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u J  Zhu MY  Lu YH  Lu Y  Wang Z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57-2560
目的 观察转人胰岛素基因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植入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离绿色荧光蛋白(GFP)mMSCs,构建人胰岛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干细胞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肝脏。检测小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并作组织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小鼠6周内体重增加6%;血糖值在移植后7、42d分别为(10.4±2.8)mmol/L和(6.5±0.9)mmol/L,未经移植患病小鼠分别为(26.8±2.5)mmol/L和(25.4±4.1)mmol/L,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分泌。结论 肝内移植表达外源性胰岛素的mMSCs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是一种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Sj70抗原及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将 80只C5 7BL 6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福氏佐剂组 ,SEA免疫组 ,粗制Sj70组和对照组 ,小鼠经皮下免疫 ,每 2周 1次 ,共 3次 ,距首次免疫 7周后 ,每只小鼠以 (5 0± 2 )条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在免疫 7周后及感染 6周后检测抗SEA抗体(IgG)水平及T淋巴细胞刺激增生反应 ,并在感染 6周后检测成虫减虫率 ,用于评价其免疫作用。结果 粗制Sj70及SEA虽能使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 ,但减虫率与对照组及福氏佐剂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Sj70和SEA是强烈的免疫原 ,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 ,但抗体水平与保护性免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谭潇  肖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51-2453,2585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糖尿病模型组(A组)、单纯糖尿病模型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A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8周后,与B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C组小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观察小鼠体重与血糖变化。4周后剖杀各组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组在造模后4周左右,体重明显高于B组(P〈0.01),血糖明显低于B组(P〈0.01),血清中IL-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1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IL-4升高和IFN-γ下降,调节Th1/Th2免疫偏移,导致Th1反应下调,Th2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供鼠NK细胞受体与受鼠MHCⅠ类分子匹配程度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分离30只C57BL/c小鼠的骨髓细胞和NK细胞,输给经过预处理的BALB/c和CB6F1小鼠,受鼠分为单纯辐照组、输入骨髓细胞组、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6只/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常规、生存时间、病理组织学等指标变化,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输入骨髓细胞、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小鼠均长期存活,未观察到GVHD病理学改变。移植后第14天时,输入骨髓细胞组和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的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全不相合)外周血WBC分别为(1.35±0.33)×109/L和(1.80±0.1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9±19)×109/L和(117±1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入骨髓细胞组和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的CB6F1小鼠(MHCⅠ类分子半相合)外周血 WBC 分别为(1.52±0.26)×109/L 和(1.85±0.34)×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0±12)×109/L 和(113±1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LB/c小鼠白细胞的改善略优于CB6F1小鼠。结论异源反应性NK细胞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并且这种作用似与NK细胞受体与受鼠MHC I类分子的匹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30R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lc〉9.0%),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于7.0mmol/L和10.0mmol/L为目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全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治疗后B组SDBG、MAGE和CV—FBG三个指标均低于A组[SDBG:(1.48±0.41)vs(1.75±0.43)mmol/L;MAGE:(3.24±0.75)vs(3.86±1.02)mmol/L;CV—FBG:(16.35±2.34)vs(19.43±3.25),均P〈0.05],同时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和灵30R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索和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血糖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DNA免疫在两种处理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免疫小鼠分两大组进行:实验Ⅰ组小鼠有预感染,实验Ⅱ组小鼠没有预感染。将构建的携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的组质粒pLXSN-Fer1经左后腿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共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5周以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计数成虫负荷及肝组织虫卵数。设空载质粒免疫组为对照组。结果 免疫小鼠后在实验Ⅰ组主要生IgG1和IgG3,在实验Ⅱ组主要诱生IgG2a和IgG2b;实验组产生较高水平的IgA和IFN-γ应答。pLXSN-Fer1免疫小鼠获得一定程度的减虫率(26.47%,34.08%)和减卵率(40.02%,36.83%)。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在两种不同处理小鼠均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疫苗候选分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诺和锐组(CSII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II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II组给予CSII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II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2)mmol/L、(0.58±0.14)u·kg^-1·d^-1、(3.2±1.9)d和(10.4±2.6)d,MSII组分另4为(9.0±1.4)mmol/L、(0.74±0.17)u·kg^-1·d^-1、(7.7±2.9)d和(12.9±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II组无低血糖发生,MSII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II。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树突状细胞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 利用SEA分别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将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攻击感染6周后计数成虫和肝脏虫卵。结果 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免疫小鼠诱导27.3%的减虫率和41.5%的减卵率,明显高于SEA致敏巨噬细胞组(22.0%和30.7%)和未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组(16.3%,27.3%和11.7%,17.0%),血清抗体水平于第6周达高峰。结论 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具有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8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12~26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那格列奈每餐30—60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l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l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s/m^2 vs (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Jiang J  Xue RY  Zhang SC  Zhou J  Zhou K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0):2149-2151
目的:研究腹腔内注射血吸虫卵对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对肠道上皮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0只);血吸虫卵组(10只)。评价小鼠病死率,肠黏膜病理表现,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逆转录(RT)-PCR法检测结肠TLR4的表达。结果:血吸虫卵组小鼠病死率低于TNBS肠炎组(20%vs 70%,P〈0.05),肠道炎症轻于TNBS肠炎组(Ameho标准评分1.4±0.5VS4.2±0.6,P〈0.01)。结肠TLR4表达(TLR4/β-肌动蛋白吸光度比值):TNBS肠炎组〉血吸虫卵组〉正常对照组(0.762±0.054VS0.325±0.029VS0.237±0.021,均P〈0.01)。结论:腹腔内注射血吸虫卵可预防小鼠TNBS肠炎,可能与其下调结肠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的降糖作用及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正常鼠血糖有无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1组)、手术组(2组)、造模组(3组)、造模+手术组(4组),每组10只,测定术前,术后48小时,一周,八周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的变化。结果4组手术后一周空腹血糖值由(17.50±0.82)mmol/L下降到(11.08±0.60)mmol/L(P值〈0.01)。空腹胰岛素值由(28.95±3.99)mIU/L升高到(33.83±5.61)mIU/L(P〈0.05)至实验结束血糖无反弹。2组手术前后血糖值无明显变化。结论GBP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对正常鼠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经过滤抗凝后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使用回顾性评估设计,将4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15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B组27例,进行了自体血回输。分析自体血经过滤后回输的影响、出血倾向、出血量、异体输血比例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等因素。③结果术后48小时内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26.7%(4/15),B组为0;术后14天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46.7%(7/15),B组为7.4%(2/27);平均出血量A组为(600±150)mL,B组为(590±160)mL;术后第1、7和14天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值:A组分别为(2.9±1.5)、(2.9±1.6)和(2.3±1.5)g/dL ,B组分别为(2.7±0.8)、(4.0±1.0)和(2.9±1.3) g/dL。④结论自体血回输降低了异体输血的比例,而血液抗凝并没有增加出血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血的自体回输在节约用血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23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7.8mmol/L,B组7.8~11.0mmol/L,C组≥11.0mmol/L。A组为血糖正常组,B、C组为血糖升高组。结果:入院随机血糖高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8.8±7.5)岁比(71.6±7.3)岁、(74.3±7.1)岁,P〈0.05],C组与A组相比血甘油三酯[(1.57±0.83)mmol/L比(1.31±0.63)mmol/L,P〈0.051、尿酸[(360.2±172.3)μmmol/L比(273±86.3)μmmol/L,P〈0.05]、肌酐[(125.2±90.5)μmmol/L比(85.7±23.6)μmmol/L,P〈0.05]浓度较高。与A组比较,B、C组复合壁心肌梗死多见(38.9%比59.7%、66.7%,P〈0.05)。C组与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43.5±6.37)%比(58.5±8.36)%,P〈0.05]较低。与A组比较,B、c组患者溶栓再通率低(54.8%比40.6%、28.6%,P〈0.05),冠脉造影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多见(51.6%比73.7%、69.2%,P〈0.05),C组比A组并发心力衰竭多见(35.4%比15.9%,P〈0.05),住院病死率(20.8%比4.5%.P〈0.05)增加。结论:老年A加患者入院随机帆糖升高.提示病情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蓁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监测组(CGMS组)和常规血糖监测组(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患者行3 d CGMS监测,SMBG组采用八点法测定血糖值,分别根据各自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佩戴3 d CGMS。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比较CGMS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别为(17.0±2.9)%、(7.5±3.2)mmol/L、(3.2±1.0)〕显著低于SMBG组〔分别为(18.5±4.1)%、(9.9±3.0)mmol/L、(5.6±2.1)〕。CGMS组调整治疗后GA、MBG、MAGE较治疗前〔分别为(21.8±5.0)%、(11.6±3.6)mmol/L和(5.5±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监测血糖调整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监测的患者;根据CGMS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明显改善,CGMS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微泵释放法建立实验性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4周组、低剂量6周组、高剂量6周组。各实验组小鼠经处理后,取腹主动脉瘤、观察其大体形态;切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统计学及组织学的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腹主动脉MMP-12表达水平。结果 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率(83.3%)较其他3组(50.0%、41.7%、0)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6周组平均血管周长与其他3组比较也显著增大(1607±225μm vs 1408±246μm、1394±230μm、935±109μm,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提示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壁MMP-12表达(0.62±0.11)较其他3组(0.51±0.10、0.48±0.09、0.11±0.04)显著增多(P<0.05)。结论 高剂量血管紧张素:[0.90mg/(kg·d)]皮下微泵释放6周联合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能够高效地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葡萄糖耐量亦逐渐减低,血糖逐步增高,葡萄糖毒性愈加严重,直至β细胞功能衰竭,血糖难以控制,最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发症。1997年,以色列医生Hasan对13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有5例患者治疗后仅饮食控制达到至少2年的血糖良好控制,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假设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通过消除葡萄糖毒性,改善β细胞功能,从而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方法我们通过对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β细胞分泌功能变化的观察,并随访其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以此来加以验证。共40例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7人,女13人,年龄(48.05±11.55)岁,BMI26.60±3.17,FPG(14.58±5.73)mmol/L,2hPG(19.92±8.53)mmol/L,HbA1C(10.54±2.17)%,住院后即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部分患者选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输注7—10d,部分病人14d,血糖控制稳定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停泵后加用二甲双胍、拜糖平,如血糖仍高,再加用磺脲类降糖药。血糖平稳后出院随访观察。结果6个月后,平均观察时间为(16.72±7.75)个月,患者FPG、2hPG、HbA1C均有明显改善,空腹C肽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大部分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不服或服用少量降糖药血糖即可获得长期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烹饪实践课对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烹饪实践课营养教育模式对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摄入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取烹饪实践课营养教育(课时4h)模式,分批对57例60岁以上T2DM患者(观察组)进行平衡膳食和食物交换份法的讲解,其特点包括:要求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演示生鲜食物和熟食材料;患者根据食谱选择食物并进餐。选取在营养门诊参加营养教育(课时35min)的60例T2DM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营养教育12个月后两组患者食物交换份知识、营养摄入状况和血糖控制的效果。结果营养教育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食物交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能量[(6304±826)kJ]和脂肪[(46±6)g]摄人量显著低于对照组[(6921±860)kJ与(63±9)g];空腹血糖[(7.1±0.8)mmol/L]、餐后2h血糖[(11.2±1.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2±0.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0.9)mmol/L、(12.4±1.2)mmol/L和(6.5±0.7)%]。结论烹饪实践课可有效地帮助60岁以上T2DM患者正确地运用食谱、改善营养摄入和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A组给予川芎嗪120mg/d静脉滴注+替米沙坦20~80mg,/d口服;B组给予川芎嗪120mg/d静脉滴注;C组给予替米沙坦20—80mg/d口服。均治疗4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清蛋白排泄率(24h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B、C组患者治疗后UAER分别为(120&#177;27)mg/24h、(190&#177;20)mg/24h和(176&#177;19)mg/24h,较治疗前[分剐为(228&#177;29)mg,/24h、(230&#177;28)mg,/24h和(228&#177;30)mg/24h]显著下降,且治疗后A组患者24hUAER较B组、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C组SBP和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组、B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更好地降低尿微量清蛋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 将2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2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检查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肌肥厚程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6.311,P<0.01;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BP、DBP、TC、TG、IVST、LVPWT、LVDd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BP、DBP、TC、TG、IVST、LVPWT、LVDd分别为(131 &#177;4) mm Hg vs.(139&#177;5) mmHg,(78&#177;6) mm Hg vs.(91 &#177;6) mm Hg,(4.02&#177;0.95) mmol/L vs.(5.24&#177;1.05) mmol/L,(1.05&#177;0.86) mmol/L vs.(1.55&#177;1.00) mmol/L,(9.3&#177; 1.6) mm vs.(11.1&#177;1.8)mm,(10.0&#177;1.5) mm vs.(11.9&#177;1.7) mm,(44.4&#177;2.2) mmvs.(49.3&#177;3.3) mm,各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mm Hg =0.133 kPa).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能协同降低血压及逆转左室肥厚,降低靶器官损伤,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治疗应激高血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宽 《中原医刊》2007,34(22):51-51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应激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病人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25例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组25例,应用诺和灵R、诺和灵N和成人胰岛素,由诺和公司提供,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CSII组治疗后空腹血糖(6.0±0.6)mmol/L,餐后2 h血糖(8.0±1.5)mmol/L,血糖达标天数(4.2±1.8)d,胰岛素用量(26.0±1.3)IU/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是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使应激高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