P〈0.05),IL-2水平降低(P〈0.05),经过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后,血清IFN-γ、IL-4水平降低(P〈0.01,P〈0.05),IL-2水平升高(P〈0.01)。结论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红斑狼疮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秀丽  邓兵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87-89,9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趋化测子配体16(CXCL16)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以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163)、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36)及对照组(n=34)。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测定血清CXCL16水平,比较三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血清CXCL1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CXCL16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血清CXCL16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随Gensini积分增加,CXCL16水平和hCRP水平逐渐升高,且CXCL16、hCRP在Gensini积分≤30分、31~60分、≥61分三组间两两比较时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XCL16水平显著增高。是独立于hCRP及血脂水平的生物标志物。CXCL16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和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提示血清CXCL1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狼疮肾炎(LN)病理类型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肾炎34例进行肾脏病理,非狼疮肾炎7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AnuA水平,并与LN病理类型及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组中血清AnuA水平(107.2±86.5)RU·m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4±14.0)RU·mL-1(t=8.37,P〈0.05);狼疮肾炎组血清AnuA水平(115.0±87.0)RU·mL-1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炎组(68.1±49.3)RU·mL-1(t=4.28,P〈0.05);各肾脏病理类型的血清An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型III型LN患者血清AnuA水平高于V型II型,V型又高于II型(P〈0.05)。血清AnuA与活动指数(AI)呈正相关(r=0.69,P〈0.05),与慢性指数(C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AnuA水平与肾脏病变临床活动度的关系表现为:血清AnuA水平由高向低依次为肾炎复发组、尿蛋白复发组、部分缓解组、持续活动组和完全缓解组;肾炎复发组和尿蛋白复发组显著高于其它活动度组(P〈0.05),肾炎复发组又显著高于尿蛋白复发组(P〈0.05)。结论 AnuA水平与SLE患者肾脏损害显著相关,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血清AnuA水平表达有差异,可用于评估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输注对狼疮鼠血浆C3、IgG浓度及B细胞、浆细胞表面CXCR4表达的影响,分析BMMSCs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 BL/6小鼠的BMMSCs,并对MRL/lpr狼疮鼠进行尾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系统性狼疮性肾炎(L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6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12例,伴有LN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中骨桥蛋白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OPN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活动期和缓解期骨桥蛋白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血清骨桥蛋白的水平与LN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LN疾病活动及SLE疾病严重程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uPA基因缺失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别采用C57BL/6J野生型(wT)和uPA基因缺失(uPA-/-)小鼠构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J野生型和uPA-/-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WT,uPA-/-)和模型组(WT,uPA-/-),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40.15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0.15ml,每周2次,连续4周和6周。测定动物血清中ALT、AST、ALB及A/G等生化指标;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含量;用HE染色及Masson三色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4周和6周时,无论是wT模型组小鼠还是uPA-/-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升高,ALB含量降低(P〈0.01);造模4周时,仅见uPA-/-小鼠的A/G含量降低(P〈0.01)。造模4周和6周时,uPA-/-模型组小鼠血清PCⅢ水平和肝脏组织Hy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造模6周时,wT模型组小鼠才出现血清PCⅢ水平和肝脏组织Hyp含量升高(P〈0.01),且升高值明显低于uPA-/-模型组小鼠。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uPA-/-模型组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比wT模型组明显严重。结论与WT小鼠相比,采用uPA-/-小鼠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周期明显缩短,肝纤维化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FE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及监测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于风湿免疫科的146例确诊SLE的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收集本院同期其他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肿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5例为对照组1,随机收集本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105例为对照组2,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双链DNA抗体水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E组患者血清F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均P<0.01).血清FET对SLE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 (95%置信区间0.634~0.795,以健康志愿者组及其他疾病组为参考人群);单独测定FET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41.78%)不及检测dsDNA的阳性率高(83.56%),联合dsDNA测定血清FET可提高SLE诊断的阳性率(92.47%).SLE患者血清FET水平与CRP低度相关(r=0.351),与ESR相关程度较弱(r=0.273).结论:血清FET对SLE诊断有一定价值,通过与dsDNA、CRP、ESR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对SLE诊断及病情监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出现的眼部病变特征,特别是视网膜血管病变程度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30例无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早期SLE患者作为对照组,32例确诊为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组)的早期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SLE患者经眼科医生检查视力、裂隙灯检查、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0CT)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根据BenEzr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评估各系统受累情况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早期SLE患者视网膜血管病变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棉绒斑,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小片出血,最后可导致视网膜血管增生性改变;视网膜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及抗ds-DNA抗体阳性率更高(P〈0.05),且视网膜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5,P=0.007);视网膜组的BenEzra评分和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886,P〈0.001)。结论:早期SLE患者即可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尤其是存在雷诺现象者;BenEzra评分对SLE患者疾病活动的早期判断和血管炎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及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对狼疮性肾炎(LN)诊断的有效指标。方法对80例LN组、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LN组及104例非SLE组分别用间接荧光法(IIF—AN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uA—ANA)进行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双链DNA及11项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分析。结果LN组抗核抗体阳性率(〉1:100)为100%(80/80),LN组荧光核型均质型42.5%(34/80)显著高于非IN组21.79%(17/78)与对照组5.77%(6/104),P〈0.05;LN组颗粒核型53.75%(43/80)明显低于非LN组73.08%(57/78),P〈0.05。LN病例核均质型主要表现有抗Hi、Nud、dsDNA抗体,x2为8.26、23.05、26.39(e均〈0.05)。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分析,LJN组仅抗dsDNA抗体55.0I)%(44/80)高于非LN组23.08%(18/78),差异有显著性,P〈0.C15。结论SLE伴狼疮性肾炎的病人ANA荧光核型主要表现为均质型,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性增高,可视为预测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翁燕  赵银洁 《四川医学》2014,(1):108-110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和尿足细胞标志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SLE合并LN患者41例、SLE未合并LN患者15例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进行Urea、Cr和Cys C水平测定,同时对尿液中MA、TRU、α1-MG、NAG和PCX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SLE合并LN患者血清urea、Cr和Cys C水平及尿液PCX、TRU、MA、NAG、α1-MG水平都显著高于SLE未合并LN患者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cys C、尿TRU和尿α1-MG联合检测既可同时监测LN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膜损害和近端肾小管损害,又可提高灵敏度,是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方便、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